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太子爷要造反(2/2)
不待胤礽说完,康熙便打断了他,“阿玛错了。”
他这声道歉来得毫无预兆,让胤礽不禁面露错愕。要知道这么多年,康熙就没对任何人认过错。他张了张嘴,却吐不出一个字眼。
看着胤礽惊愕的神色,康熙几乎是一字一板道:“从前的事,都是阿玛不好。往日种种,都是阿玛对不住你。”
康熙此刻身心俱疲,没精力和胤礽打嘴仗,便开门见山道:“昨晚的事朕已经知道了,你给普奇写的那封信,朕也看了。”
胤礽本想再说些什么,只是康熙后面的话让他脸色一变。
看着胤礽煞白的脸,康熙强逼自己冷静下来,“你听好,你想要当大将军这件事,朕不准。”
闻言,胤礽浑身一震。大病之后,他双腿都有些软。顷刻之间,胤礽觉得自己都有些坐不住,“罪臣知道了。”
康熙扶住胤礽下滑的身体,又替他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安抚道:“你要别的,阿玛都能给。但领兵的事,你不要有任何希冀。”
在康熙心里,胤礽从未上过战场。不要说胤礽是这个年纪谋划领兵,便是他再年轻一些,康熙都放心不下胤礽去领兵沙场。
胤礽痴笑,“那儿臣还能要什么?”康熙语气强烈,可见是完全不同意他的主张。
发觉胤礽神色不对,又不断咳嗽,康熙不禁安慰他,“今年秋闱,阿玛会如你所想,以‘伊尹放太甲’为题。”
用手拍着胤礽的背,康熙细细叮嘱道:“听话一点好不好?在咸安宫养好身体,不要胡乱折腾。这些日子,魏珠留在你这里照顾你。”
胤礽被康熙冷了三年,此刻又被他这样动作,心中情绪交杂,呼吸急促之下竟然有些喘不过气。
太医就在咸安宫候着,来得也快,只叮嘱胤礽要多休息,最近不宜费神。
康熙闻言,也打发胤礽去歇着,“朕也该回乾清宫了,你好好养病,有什么想要的便跟内务府说。”想到胤礽这回出事的缘由,他又道:“若是有话对朕说,让侍卫、魏珠他们传信都可以,不准再闹出这档子事。”
胤礽神色不明,压下心里乱糟糟的想法,只道:“儿臣知道了,恭送皇父。”
盯着康熙离去的背影,胤礽觉得他离出咸安宫的日子不远了。
想到康熙指责他胡乱折腾,胤礽面上呈现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皇父,您看,泼冷水还是有用的。起码您会心疼,不是吗?
胤礽在咸安宫养病,康熙在乾清宫思索自己该如何顺坡下驴。
昔年,胤礽党羽众多,九门提督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以及梁九功等人都是太子一党。
那会儿胤禩把这些人酒会的事捅给他,他当场就处置了这些人。因为他觉得胤礽心存谋逆,他下手也是毫不留情。
想到这里,康熙不禁扶额。当年二废,他话说得太狠,甚至当场放言谁要是奏请胤礽改过自新,当即诛之。然而现在自己要带头放出胤礽,康熙觉得这也算是自打嘴巴了。
皇帝出尔反尔,这可如何是好?
康熙没想好对策,却也知道面子没了不要紧,自己儿子没了才是大事。想到这里,康熙暂时搁下自己的面子问题,频频召见胤礽的师傅王掞、陈嘉猷等人。
科考当日,众人都晓得了今年秋闱题目当真如宫中传言一般,是“放太甲于桐宫”。皇帝如此举动,一时间太子党旧人都心存异动。
现下京城里,明面上一片祥和,暗地里却是潮流涌动。
今年年初,还未出正月,皇帝就处置过胤禩,言谈之间几乎是将胤禩贬低到尘埃里,连俸银俸米都停了。胤禩虽然被斥责,但到底不甚甘心的,便推出胤祯来。
春夏之际,皇帝又接连去胤祉、胤禛两位阿哥的园子里赴宴,每一次都是父慈子孝。对胤祯,皇帝也有意放纵他,让他与其他几人相争。
皇帝今日夸夸这个皇子,明日又捧着另外一个,使得众位阿哥都豁出命来,争得是头破血流。这般情形之下,谁都瞧不出皇帝心里属意的继承人是谁。
就在此时,胤礽与普奇的书信被捅到了朝堂之上,康熙在大朝会上一言不发,只叹息道:“胤礽如此记挂朕,倒是朕这个做阿玛的不是了。这三年里,朕时常梦见仁孝皇后,她声泪俱下地说自己没有为朕生下一个好儿子,才会使得胤礽这般表现。朕闻言,也是泪流满襟。皇后早逝,胤礽如此,都是朕没有教好他,也是朕没有尽到为人父的责任。”
说到动情之处,康熙语气更为哀伤:“如今三年未见,朕更是满心愧疚。这些日子,朕听宫人奏报,胤礽已然病好。今日朕便下旨,撤了咸安宫的守卫,让胤礽回毓庆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