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1/2)
第 87 章
宣和三年,冯渊入户部半年,皇帝表面上没有为难他,冯渊只当不知,随着老尚书管理户部。
户部事务繁杂,冯渊在全国推种土豆。
充实国库的任务,提上日程。冯渊推进朝廷与国外贸易,由朝廷插手,茶叶、瓷器等热销海外。
田地分配入户的策略大力推进,基本实现了家家有田地。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苍老的王夫人和贾政,在三年前,结束流放,如今,他俩已经是陌路夫妻。
好不容易回了金陵老家,见到阔别多年的儿女,王夫人泣不成声,贾政则一派颓然。
贾母年事已高,见到小儿子,有喜悦的心情,更多的是庆幸。
相聚短暂时刻,王夫人和贾政随贾珠生活,由儿子赡养。
因为当年财产早已分好,贾赦不会白白送银子,或是养着那个害他没了爵位的弟弟。
贾宝玉随哥哥住,贾珠并没有续娶,依旧无儿无女的过一生。
王夫人面容枯稿,头发白了大半,贾政颓废,早已没有往日的读书文气。
京城中,林如海早已升任礼部尚书,礼部清闲,每日他准时下衙,与妻子谈论诗书,教导儿女。
按时去信姑苏,想接闻岐入京一家团聚。
不久后黛玉出嫁,十里红妆,满城艳羡,由哥哥背着上花轿。夫婿是林如海和贾敏千挑万选的,往后她会一生顺遂。
冯渊被皇帝委以重任,解决灾情,推出新鲜玩意为国库增收。
冯渊先将玻璃制作的材料提供给工匠,让工匠发挥想象,不断试验,造出干净透彻的玻璃,成立玻璃司,提供全国玻璃需求,让朝廷挣钱,避免出现天价玻璃。
朝廷富裕,皇帝不喜奢华,管理前朝后宫,清理蛀虫,底下百姓日子好过了,吃饱穿暖,人口也上来了。
冯渊在户部管理户籍田地赋税,清晰的察觉出这一点,皇帝开始操练军队,户部调银子准备粮草。
冯渊和户部众人,劳心劳力开始准备,国库银子不禁花,把银子花的淌海水去。
老尚书撑不住,告假回家休养去了。冯渊主持大局,调度调停。
期间,皇帝削了静安王府的爵位,抄了另三位异姓王府,夺回兵权,让朝廷武将补上领军。
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白茫茫大雪,掩盖了多少人家的风光,青苔碧瓦堆的繁华。
宫中元宵盛宴,冯渊坐在席间,桌上的菜已经冷了,冯渊没了胃口。
皇室节俭,可日常用饭或宴席上,山珍海味,摆了十来道,等吃完可能还与端上来一样,总是免不了浪费。
后宫嫔妃渐多,嫌弃宫女太监少,排场太小,是上次放出宫女太监,近几年,又收了不少宫女太监,人多日杂,皇宫花销又慢慢上去。
有些花销和浪费总是免不了的,譬如进献贡品,绫罗绸缎。
冯渊回去后,发狠勤快起来,日日处理公文到深夜,发誓上百姓日子变得更好。
传播更加合理有效的育种方法,让粮食有效增产,避免病害。
户部与礼部合作,推广简单安全处理伤口,以及一些安全卫生常识。大力打击裹脚、溺婴等不好行为。
弟弟冯义渐渐升至同知,在当地积极响应朝廷,推广安全常识,打击不好行为。
冯义在知府的牵线搭桥下,娶了杨州当地名门望族的闺秀,冯渊特意送去了新婚贺礼。
虽然皇帝不喜其他穿越人士,但励精图治,进行了许多改革,对百姓读书难、上学难的问题,进行简单的缓解策略,在村镇设立学堂,夫子的束修和学堂花费,一应由朝廷承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