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成为beta后我万人迷了 > 第39章 江城

第39章 江城(2/2)

目录

更重要的是,除了上述这些问题外,最让他烦恼的还是点火。

其他几个谢明章脑中还隐隐有点想法,可是点火他却一点头绪都没有,难不成点火的时候还跟放鞭炮一样,在外头放一根引线,然后再拿火折子点?

真要这样,反应就太慢了,不说引线的火烧到里头要多长时间,要是遇到天气太潮或者下雨怎么办?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谢良臣也跟着一起想,能瞬间点火还不怕潮湿的东西......

把前世学过的东西依次在脑中过了一遍,谢良臣突然想到一个词——摩擦!

“燧石!”谢良臣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惊喜道,“可以用燧石点火!”

“燧石?”谢明章思索片刻,双眼立刻也亮了起来,对了,他怎么没有想到燧石呢?!

燧石只要撞击就可以立刻产生火花,而这火花虽不大却已足够将火药点燃,并最终将炮弹从枪管里弹出。

“六弟,你可真聪明!”

谢明章兴奋的过来抱他,谢良臣也很高兴,这也算是取得突破性进展了吧。

两人正庆祝,谢栓子冷不防进来,见到他们抱在一起,吓了一跳,“你们这是在干嘛?”

见他进来,两人迅速分开,谢良臣有点不好意思,他是好久都没这么失态了,谢明章却还沉浸在兴奋之中,觉得他跟谢良臣真是兴趣相投,心心相惜!

“没什么,只是跟四哥讨论点事情,现在问题解决,我俩太过高兴了。”清了清喉咙,谢良臣恢复了冷静,温声道。

“什么问题?”谢栓子把碟子放在桌上,“这是娘刚炸的糯米团子,让我端来你们尝尝。”

这糯米甜团并不难做,只需将糯米粉揉成团,然后揪成一个个剂子,最后再在里头放点白糖然后丢进锅里炸,等把糯米团子炸的发泡浮起就可以了,吃起来外壳酥脆内里绵软,一咬里头的甜水也随之流出,非常的好吃。

谢良臣很喜欢吃这个炸糯米团子,所以赵荷花这才让大儿子送过来。

谢明章原本正想说他们做的□□可能真能做出来,见谢良臣提前开口打断,又冲他使眼色,想起他说的这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就跟着点头附和:“就是三合村那个盛老伯的事,刚才我跟六弟正讨论这个呢。”

说到三合村的水渠,谢栓子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也不再继续追问了,开始与谢明章商量到底要用多少水泥,他家库存还够不够的问题。

那边讨论开了,谢良臣也松口气,拿了个团子在手里。

看来把这事交给他四哥果然没错,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谢明章虽然不是那些民间的顶级工匠,可是他对于制作研发这些东西却很有热情,有热情会想方设法的去完成它,看来如今离出成果只剩时间问题了。

想清楚了这些,谢良臣干脆放手随他去做,自己只提供经费就行,毕竟此刻他最重要的事还是三个月后的院试,他得抓紧时间学习了。

三合村挖水塘和修渠的事最终定了下来,银子是盛平顾出的,至于挖水塘和修渠则是三合村人自己在干,另外听说好像也还请了些外村的人,场面很是热闹。

在此期间,借着谢栓子和谢明章去三合村的机会,谢良臣也跟着去过几次,原本他是想看看这盛老伯愿不愿意借书给他,哪知去了几次都是无功而返。

要么是他见不到人,要么见到了对方也正跟着村民们一起在挖土,谢良臣便只好作罢,放弃这个可能的强力外援,每日待在房中复习,不再出门。

一晃两月过去,三合村的水渠还没修好,谢良臣却要出发去江城了。

因着去年一年谢良臣都是独自一人在县里住着,所以这次他说不必人跟着去省城,谢家人都淡定了很多,虽也有不舍,但也都能接受。

这次同去的仍是张筹和唐于成,三人约定在码头汇合,到了时间,一同乘船出发去江城。

谢良臣是光杆司令一个,张筹也是一个人,唐于成则还是带的上次的老管家。

这次他们四人出行,加上去的地方又远上不少,怕半路有危险,所以他们这次特地坐了大船,而且是那种船里有富商,对方还带着镖师护航的那种。

因着院试临近,在这段时间内去江城的书生着实不少,三人一看打扮就是读书人,因此他们虽上了船,却也没引起什么注意,起船后都平静得很。

这艘船很大,从外头看总共分两层,上层船舱房间宽敞,每个房间都有窗户,人也少,再加上还能看到两岸风景,所以船费比

谢良臣他们则是住在下头一层,这层多是旅客,再就是与他们一样的书生,房间密集一点,至于有没有窗户也全凭运气。

除了这两层,船仓底也是有人的,那里就没什么房间了,而是一群人席地而坐靠在一起,且几乎没有光线,这些人大多是想去省城找活计干的穷苦百姓,因此船费也极低,只要十文钱。

