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太子爷要造反(2/2)
何柱儿不敢坏了胤礽的事,但想到自己被打了四十下,估计也递不了信了,当下几滴泪就出来了。
康熙只当他是畏罪,“拖下去。”
胤礽外热内冷,头昏昏沉沉,口中呢喃出声,“阿玛,冷,好冷。”
见胤礽浑身打着颤栗,康熙让人生了炭火,又拿一层层的被子堆在胤礽床上,给他取暖。
太医已经去写方子熬药了,但康熙心急,便道:“去拿烈酒来。”魏珠连忙取了些过来,康熙便拿着浸染了酒液的帕子给胤礽擦手、擦额头。
胤礽觉得自己此刻好似在梦中,脑海里来来回回的场景全是康熙对他的夸赞与褒奖。正当他沉醉其中时,就听见康熙厉声责罚他,当下他不禁反驳起来。
梦里,胤礽振振有词。梦外,胤礽四肢踢蹬。
康熙见胤礽乱动,便伸手给他捏了捏被子,又哄道:“乖,别乱动。”
皇帝声音柔和,让胤礽浑浑噩噩的脑子有了一丝清醒,他勉强睁开眼,“阿玛?”
待叫出声后,胤礽又自我否定道:“不对,你不是我阿玛。”话虽然这么说,但他还是下意识地拽住康熙的手腕,喊道:“阿玛,我好渴。”
魏珠端来,康熙便喂给胤礽,一连喂了好几盏,胤礽才不喊口渴了,又沉沉地睡了过去。
就在康熙忙着照顾胤礽的时候,梁九功弯腰进来奏报,“皇上,这是从何柱儿身上掉下来的。”
一张白纸,本也无甚要紧。然而落了地,沾了水,便显出字迹来。
梁九功见状,便将其捡起。低头一看,他只觉得事关重大,不敢擅自做主,便呈给康熙。
康熙伸手接过,一瞧便明白了。
公普奇阅:
困于方寸之地三年,礽椎心泣血。近闻朝廷西陲不宁,礽愿改过自新,为皇父略尽绵薄之力,以全忠孝之道。
胤礽书
皇帝神色看不出好坏来,殿内众人也不敢言语,均屏息凝神、双膝跪地,等候皇帝发落。
尤其是给胤礽看病的太医,额头冷汗直冒,双手也是瑟瑟发抖,恨不得自己今日没来过咸安宫。
康熙冷冰冰盯着太医,问道:“你一向给胤礽诊脉,此事发生过几回?”
太医颤颤巍巍道:“皇上明察,往日绝无此事。臣只负责给二爷诊脉、开方子,夹带之事从不敢做。”
胤礽被圈禁三年,康熙不准外界与咸安宫私自通信。如今事虽未成,但到底暴露出来了。
康熙知道最近宫中盛传的谣言,可他其实并没有打算将今年秋闱的科考题目定为“放太甲于桐宫”。
想到此,康熙估摸着胤礽怕是误听了谁的消息,又晓得了如今西征人选迟迟没有敲定是何人。得知这些情况后,胤礽许是有些心动了,所以才会把自己折腾病了,打算借着看病的机会传递消息。
可惜的是,胤礽失算了。康熙欲伸手将这张轻飘飘的信烧了,但还不待碰触到烛火,他便收回了手。
这上面的字迹,是胤礽亲笔所书。看见薄纸上所写的“忠孝”二字,康熙掩下眸中异色。
事到如今,胤礽想当忠臣孝子,未免也太晚了些。想到胤礽对自己的恨意,康熙觉得便是他乐意,胤礽怕是也做不到。
摸了摸胤礽的脑门,康熙觉得自己手心都跟着发烫。盯着胤礽烧得通红的脸颊,康熙不禁低语:“怎么就笨成这样?”想叫太医传信,法子也不是没有,哪里值得把自己的身体都搭进去?
皇帝话音虽低,但众人也听得分明,且皇帝语气里的追究之意是没有的。于是乎,上到梁九功、魏珠,下到胤礽的宫人都松了一口气。
康熙示意梁九功将这封信交给太医,“太子既让你传,那你便小心谨慎些。”这样捅到朝堂上,他也能顺理成章地将胤礽放出咸安宫。
太医不想卷入这场纷争,然而他又不敢拒绝皇帝,只好胆战心惊地接过,颤声道:“臣领旨。”他心中暗叹,太子怕是又要翻身了。
胤礽不知道自己阿玛变了,他正沉溺在梦境中无法苏醒。一晚上,胤礽反复发热,康熙也陪着熬了一宿。
眼见着到早朝的时候了,犹豫一会,康熙道:“朕今日身体不适,便罢朝吧。若有紧急之事,让他们在九卿房等候。若是阿哥们来乾清宫请安,一律不见。”
康熙并不想让其他皇子知道他在胤礽这里。若是知道了,怕是有些棘手。说到底,是胤礽目前手上牌太少,每走一步,康熙都得替他谨慎考虑。
胤礽昏睡了一整天,中间倒也醒过几次。见到康熙在这里,他眼中流出不可置信的目光,眨也不眨地盯着康熙看。
康熙被他盯得心里不好受,便不言语,只握着胤礽的手表示自己会一直在这里陪着他。
魏珠担心皇帝年纪大了,熬一宿精神撑不住,便劝皇帝稍微歇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