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庄(2/2)
不过也确实如黎云缨所料,不出十日,宫里等不到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标准答案来盖棺定论,只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否则天下真就大乱了。
其实打被幽禁的第三日起,朝臣们就已经开始各司其职,处理各地发来的公函等。
自己能做主的都解决了,不能做主的只能等。
所以当老皇帝清醒后,第一件事就是书房批复。
又启用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臣,带着年轻点的几个,重建内阁,帮着批折子。
几个皇子经此一役,几乎彻底被弃用。
全部罚回家,静思记过。这雷霆之怒,雨露均沾。
接下来的几日,无关紧要的人陆续出宫。
官员们也开始轮值沐休,算是此次无妄之灾的补偿。
犯事的与身上脱不了干系的,全部按疑罪从重发落。
抄家的抄家,问斩的问斩,又是一番血洗清算后才放沈敛情离京。
多出来的位置就先空着,今岁恩科后替补。
老皇帝的如意算盘,打得刚刚好。玩政治的,心都脏。
看起来最惨的是六皇子,吃了这么大一哑巴亏后,去废太子宫哭了整整一宿。
然后亲自套了马去看太孙,见着寺里环境不错,索性就住下了,一住三个月,他妻妾差点误认为他要出家,挨个排队去接人。
沈敛情将禁卫系统最高权限的金色手牌递上,从天使手里接回玄铁虎型兵符。
交接完毕后,他径直出了宫。
沈将军要离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宫闱。
长公主躲在宫里砸了一通东西,哭了好几日。
另外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就是,今岁加开的恩科。
结合钦天监挑出的几个黄道吉日,最后定在了七月初二。
政令很快颁发,全国的举子们都将齐聚京都会考。
而京中的青年才俊们早已摩拳擦掌,想要一举夺魁。
国子监的生员们最是活跃,呼朋唤友相互设宴。
渐渐地有一个许多年都未有提及过的人开始冒出头,他就是太孙。
六皇子这盘棋下得很大啊!
黎云缨将收到的消息按下,也按着之前的承诺,叫人去请了出宫养老的嬷嬷们进府开考。
姜十一带头第一个参考。
拿了三个女博士称号,黎云缨也直接奖励了她三千两银子,得众人钦羡。
日子不慌不忙。
岁月不紧不徐。
一日听闻梅林的那位也给姜府的两个备考公子发了请帖,作诗会相邀。
姜含光先是来请示了母亲与大哥,得首肯后方才携弟赴约。
黎云缨自诩不是什么雅人。
将此类活动,一言以蔽之:喝酒,吹牛逼。
她原没有多大兴趣,可当听说傍上了九皇子的姜家三房,也被邀请去了梅林别庄,不大淡定了。
就姜含赋这样的还能在九狐貍那边得脸?用脚指头想想,那都不可能的事!肯定有猫腻。
梅林别庄里头住的,可不是别人。
太孙,郑望祖。
“走,会会他们去。”
黎云缨一身八字胡老爷装领着锦翠出门了。
为何不是公子装?
想了想,与一群小鸡崽子们称兄道弟有点乱辈分,还是稳重些的好。
到了城外西郊的梅林,已是申时,递上拜帖。
一个粉嫩的小女郎笑着出来领人,将她们带到一处娴静雅致的茶室。
“先生们先喝口饮子,去去风尘。”
“此处还有点心果子,还请自便。”
别苑的丫环仆人他们一致的遵循是:主人今日是要以诗会友。
所以无论嫡庶贵贱高门寒士皆可参加,来者是客,不问出处。
女郎言毕,不卑不亢地屈膝行礼退出。
看得出,此间的主人,教养很好,以善待人。
茶室里茗香四溢,除了偶有走动过来添茶加水的杂役,所有人都自顾自地埋头。
有提笔悬腕的,有闭目沉思的,很安静,即便是小声叙论,也仅是窃窃私语。
锦翠递上一盅热茶,黎云缨拿着暖手边走边看。
有围着破解棋局的,有在冥思苦想联句的,还有在解九连环的,就连看账本拨算盘记账的都有。
他们在答题!
能下一子,能对一句,就可被专人专待地请走。
看来也不是没有门槛,人人能进的嘛。
此举之意,乃非有学之士不可入也。
走着走着,看见眼熟的了。
黎云缨停步在一副裱好的千里山河图前,青松点翠群山绵延起伏入浩瀚之海。
这是姜含光根据祖姥姥那本《路人甲游记》记载里的行径路程而作。
还立志有生之年要寻老人家的足迹再走上一遍,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杏儿小声惊呼:“那是二公子的画。”
黎云缨点点头,老母亲特别自豪呀。
转眼接着便是自家老三的字,一副行草将破阵子的词龙蛇走笔: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字如其人。
就好似他的剑法行云流水劲硕生风。
锦翠跟着也是一脸姨母笑,满意道:
“还得是我们家的公子才能博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