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皇后去世后朕找了个替身(2/2)
屏风后的晴川听到这话,不敢置信。她思绪凌乱,双手更是不自觉地颤抖。
素言,她在宫里为数不多真心相交的人,要杀她?
四阿哥,那个她满心爱慕的男人,要杀她?
胤礽见她这样,有心安慰,“晴川,你不要怕,皇阿玛都已经把她关进大牢了。”
康熙听见动静,让他俩出来。一时间,胤禩与这两人面面相觑。
胤禩与晴川今日在乾清宫受到的冲击太大,不知道该跟皇帝说些什么。万幸,康熙也不需要他二人开口,只让他们双双跪安。
殿内无人,康熙才看着胤礽,轻声问道:“胤禩要美人不要江山,你也能吗?”
胤礽看着那两人离去的背影,摇了摇头,“儿臣不能,儿臣做不到。”他想明白了,他对晴川是感激之情,因为晴川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过他。
可从小到大,对他最好的人是皇阿玛。虽然皇阿玛喜怒不定,但也是真心为他考虑。想到皇帝的问题,胤礽深思熟虑道:“皇阿玛,儿臣不是真的喜欢晴川。”
康熙对胤礽的说法并不意外,因此便叮嘱道:“那以后就不要招惹晴川了,和太子妃好好过日子。”
胤礽点头,“儿臣知道了。”
太子走了,康熙独坐乾清宫,忍不住开始思考。
胤礽过于单纯憨厚,康熙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养出这种性格的太子。要说皇帝将太子保护得太好,那倒也不至于,毕竟皇帝有时候是真的不满意太子。胤礽该挨的骂是一点也没少过。
说胤礽不好,倒也偏颇。胤礽心地善良,做事仁慈。只要是被胤礽放在心里的人,这孩子就会加倍对那人好。这两年,他也算是花了不少心思,胤礽虽不像过往那样憨直,但到底改变不多。
康熙忍不住长舒一口气。罢了,宅心仁厚也没什么不好的。要是都跟胤禛一样,连几岁大的孩子都能下手,那也太过残忍了。
胤禛不甚安分,但见康熙平日里对他还算温和,估摸着皇帝已经消气了。他心里便盘算着如何离间皇帝与太子,可见是不知道皇帝那里已经拿到了他犯事的证据了。
然而皇帝对太子管得严,毓庆宫不像往年那样宽松,胤禛想往里面安插个探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大半年过去了,他都没有寻到合适的机会。
恰巧这日胤禛有事需要进宫面呈康熙,正好撞见尚衣间的小太监匆匆忙忙,行走间不慎将太子服饰掉落在地。当下胤禛便计上心头,上前捡起蟒袍将其暗自撕破,言语间暗示小太监怕是难逃皇帝与太子的双重责罚。
说来太子与皇帝的衣服,无论是颜色还是花纹都颇为相似。若不细看,谁会知道那是龙袍呢?想到这里,胤禛计上心头,打算趁此机会陷害太子不忠不孝。
皇帝的龙袍,在宫里也不是难寻的东西,坤宁宫就留着好几件。于是胤禛带着那吓破胆的小太监私下去了坤宁宫,找到了赫舍里皇后亲手做的那件龙袍,盗取了皇帝的旧衣,将其与太子蟒袍直接调换。
小太监怕自己因为弄坏太子服饰而丢命,对胤禛此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胤礽对衣物这些小事不怎么留心,见新衣送了过来,就将其换上身。他今日事不少,先是在毓庆宫召见朝臣议事,下午又去了永和宫见德妃。
青天白日的,太子这么招摇。纵然魏珠有意隐瞒皇帝,但风言风语还是会传到康熙耳朵里。
胤礽穿了龙袍?康熙挑眉,这不是太子的风格。胤礽平日里很乖巧,不会做这种忤逆的事惹他生气。
康熙开脱胤礽,直接将此事定性为有人陷害。得知胤礽在德妃那儿,康熙便摆驾,“去永和宫。”
胤礽来永和宫是为了给德妃过寿。德妃没想到胤礽也会记得,她有些意外。见胤礽将翡翠耳环作为寿礼,这东西是从江南送过来的,德妃便觉得太子是真的赤诚。
若不涉及朝政,德妃认为自己对太子也是疼爱的。到底是昔年看着长大的孩子,更别提太子是真的孺慕德妃。
禁足这半年,胤礽时常打发人来过问德妃生活是否安好。德妃清楚这是皇帝对太子的宽容,她入宫多年,自然明白皇帝的意思。
与太子还没说上几句话,德妃就听到胤礽问她驱蚊香包还有吗?当下德妃就将自己身上的摘下来,打算给胤礽挂上,却不想看见胤礽身上的衣服不对劲。
这衣服十分眼熟,德妃觉得皇帝是穿过的,当即声音都变了:“你这衣服哪来的?”德妃不禁暗想,皇帝与皇后都是聪明人,怎么就生出来这么一个傻小子。
这是龙袍,皇帝要是知道了,绝对会大发雷霆的。也不知道是谁,成日里就知道暗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