上次去府城,他们坐船总共花了三天时间,这次就更久了,要7天。

因着船舱憋闷,空气不好,谢良臣三人时不时便会到外头透透气,时间久了,他们就发现那个李员外每天都会在甲板上命人抓鱼,而且还真给他抓到不少。

船上不好生火做饭,因此大家都是带的干粮,那李员外应该是吃干粮吃烦了,所以才开始捉鱼来吃。

三人都有点羡慕,果然有钱真好。

不过羡慕归羡慕,三人也没仇富,毕竟他捉鱼的行为也给原本单调无聊的旅程增加了点趣味。

所以到后来,不只是谢良臣他们,便是船里很多人也都会来看李员外捉鱼,要是捉到了,大家就跟着拍手,要是没捉到,也跟着失望唏嘘一下。

随着观看的人日益增多,李员外觉得自己受了关注,因此愈发的起了表演欲,甚至在一天上午,他拨开小厮,撸起袖子,表示自己要亲自上场。

听说他要亲自上场捉鱼,谢良臣就挑眉,还真不是他看不起这李员外,就他那样圆润的身材,手臂又短,拿抄网都拿不对,别说捉鱼了,恐怕最后还要变成鱼来捉他。

只是现在听说这胖员外要亲来来捉鱼,站在甲板上观看的人已经很多,大家都好奇他到底能不能捉到,李员外也被鼓励得热情高涨,没一点退缩的意思。

然后他就悲剧了。

因为不许人帮忙,还让他们站得远远的,结果没想到,这抄网太长,入水之后要是捉到鱼儿,只能顺杆捞起却不能直接抓着竹竿尾部往上擡,否则另一边就会与这头形成杠杆原理,从而把人掀下去。

这李员外就是太过激动,犯了这个错误,然后被好不容易网到的一条鱼给带了下去。

见他落水,李家的小厮急得团团转,还好随行的镖师就在旁边,见状立刻跳进水中,把浮浮沉沉看着像是快要吓掉半条命的李员外给捞住了。

只是他虽是捞住了人,船却没立刻停下来,因着他们这船上有帆,是靠风前行,现在要停船也得降帆。

虽然李家小厮已经去喊船家停船,可是就这么一会的功夫,这船与带着人往这头游水的李员外还是越来越远。

而那李员外因着胖,且受惊,正在水中扑腾不停,眼见那镖师也快抓他不住,两人要一块溺水了。

情况危急,谢良臣见旁边船上有段缆绳,看了看长度,见比竹竿长些应该能够到两人,便拿起在一头系了个绳圈,然后跟草原上套马一样甩过去,刚好被那镖师接住。

抓着绳子了就好办,这边船家开始降帆,这边水中两人也被越拉越近,并终于在众人的齐心合力之下被救上了岸。

上岸后不久,李家的小厮就把李员外擡了回去,那镖师上岸之后也朝谢良臣他们拱了拱手,道声谢,跟了过去。

他们救了人,原本也没放在心上,哪知第二天李员外醒过来,便说要答谢三人,把他们请了上去,还道要腾出三间房来给他们住,好报答三人的救命之恩。

虽然是救了人,可谢良臣并没想过要以恩挟报,所以婉拒道:“多谢李员外盛情,我们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实在担不起员外盛情。”

唐于成和张筹也是这个意思,便也跟着拒绝:“员外好意我们心领了,只却不用破费这些。”

哪知李员外却根本不听,直接摆手道:“谢公子你们救了我的命,若是我不报答,以后恐怕再遇到意外老天都不帮我的忙了,你们便当是再帮我一次吧。”

说着,他拍拍手,让人去将三人的行李全都到上头,还道:“你们放心,屋里的床单被褥全都是换过了的,要是住着还有什么地方不妥,只管告诉我,我立刻再让人去置办。”

听他说是置办,三人对视一眼,吓得赶紧应下,“这样就很好了,那多谢员外盛情。”

他们可是去江城考试,要是这李员外时不时就要船家停靠买东西,那这时间耽搁可就不是一时半会了。

见三人应下,李员外捋了捋胡子,又笑问:“你们几位可是去江城赶考的书生?”

