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都人士 > 第71章 另类生利法

第71章 另类生利法(1/2)

目录

《大世纪》这次的映前宣传下了老本,再加上两位女主团队的斗法,未映先火。除夕首映,毫不意外地拿下60以上的排片。今年春节档一下子上了八部新片,它一部就吞吃了半数以上排片,祝荔的新片都被挤到了元宵节。片子前两日的票房,也对得起排片。只是口碑两极——一拨言辞匮乏、格式统一的观众,在多位著名影评人的带领下,对影片大吹特吹,从镜头语言到故事情节,从导演到演员,无不夸得天花乱坠。其中最常见的关键词为“有笑有泪”和“惊为天人”;但另一拨无组织、无纪律,热爱发散思维的观众却持完全相反意见,认为影片一味卖弄技巧,情节假大空,后期简直不知所云,关山鹰果然江郎才尽,再不可能回到他原先的水准了。

不知怎么回事,那一拨无组织、无纪律的观众意见竟然渐渐占据上风,影片单日票房还算好看,但上座率明显下降了。深谙市场规律的影院经理们马上调低了排片。

再之后,口碑忽然又统一起来。那拨无组织、无纪律、发言乱七八糟的言论一夜之间神奇消失了。平台方锁定高分。高赞推荐影评清一色好评。少数的不满声音,被大片的“有笑有泪”和“惊为天人”淹没。

上座率依旧是老样子,影片已经现了颓势,只能阻止雪崩,却无力回天。不过因为前两天捞金猛烈,元宵节未过,该片票房仍旧顺顺当当地挤入国产电影前列,保三争一。

伴随电影上映,白、许双方粉丝的对骂也进入白热化阶段。虽然许如筠粉丝数远没有白荷的多,但一个个事业粉以一敌百,战力惊人,再加上有“南瓜”们支援,双方从给片内角色挑刺到对片外演员人身攻击,一时间斗了个旗鼓相当。

当事人之一的白荷年初工作忙,也是到元宵节那天,才终于抽空将这部电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她事先已经被很多人打了预防针,但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出演的角色,戏份被剪得稀碎,加起来不过十来分钟,仍旧大为光火。

她为这个角色吃了多少苦她自己清楚。因为其中一段“妖化”内容,关山鹰让她去看日本能剧,模仿那种感觉,她干脆在日本拜了个能剧师父,学了半年。她演的时候,惊艳了剧组。关山鹰难得赞不绝口。钱琳正好来探班,喜得手舞足蹈,再三说要拿这段重点宣传。但现在这段内容别说宣传了,在影片中直接被“一剪梅”了。她本来将这角色揣摩得很通透了,但遭遇种种剪辑后,整个人物变得前后矛盾、莫名其妙。有些感情戏更像是旱地拔葱,让人特别不能理解。

相比之下,许如筠和林玦的戏就完整多了。

唐小南陪白荷看完电影,送她回到家。白荷一脸闷闷不乐。她时不时翻翻手机评论,看粉丝吵架。唐小南跟她说了两句话,她都没听见。

唐小南一把抢过她的手机:“别看了,理那些傻X做什么?”

白荷呆呆地看着自己的手机:“我也是傻X。”

唐小南很烦躁:“你又来了。”白荷收回目光,定定看着他。唐小南深吸口气,耐心地开导她,“你也算当红明星了,遇到这些事不是很正常?网友攻击;对手抹黑;付出的心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日常操作而已。你将来更红,这种事也会更多。”

白荷摇摇头:“你不明白。我不会更红,我的事业可能到此为止了。”

唐小南讥笑:“说什么呢?你的经纪人可是高步芸。”

唐小南被青都拒绝后,自己单干,势头已经下来很多。高步芸和青都,成了他和白荷间的禁词,二人有默契地规避不谈。这时唐小南说出这话,空气突然静得可怕。

唐小南想挽救一下自己的失言,他凑上去吻了吻白荷:“傻子,你成天操什么心?你当初可是告诉我,你进娱乐圈纯属贪玩。你本来只是瓜瓜的乐队成员,根本没想过当演员的。走到今天,你已经比很多人幸运了。别担心,我赚的钱够我们花几辈子的,还不算我爸妈的。我可是家里独子。实在不好玩,我们就不玩了。你不是一直想环游世界吗?我带你去。”

他一脸真挚,白荷终于展颜,她说:“你讲得很有道理。玩不下去,大不了不玩了。谁耐烦天天受气?”

XXXXXX

被唐小南高看一眼的高大经纪人也刚看完电影。她包了一个小厅,和司钦、苏乙等几人观赏那部排片3的港片《阿正》。

凭良心讲,《阿正》的最高排片不是这次春节档新片垫底的,垫底的是一部国产动画片。片子提前三天在香港上映,票房第一,力压一众HLW片,口碑也不错。发行方本来指着香港口碑,能在内地多抢到一点排片。这可是春节档,即使10的排片,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可惜大陆观众不买账,片子口碑也一塌糊涂,最终首日排片即为最高排片。

幸好高步芸早为苏乙出谋划策,让他坚拒给影院让利,而是提前将影片网络版权卖给国内外线上平台。海外平台,苏乙那边自己有渠道卖出去。香港电影虽然衰败,但仍旧有一拨固定粉丝。国内平台,则由高步芸牵线搭桥。

苏乙的片子只在大陆影院上映了三天,就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线了。

这种操作在国内几乎没有过。一部分业内人士对此冷嘲热讽,嘲笑苏乙想挤进春节档抢钱,却力有不逮,非但没抢到钱,拍的电影还沦为“网络大片”。另一部分讲求实际的却觉得这种做法聪明。电影只上映三天就上线和电影下档后再上线卖的可是两个价。与其为了增加个1、第2章的排片让利给影院,最后亏个血本无归,不如干脆一开始就主打线上,拿影院播映做宣传,吸引更多人来线上看。观众在线上看热映期电影,是要收费的,且付完费后,有效观看期也有限制,过期再看要重新付费。制片方如果强势,在和视频平台签约时可以要求分成。版权加分成,赚的肯定比主靠影院上映来得多。再有,因为早早确定了线下为辅、线上为主的播出模式,片方根本连前期宣传都省了,这可又是好大一笔钱。

从《阿正》上线后表现来看,苏乙方面虽遭受了一波嘲讽,但应该是不亏,甚至小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