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冤种炮灰 > 恶人

恶人(1/2)

目录

恶人

春去秋来,迎来暑往。冯渊又大了一岁,过元宵佳节时,他想到了甄英莲。他想不到破解的办法,而英莲已经三岁了。

阳春三月,杨柳依依。钱诸想去踏青,邀宋景春和冯渊一起,去赏寒山寺的漫山桃花。

冯渊应邀前往,坐上钱府的马车,向两位同窗问好。

“褚兄,景弟”,相互问好后,冯渊坐在景春旁边的位置,掀开帘子望向外面的江南街巷。

景春一派老成,正在闭目休息,钱褚看着书,冯渊提醒他对眼睛不好,他放下书开始默背。

冯渊捡了块好看的糕点放嘴里,马车平稳的驶向寒山寺。

冯渊没再掀帘子,过了半个时辰后,鼻子灵敏的冯渊隐约闻到清甜的桃花香,心情瞬间明亮了很多。

寒山寺位置偏僻,香火却一直很好,常有香客来往,寺下的村子里也常有人摆摊。

马车停在山角下,冯渊与好友边欣赏山上风景,边往山上的寺庙去。

一千多个台阶,冯渊一步步走上去,边与好友说笑,走在最前面的钱褚十岁,已经有了少年郎的样子。

冯渊大了一岁,也长高了些,目测有一米三四的样子,冯渊近来爱喝牛乳,就是希望长到一米七多,他前世可有一米八,现在的一米三四的小不点,他不满意。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一入寒山寺山门,往来香客无不虔诚。佛殿里,和尚们面对佛像低头诵经,手中佛珠一颗颗转动。

钱褚为祈愿而来,冯渊去取线香,三人拜了佛祖,祈了愿望。

钱褚带着他俩去斋堂,吃寒山寺有名的素面,面条筋道,汤底是山上采的菌子,每日现熬的,只放点盐巴,吃着就是原汁原味的面味。

冯渊吃着极好,汤也喝了个干净。钱褚和景春讲究细嚼慢咽,自然比冯渊稍慢。

冯渊也不无聊,把玩着一支从山下带上寺庙的桃花,又取出荷包,看了里面的平安符,是冯渊求来的。

寒山寺有一佛塔,最高处可以望遍山下周围景色,登高望远,也是冯渊一行人的此行目的地。

冯渊一行人离开寒山寺时,下山走一千级台阶,顿觉轻松不少。冯渊和钱褚他们忙于读书,难得碰到了卖小玩意的摊子,他们在山下就耽搁了会。

冯渊从小摊子上拿起一个竹蜻蜓,只要五文钱,他准备带回去给弟弟。

钱褚看上一只木雕的大猫,粗犷的雕功让木猫显得生机勃勃,有着家猫没有的野性。

景春对小玩意不感兴趣,只看着他俩在挑。

周围摊子上人来人往,不乏有带着的家中孩子来祈福的。

冯渊挑完发了会呆,就看到对面摊位是做吃食的,一对夫妻在忙活,摊位摆了一张桌子,正坐满了人。

旁边有一颗樟树,正开着白色小花,远处桃花竞相怒放。

摊位上坐着的是一家人,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一双儿女。冯渊无意识看到桌子发呆,就见是小姑娘很是调皮,不好好吃东西,反而一直望着冯渊这边,或者是摊位上的小玩意。

妇人手里抱着年岁小些的男童,他也正闹腾欢,妇人喂他也不肯张嘴,最后竟哭闹起来。

小姑娘见爹娘被弟弟吸引了注意力,偷偷下来,往他们的站着的摊子过来。

正好上完香的善男信女正下山来,一时之间,小姑娘被人群挡住了好几次,终于挤出来时,被一个矮小男人用帕子捂住口鼻,男人把小姑娘挡住,旁边的香客没有发现,男人抱起小姑娘就走。

冯渊正好看到这场景,忙冲进人群,喊叫着:“有拐子!有拐子”。

而摊位上的夫妻也发现女儿不见了,慌慌张张寻找女儿。

矮小男人穿着灰色衣裳,面相平平无奇,钱褚和宋景春看着冯渊突然冲出去,他们也追上去。

几乎是瞬间,冯渊的话吸引了香客们的注意。

拐子不论是哪里,不论朝代都是可恨的。冯渊边追边喊:“我看到一个矮男人抱了别人家的女儿就跑,去那个路口了。”

有摊主和香客听了这话,忙去追了拐子,其中不乏年轻汉子,还有就是附近的村子里的,脚程快,不一会几个年轻汉子就看到可疑的抱着小姑娘的矮男人。

矮小男人起初没有发觉后面有人跟着,怀里的小姑娘吸了迷香,此时安静的很。直到男人回头看了一眼,先看到了冯渊的身影。

八九岁的孩子白白送上门,矮男人露出凶恨的神情,正伸手去抓冯渊,打算把他一起带走。

年轻汉子们正看到这一慕,确定了拐子,不说费话,上去就是一个猛扑,把人按住。

冯渊后怕的躲避在人群外。

丢了女儿的夫妻听见有拐子在这边,也急忙忙赶过来,看着生死不知的女儿,妇人几乎哭死过去,怀里的男童也哇哇大哭,嘴里还喊着:“姐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