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皇后去世后朕找了个替身(2/2)
见晴川面上懵懂,康熙便道:“关进宗人府以后,向来是不允许他人探视的。你觉得太子难道能私自去见你们吗?进了宗人府,日子都不会太好过,但太子为了你俩专门给宗正打过招呼。”
皇帝的言外之意比较明显,晴川自然听出来了,当即道:“奴婢会向太子道谢的。”
康熙点头,示意魏珠将晴川带出去。
乾清宫如今肃穆端庄,没有那种恃强凌弱的宫女。看来乾清宫也蛮好的,各司其职,赏罚有度。只要康熙不生气,一切都好说。想到此,晴川觉得这比在储秀宫强多了。
皇帝带着太子下了朝,晴川泡了茶送过去。
胤礽刚朝她笑了笑,康熙便冷咳一声,吓得胤礽当即快走两步到康熙跟前,“皇阿玛,这是儿臣最近写的文章,还请皇阿玛过目。”
康熙伸手接过瞧了瞧,道:“有进步。”这夸奖是真心实意,胤礽当真是在进步。康熙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考校太子功课的时候,文不对题,差点把他气得七窍流血。现如今,倒真是仔细钻研学问了。
这辈子,儿子乖是乖,就是脑袋瓜子是真的不聪明。康熙从一开始的不敢置信,到如今的认命,没人知道康熙做了多少心理建设,他甚至深夜做梦都盼着太子忽然换了魂魄。
康熙的心愿,太子是一无所知。他整日里都忙着做康熙安排下来的事情,哪里有工夫想东想西。
皇帝管得严,每日里除了睡觉,其他时间胤礽全在康熙眼皮子底下。别说偷懒了,连晴川都顾不上了。
胤礽身边的人,康熙已经清过一批了,只留下了几个品德好,学问高的人。康熙让他们教,不允许他们代笔。
胤禩关在宗人府,晴川心里着急。但康熙毫无表示,晴川也不敢开口。直到胤禩在宗人府赌博的事,被人汇报给康熙,康熙才震怒。
宗人府什么时候竟敢和皇子公然赌博?
康熙觉得这辈子过于离奇,当即便怒火上头,“传旨,将胤禩关在屋内,任何人不准探视。”
晴川看清楚康熙脸上的怒意,当即便惴惴不安。可她在宫里只认识太子、僖嫔与德妃几个人。此事,晴川不好求助太子,便去寻德妃,于是她便被德妃引到良妃那里。
康熙见晴川今日有意引他去承干宫,对她的行为是心知肚明。良妃就在承干宫吧?看来晴川去见了良妃。
有人给台阶,康熙便下了。
承干宫,良妃等待康熙许久。康熙盯着她的面容,不自觉道:“像,真的太像了。”良妃的容貌身形无一处不像皇后。
良妃没想到自己时隔多年见皇帝,就听见皇帝这话,当即恍惚出声:“皇上,臣妾不是赫舍里皇后。”
声音也像,康熙如今勉强能理解皇帝为何会把持不住了,良妃简直是皇后本人了。稳住心神,康熙才道:“朕自然知道你不是皇后,今日引朕来,是为了给胤禩求情?”
良妃摇头,给康熙福礼:“臣妾只是想请皇上明察罢了。”
康熙盯着良妃许久,道:“朕可以放了胤禩,但你要出承干宫。”
良妃沉默,她昔年因为被当作皇后替身一事,与皇帝决裂。方才,皇帝仍旧认为她是皇后。这么些年,自己的爱情,难道就是一场笑话吗?在皇帝心里,从来都只有皇后吗?
康熙不知道良妃的心结,他今日来,只是与良妃谈一笔生意罢了。
德妃在后宫势大,胤禛被关着也不消停,十四领兵在外。这种情形之下,康熙需要有人分担一下德妃身上的权力。
康熙不是没扶持过惠妃、宜妃,结果这两人,一个重病,一个脑子不行。因此康熙只好另寻他人,到最后才发现只有良妃勉强可以。若非如此,康熙连半步都不想踏入承干宫。
见良妃许久不言语,康熙便道:“你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告诉魏珠,或者告诉那个晴川的小宫女。”
说罢,康熙转身出了承干宫。
晴川见皇帝面色如常,赶忙跟上。
良妃却坐在石桌旁,默默发怔。
康熙等良妃出来,足足等了小半年。
这段时间内,胤礽为人处事都成熟了不少,对政务也越发上心。康熙看在眼里,喜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