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太子爷手持木剑闯宫了(2/2)
胤礽接过来,也不向康熙道谢,直接一饮而尽。
见他此刻神色好转一些,康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扶着胤礽,康熙带着他拾阶而上,将他压在乾清宫宝座上,不免问道,“感觉如何?”
胤礽喝了水,勉强恢复些力气。他神色渐渐倨傲起来,此刻倒也不惧,坐得那叫一个坦然。反正他什么样子,皇帝都见过了。
康熙见他表情变了,只慎重问道:“你当了多少年太子?”
胤礽这才收起脸上的表情,浑身颤抖地跪在康熙面前,不断叩头道:“四十三年了。”
“是啊,四十多年了,这么久了啊。”康熙叹息,“是朕太能活,才让你等了这么多年。”
闻言,胤礽双臂虚软,也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只连连摇头,“不不不,不久,一点也不久。”他面带害怕,“有皇阿玛就够了,不需要儿臣。”
他一连重复了好几遍,又惊呼道:“所有人都得等,叫他们等,叫他们等!不能光我一个人等,我的那些兄弟也得等。”
“谁都不能抢。”
“谁都不能抢!”
康熙闻言,不禁腹诽,那些人,等死了也当不上太子。但这话他不能对胤礽说,胤礽嘴上没个把门的。
见胤礽这会子又开始神色不安,康熙只好出言打断他,希望转移他的注意力,“你是太子,是阿玛的儿子,阿玛如何会不需要你?”
说不出什么重话,康熙摸了摸他的头,长叹一声道:“胤礽,太子从来都不是好当的。朕从前总想着你性子冲动,不稳当,那就再磨一磨。”
“你在朕的眼皮子下长大,打小就你最聪慧。四岁背诵经书,八岁上马开弓。你知道那时候,阿玛有多高兴吗?”
胤礽听见康熙夸他,当下就洋洋得意。他也不害怕了,反而觉得康熙就应该这样时时夸他。不等康熙发话,他自己就直起身了。
双手叉腰,站在康熙面前,胤礽颇为神气。
康熙看清了胤礽脸上的表情,也不管胤礽,只继续道:“朕总觉得你要是长大了,必然能当一个好皇帝的。可是后来你变了,变得暴躁易怒,责打群臣。”
说到这个,康熙觉得这一世胤礽当真有些问题。他颇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开始瞒着朕,去做一些事情。若是那些事是好的,朕也不说什么。然而你自己好好想一想,那些事是一个太子该做的吗?这时候,朕总觉得是有人把你带坏了,教糊涂了。”
胤礽听到这话,才若有所思。他不服气,反驳道:“阿玛,儿臣责罚他们都是有原因的。那些人都对您不恭、不忠,儿臣才会那么做的。”
康熙扶额,十分苦恼。深吸口气,缓和一会,康熙才继续道:“他们是对朕不忠,还是对你不忠,你自己清楚。这些事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必再提。你自作主张的那些事,朕也不会再计较了。”
将话题转回木剑身上,康熙将手搭在胤礽的肩膀上,问道:“阿玛不需要你保阿玛的性命。你只要告诉阿玛,这把剑保得住你吗?保得住你的太子位吗?”
“这把剑,压得住朝臣与宗亲吗?压得住那些皇子吗?”
胤礽听到“自作主张”四个字,便怒气冲冲,连康熙后面的问话他都没听清楚。他笑得痴狂,疯疯癫癫道:“阿玛,剑是假的,可太子是真的。儿臣替您办事,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是,人是我打的,但我有什么错?”说到这个,胤礽颇为委屈,“我不过是抽了平郡王二十鞭,赏了海善四十棍。”话音一落,胤礽更为疯狂,乾清宫殿内萦绕的声音全是胤礽肆无忌惮地笑。
平郡王与海善因为什么挨打,康熙毫无印象,总归是这两人犯了胤礽忌讳。康熙恨不得时光倒流,他绝对不会再拿这事指责胤礽。
康熙觉得要是皇帝本人在这里,怕是能气得甩胤礽几巴掌,让他清醒一下。然而他做不出这行为,便只能伸出双手去摇晃胤礽的身体,呼唤道:“胤礽,你清醒一点,醒一醒。”
胤礽笑够了,才面带嘲讽道:“我清醒得很。皇阿玛只有废了我,才能当好这个皇帝。容不下我,紫禁城容不下我。”
“儿臣祝皇阿玛长命百岁,再稳稳当当做几十年皇帝。”
驴唇不对马嘴,康熙觉得自己明明是在劝胤礽。胤礽倒好,只顾着发泄自己的情绪。既然想争,那就好好争,拿根木剑算怎么回事?康熙实在是不知道胤礽是如何说服自己的,这副样子,哪里清醒了?
说不得,打不得,康熙心中气愤又不敢对着胤礽发泄,只能道:“这几年,不管什么事阿玛都由着你,你身上也没有什么担子,便在毓庆宫好好休养。阿玛跟你保证,不会有旁人害你的。若是有,不管是谁,阿玛都会处置他的。”
听见这话,胤礽跪在康熙身前,腰也塌下来,双手掩面又哭出声。
康熙听见他的呜咽,忍不住蹲下身,抱住胤礽,拍了拍他的背,保证道:“你是阿玛的儿子,不管什么时候,阿玛都是放不下你的。你好好的,比什么都行。你放心,有阿玛在一天,就绝不会让你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