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冤种炮灰 > 种梅子树

种梅子树(2/2)

目录

冯渊在距京城千里之外的扬州甘泉县,对朝堂动向不灵通,只知道老皇帝快成为太上皇了,而下一任皇帝平庸或没有存在感。

皇帝之上仍有太上皇,两龙临世,争斗不休,新旧权臣,此消彼长,这几年是勋贵豪族迎来鲜花灼锦,烈火烹油的日子。

在想出果园梅树和羊绒衣物后,冯渊继续想可以依靠自己做出来的,这个世界没有的东西。

冯渊还想到了杂交水稻,感谢袁大大,让他在上个世界有饭吃,这个世界还能依靠升职加薪,继续有饭吃。

冯渊打算先从种水稻开始,杂交水稻在古代他可能实现不了,但可以择优良种,分类区种。

这类方法还可以针对小麦,只是甘泉县不适合种小麦。

在南五省的褔建,已经种植水稻开始一年两熟。

冯渊去不了南五省,就近在本地老农家花钱买了一小袋稻种。

冯家的良田分布在应天府辖下村镇,冯渊在甘泉县想要种地,得花钱买田,十两银子一亩良田,冯渊却不是很想买良田。

冯渊在之前包下的小山旁边,又与之前的主人家谈好,包下山下的几亩田,这是主人家自己开垦的水田,种的水稻收成一般,但远离人烟,可以避开一些麻烦。

冯渊算了算银子,他还有六千多两银子,田租三四百两银子,四处铺子租金七百两银子,三处院子和宅子,应天府的一年一百两,金陵贡院旁边的院子涨到一百八十两一年,京城宅子三百五十两。

虽然金陵和京城的宅子本金还没收回来,这两处加起来少说五千两,别说如果没有之前的赚钱任务,他又不会从小挣钱了,到现在积累这一笔丰厚的家产。

其实之前买铺子花了不少,就连那一万两银子都花的一半。

但四五年过去,铺子租金一年涨一年,两千多两一直被冯渊好好收着,田租就足够冯渊一家的吃喝嚼用。

十多年来,田租也存了一千多两,应天东城小院租出去五年,这处五百两,金陵院子租出去两年,租子三百六十两,京城的宅子三百五十两,已经收了一年租子,林林总总加起来五千二百两银子。

冯渊的话本子一直以来都是畅销的子,每年都能收到两三百两的分红,加上之前冯父去世时留的银子,差不多三千两。

冯渊与梅皇商也有几次私下的生意往来,他卖了几个养生茶方和几张胭脂水粉的新包装图纸,这里一为挣钱,二为打好关为,多个方便。

冯渊留给弟弟五千多两,自己带着万两银票赴任。

在冯渊看来,知县的俸禄很低,正七品的俸禄每年六十两白银,二十四石禄米,恩俸七十四两白银。还没有他家收上来的田租多。

当然官员也有灰色收入,商户的冰炭孝敬,这没人管,不算搜刮民脂民膏,连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冯渊也收到了这笔孝敬钱,甘泉县的大商户每家给个三四十两,一起三百两。

王师爷劝他:“其他人都会收,大人如果不收的话,是看不起他们”。

冯渊收了,转头用这笔钱买了官坻角门的一个背弃旧宅,那宅子说是经历过火灾,主人家觉得不详,一直废弃。

那宅子的主人姓李,单字颜。李颜没想到被知县大人买去,惊讶过后,他告诉刘进:“十几两就够了,那地方废弃多年,我也也不想要了,大人自有用处,就用点银子买去就是了”。

刘进再三确定,花了银子买下废宅,拿到地契书,回去交差了。

冯渊丈量了废宅大小,画下了图纸,打算用那笔孝敬钱建个养幼院,收养一些无父无母的孤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