“正是。”唐于成放下筷子,答道。

“那这么说你们都已经考中了童生了?”李员外又问。

谢良臣总觉得李员外现在看他们的眼光有点过于闪亮,于是便留了个心眼,一直在旁边没说话。

“不才,确实在去年侥幸过了府试,因此我等才会结伴去江城应试。”这边张筹也跟着道。

“我常听人说老童生老童生,便以为大多人考中童生时年纪都不小了,却没想到三位竟还这样年轻,真真是后生可畏,英雄出少年啊!”李员外继续夸。

谢良臣听他说的夸张,还是没说话,只又夹了一筷子的蒸鱼,不得不说,吃多了干粮,这鱼还真挺好吃的。

这边李员外一直在捧,那边唐于成与张筹也一直谦虚应答,看着气氛是越来越好了,然后突然李员外就问起了别的事来。

“不知三位如今年几何?如此英才家中可有为三位定下亲事?”

果真如此,谢良臣把口中的饭菜咽下去,然后就见唐于成和张筹皆顿住了。

只是他们也不能沉默太久,毕竟刚才聊得正高兴不是吗?

“小生今年16,家中倒是还未给小生定下亲事,不过婚姻大事岂能由儿女做主,小生也是全凭父母安排。”

唐于成这话算是婉拒了,不过谢良臣在一边看着,这李员外似乎不以为然?

他这边说完,张筹也跟着开了口:“小生今年18,家中也未给小生定下亲事。”

嗯,一个16,一个18,而且都没定亲,李员外很满意,于是目光又顺着看向了谢良臣。

谢良臣本来刚才就没怎么说话,也明白这李员外应该还是更满意“人情练达”的唐于成和张筹,而对自己的“拙于口舌”有了初步印象,该是不太满意,想到他不会深问太多,于是直接正大光明的撒谎。

“小生今年13,家母却是已经给小生定了娃娃亲了。”

他话音刚落,那边唐于成和张筹立刻就朝他看了过来。

“哦,原来是青梅竹马,真是可喜可贺。”李员外原本听他才13岁,有点心动,毕竟这年纪就能来考秀才,那以后前途必定差不了,可惜却是已经定亲了。

那边唐于成暗自吐槽谢良臣奸诈,可却也不能拆穿他,只好一直陪着笑,与张筹两人开始回答李员外无穷无尽的身家拷问。

等回了船舱,谢良臣刚想推门进去,唐于成抵近门边,竖眉咬牙道:“良臣啊,你怎可撒谎打诳语?”

谢良臣轻飘飘看他一眼,回的十分坦然,“我又不是和尚,自然可以打诳语。”

留下愣住了的唐于成,谢良臣推门进了房间,才刚坐下拿起书,脑中却回忆起刚才张筹的表现。

他总感觉张筹似乎并不抗拒李员外的拉拢,甚至对于对方言语中的暗示结亲,也不像唐于成那样委婉拒绝,可要说他有那个意思,又不太像。

算了,别人的事情跟他无关,只要李员外不来烦他就行。

果然,头一天的试探是有原因的,因为从第二天起,唐于成和张筹便会经常“偶遇”李员外的女儿。

这李小姐生得也算貌美,再加上她的主动接近,唐于成和张筹倒也不好太过失礼,凡是遇见了,总不好立刻走开,非要李家小姐先告辞才行。

这次数多了,唐于成便不再往外头去,每天都在船舱里读书,连饭都是在屋里吃的,险些把他憋死。

而谢良臣和张筹倒是经常出去透风,只不过张筹是对李小姐应付自如,而谢良臣则是对方根本不理他,所以自在得很。

又过了三天,船终于到了江城。

唐于成在屋中憋坏了,船刚一靠岸就跑了出去,唐家的老管家着背着包袱在后头追。

七天时间相处,这李员外虽是别有心思,到底也不是什么坏人,谢良臣便含笑与他告辞,“多谢员外款待,小生这边先行一步了,咱们后会有期。”

这边张筹也一样有礼,只是李员外原本期待他能提出两家结亲,没想到直到下船张筹也没提,所以有点失望。

到了江城,首先还是找客栈,只是如今一省的童生们都来了,这地方着实不好找。

而且与之前的县试和府试不同,他们才刚踏进城门,路边的小摊就都在叫卖学政们的著作和书籍。

作者有话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