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冤种炮灰 > 第 63 章

第 63 章(2/2)

目录

宴上推杯换盏,急竹繁丝,鼓乐齐鸣。

冯渊被敬了一杯又一杯酒,他喝了一肚子掺了水的酒。

冯渊隐约醉了,被弟弟和管家架走。

吹了风,冯渊酒稍稍醒了,他让弟弟和管家放下他,他自回正院休息了。

正堂廊下,冯家仆人侍立。宴会并没有因主人的离去而冷落下来,反而更加热闹。

新科进士返有两月假期,冯渊整理家业,收租巡视田地,两处小宅子并四五个铺子,外加百亩良田,收了近四五百两银子。

银子不愁,冯渊愁弟弟的学业。冯渊不日赶赴任上,弟弟一人求学,待在应天老宅,委实担心。

冯义倒无所谓:“哥哥,不缺银不仆人,还有夫子教导学业,我去甘泉又没法静心温书,还不如留在这。”

冯渊觉得有点道理,于是放下心来。

按照吏部的程序,被授予实缺的知县拿到吏部的官凭后,就要到任职所省份的巡抚衙门报到,然后在规定期限内正式上任。

巡抚衙门在新任知县启程之前,就要事先向所在的县发出一份“红谕”。写明知县的姓名、籍贯、年龄以及长相等基本特征,然后注明到任日期及当地的接待流程。

冯渊走马上任,先接印,在叩谢圣恩。新知县到任有一些程序要任,烧香拜神,盘查账目,检阅城池,清点人数,请点下属和巡视牢和。

新任知县还要了解本县的学子们他们的才学优劣。另外按照规定,知县要和当地的士绅互换名帖,一一回拜。最后才会在衙门外贴上告示,宣布正式办公。

南省巡抚衙门在金陵城,冯渊路线从应天府往金陵报到,经过杨州知府拜会,再赴甘泉县上任。

冯渊盘算带多少东西和仆人,银子带走一半,旧日所用的书笔纸砚通通带砚,春夏秋冬的衣裳带足,冯渊特意做了新的长衫带着。

老宅多留些人,冯渊带着两个仆人,他打算再买一房人,添些小厮丫鬟。

不过一月,冯渊收拾好了行装,赶赴金陵城。凭着官凭,冯渊巡抚衙门报到,稍住休息了一夜,品尝金陵的美食后。

冯渊带着仆人奔赴杨州,此时已经是深秋。

闻岐在林家,一如既往的读书习字。空闲之余,他倒想念冯渊的厨艺了。

庭前秋菊绽放,金桂飘香。贾敏每日在东阁楼里料理家事,盘算账目。

两个小的上着学堂,大的在另一个学堂。

冯渊风餐露宿的赶路,不日到达杨州。贾敏通过林如海知晓了,早早让人收拾院子。

贾敏想着夫君终究是亲族太少,姑苏林氏一族与林如海出了五服,平日少有往来。

贾敏回想往日,林家往来亲近的除了她的娘家,就是林如海的师长同窗,有儿有女后,她想的更多。

官场除了利益,还有关系人脉。林如海单打独斗多年,就是吃了亲戚少,兄弟少的亏。

这一脉仍是闻岐和禹儿两兄弟孤零零,连亲近的堂兄弟也不曾有。贾敏与人为善,想着为儿女留下善缘。

林如海泰然自若,对冯渊是见才心喜,加之东拐西绕的关系,看待冯家兄弟如后辈一般,教导一二。

往后官途险顺,得看冯渊自己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