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皇后去世后朕找了个替身(1/2)
第九章:皇后去世后朕找了个替身
康熙在心里赞许胤禩干得漂亮,但他面上却不得不做出一副威严样,质问道:“此事,你有何凭证?”
胤禩既然敢大庭广众之下指责胤禛,自然是有证据的,因此便道:“望皇阿玛明鉴,今日戏班之人都是人证。”
康熙闻言,目光锐利地看向胤禛,直直问道:“胤禛,你有什么要说的?”
胤禛也跪倒在地,为自己辩白,“皇阿玛,八弟所言,儿臣闻所未闻,还请皇阿玛明察,还儿臣一个清白。”陈年旧事而已,皇帝能翻出什么来?
康熙冷笑,“胤禛,你当真不知吗?”
胤禛听见皇帝这声嘲讽,不免喉咙一紧,良久才摇头缓声道:“儿臣不知。”
见胤禛到如今都不承认,康熙觉得他是不到黄河不死心。
康熙怒火上涌,气极反笑。
胤礽怕康熙太生气,便起身开口:“皇阿玛,您息怒。”
康熙见太子关心自己,心里熨帖,“阿玛无事,你放心。”他还不至于为了胤禛这种人气到晕厥。
皇帝神色冷静下来,眼神却令人瘆得慌。一时间,畅音阁寂静无声。
众人只听到皇帝连番质问胤禛:“很好,你不知。既然不知,那当初为何亲自去戏班与你福晋在台上对唱?”
“你自幼心机深沉,朕虽不喜但也不会多说什么。毕竟,朕也知道,这宫里容不下性子单纯的人。”
“但朕想问问你,你往太子别苑安插线人,也是为了自保吗?意图往乾清宫塞人,是真的为了朕的身体考虑吗?”
“那个叫素言的宫女,先是在太子别苑放火害死十八,诬陷太子。其后,摇身一变,混进干西四所成了宫女,又意图进入乾清宫。你说,她一个宫女,怎么敢如此行事?又哪里来的能力,够她瞒天过海?”
“你手下的人心狠手辣,你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平日里不怀好意,结交江湖人士,将他们一一安插在皇宫大内。身为皇子,又勾结李德全,窥探帝踪。私进坤宁宫,盗取龙袍,陷害太子。”
“明知金枝是隆科多私生女,善妒不容人,仍旧照娶不误。可见是贪恋权势,与隆科多沆瀣一气,不安好心。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朕查过的,都给你记着呢。”
皇帝这话让众人都如遭雷劈,谁都没想到皇帝会这样当众坐实了胤禛的罪名。
听听皇帝说出口的罪名,每一条都是要人命的罪。
“来人,四阿哥胤禛不忠不孝,将其押入宗人府,终生不得出。隆科多与胤禛朋比为奸,串通一气,将隆科多押入刑部大牢,严加拷问。”
德妃知道胤禛一向心思深沉,却不想胤禛做过这么多事。皇帝却将那些事全部压在心里,直到今日才数罪并罚。想到此,德妃不寒而栗。听见胤禛被终身囚在宗人府,当即她身体便有些瘫软,又逼迫自己强行冷静下来。
然而不等德妃开口为胤禛求情,康熙便让后宫嫔妃以及其他闲杂人等一律退出畅音阁,只留下胤禛、胤礽与侍卫们。
胤禛不甘心就这么被押入宗人府。皇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这辈子怕是都再难翻身了。既如此,胤禛便有心搏一搏皇帝的同情,当即出言:“皇阿玛,儿臣不服。”
康熙本不想再管,但见胤禛脸色微妙,便问道:“朕有冤枉你吗?”
胤禛沉默。事确实是他干的,可他也是事出有因。他声音涩然:“皇阿玛,儿臣有时候在想,若儿臣也是嫡出,您是不是会多看儿臣两眼?若儿臣是十四弟,没有被养在佟佳贵妃膝下,额娘会不会多看儿臣两眼。”
“儿臣被庶出两个字困了一辈子,真可笑啊。就因为是庶子,哪怕儿臣再出色,您对儿臣的叮嘱都是当一个贤臣、能臣。就因为是庶子,所以哪怕儿臣的学问、才能都比太子好得多,在您心里儿臣还是比不过太子。”
康熙闻言,怒意滔天,厉声问道:“你拿什么跟太子比?你配吗?”
“是,朕承认,胤礽不聪明。可他害过人吗?十八才多大,你玩心机耍手段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十八还是一个孩子?让那么小的孩子葬身火海,你难道没有任何愧疚之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