第八十二章(2/2)
吴淑娴眉梢高挑得意的道:“后来我听大双她爹说,他才把屋子里的灯烛一点燃,那韩大人看见他们几人站在屋子里面,立刻就懵了。尤其是张县丞喊了他一声以后,他还以为自己在楼子里呢,连衣服都忘记先穿上,指着他们就喝问: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当这儿是什么地方?谁让你们进来的?你们几个这是想干什么?”
吴六姐吃惊的掩着嘴道:“他居然有脸当众这么问?”
吴淑娴斜了吴六姐一眼道:“可不是嘛?所有在场的人都认为,韩大人那一刻当真是糊涂的紧,居然就这么直统统的问了。不过更好笑的是周县尉,他那嗓门本就大,韩大人质问的话我们外面的人倒是没听清楚,可周县尉的话我们在外面的人可是听了个清清楚楚。我记得他当时一本正经的回答韩大人道:回大人,此处是县太爷家的后院,我等是听闻下人禀报说有不轨事,跟着县太爷进来捉奸的。不想您在这儿,正正的坐在人家新姨娘的床上。”吴淑娴说到后面,有意憋粗着嗓子学周县尉的声音说话。她这一出怪腔怪调的模仿,直把个吴六姐逗的,笑瘫在榻上半天都坐不起来。
姐妹两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吴六姐看着吴淑娴意味深长的道:“这周县尉是个妙人,以后咱们倒是可以和他家太太多走动一二。”
吴淑娴一面点头一面接着道:“妙的不止是周县尉,周太太那人更绝,她听完她男人的话,当时就斜眼看着韩夫人说,她早猜到了那红菱不是个东西。她还说这世上那来那么多传奇,瞧瞧咱们淮扬县新捧起来的这传奇女主角,竟然就是这等货色,行的事怕是比楼子里的烟花女子都不如!由此可见这些个说传奇道传奇的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心中有鬼。我觉得她末尾说的这句话,甚合我心。”
吴六姐双手合掌念了一句佛,才接回话题道:“可见人心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糊弄的,我想就凭周太太这张嘴,今日大街上该流传另一出传奇了。这下子终于好了,送走了祸根,顺便又敲打了韩家,以后看谁还敢使这种下三滥的招来害人。”
吴淑娴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她一想起昨晚上,小厮们把醉的晕倒到,口齿头脑都不清的红菱给搬上了韩家的马车后,韩夫人那如丧考妣的面容,就开心的不行。
打发了祸害,吴家人的高兴自不必说。只说那韩夫人,回家的一路居然还得和醉醺醺的红菱同车,她心里简直像吃了只活苍蝇一样恶心。
那韩夫人一路上是怎样的气急败坏自不必说,她一进门本想先让婆子们捆了红菱来问话,结果谁曾想派出去的下人们,隔了好一会儿才回来禀报她说:韩大人已经将红菱带去了自己的书房先安置下来了。韩夫人顿时就被这话给雷的外焦里嫩的,天知道她帮杨夫人算计来算计去,结果怎么反被算计到了自己头上。
其实在回家的一路上,那韩大人骑在马上先是恼火自己老婆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后来也不知他是怎么搭的脑回路,干脆破罐子破摔的想,事情既然不出也出了,不如就干脆利落的收了红菱这人间尤物,权当对自己的一点补偿安慰吧。
于是这样以来,韩大人很自然的就想起了刚刚那半场风//月事,他立刻就感觉心痒痒起来,同时的,他的身子也有点开始发烫起来。他觉得先不说红菱的姿色,是韩家后院从不曾有过的,就说红菱那柔弱无骨的身子骨,韩大人就只是这会儿想想,自己在马上就先酥了一半。
因此这夫妇二人互相一句交流也没有的前后脚进了家门,韩夫人自是怒气冲冲回了正屋,而韩大人却因一心惦记着未完的那场风流事,麻溜的让人擡了依旧醉的迷糊的红菱,去了自己的书房。
没多久韩夫人就得知书房要了水要了衣服,她独自一人坐在正屋,心里那叫一个恨那。她先恨杨夫人不知从哪里寻来的红菱这么个祸根,后恨自家男人只顾着身上那二两肉的快活,一点也没有想接下来自己家的前途该怎么办。她的手紧紧的掐住坐下的锦垫,仿佛自己掐的那锦垫是红菱一般。不知不觉间,她就把自己的漂亮的长指甲,掐断在了锦垫上也浑然不觉。
自此后的好一段时间,淮扬县的热门八卦都出自韩家。一会儿是听说传奇女子红菱被韩大人那成了新姨娘,一会儿是红菱姨娘获得了韩大人的专宠。当然了,韩夫人自此后就和吴淑娴断了来往。
后来淮阳县的各种官太太聚会,韩夫人也都是称身体抱恙,再也没有出来应酬过,知道他们家搬离淮扬为止。而杨夫人每每在聚会上对上吴淑娴,就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一样,既不热情也不冷淡。
吴淑娴当然也不会脑残的去追问杨夫人什么,反正所有的一切事,大家既然谁也不曾言明,那就一起装糊涂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