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人嫌替身重生了 > 第122章 七年之期

第122章 七年之期(2/2)

目录

纸鹤缓缓地在城门口停下,斩祟使守门,长剑挽月的图案交织,他们三人下了纸船,便有斩祟使上前。

“诸位,主子已有吩咐,还请诸位随我来。”

斩祟使一边领他们入城,一边对他们道:“主子近来不在奉州,兴许过几日回来。”

“奉州的案子交给了诸位,死者皆是仙门长老,消失的都是奉州当地的仙门弟子。”

“我们已经查出来,数月前,他们前往秘境之内,之后便不知所踪。那处秘境原先是奉州李氏的族落。”

“现在李氏已经消亡,秘境之中只有李氏的祠堂。”

提到奉州李氏,几人难免同时想起一个人。

玄衣红领的少年,戴着婴鬼面具,如同落木一般萧瑟。

梅含珏问道:“那些长老呢?他们可有进过秘境?”

斩祟使回答道:“未曾,只是他们曾经都封禁过秘境。”

“李氏祠堂在奉州被视为禁地,除了李氏之外不得踏入,直到七年前最后一位李氏后人死亡,秘境才对弟子开放。”

少正安闻言唇线略微绷紧,他对斩祟使道:“如今秘境可还在开放?”

“已经封禁,只是今日有一批扶光的弟子,主子准许他们入内。”

“裴仪是怎么想的。”少正安忍不住皱眉,“他们如今在何处?”

斩祟使稍稍停顿,随即回答道:“现在应当已经进去了。”

话音落下,少正安与梅含珏身形一并在原地消失,他们已经看过奉州的地图,熟知奉州每一处的位置。

秘境在奉州仙彧山,他们二人赶到时,仙彧山入口守着两名弟子,阵法出现些许波澜。

“扶光的弟子可曾来过?”梅含珏问道。

守阵的弟子道:“他们奉命前来查案,方才刚刚进去。”

“怎么了?现在进去兴许还追的上他们。”

……

少正安与梅含珏在半山腰拦住了一行人。

这群弟子应当是方入门的年轻弟子,扶光的试炼地点一向不开设,都是弟子自行选择。这群弟子选择了前来奉州。

“为何没有见到江师兄?他当真在奉州?”

“江师兄岂是想见便能见到的……我们来此是为了任务,若是心思在其他地方,不如趁早回去。”

“我便是为了江师兄入的扶光,他是剑道天才,我为追随他而来。”

少正安一眼扫过去,看向对话的两名少年,对他们道:“此地如今被封禁,不必再谈任务,明日我们便送你们回去。”

随着他话音落下,人群之中安静下来。

一群弟子七八个人,少正安目光落在最后的弟子。

是名男弟子,穿着扶光的弟子袍,一身雪衣,背后背着一把玄黑缠绕着白绫的长剑。相貌生的十分普通,皮肤非常的白,白的有些晃人眼,在人群之中一言不发,犹如万千水珠的一滴。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有些不对。

少正安观察片刻之后没有看出任何不对,他眼角稍稍地留意着,走在最后的弟子走路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甚至任何细微的痕迹都不曾留下。

“少正师兄,我们能不能不回去?来都来了,都是扶光的弟子,你不信任我们?”其中一名弟子问道。

少正安面无表情,他脾气出名的差,闻言冷冷道:“你若是留下来不是不行,死在这里莫要怪师门便是。”

“三日之后我们过来为你收尸。”

“这里到底有什么啊?不就是一座普通的山。”另一名弟子道。

梅含珏耐心许多,对他们道:“这里已经消失了许多名弟子,原因尚未查明,少正师兄也是担心你们,你们好好听话才是。”

“我与少正已经请示过师门,师门要求你们选其他试炼地点,不可涉险。”

此地地形特殊,且磁场混乱,没办法御剑飞行,瞬身术也不可用,若是能力不及,会传送到山中未知之地。

少正安和梅含珏只得亲自领弟子回去。他们进来时已经接近傍晚,如今近天黑,林中隐隐有怨魁冒出来。

“今晚兴许我们要留下来过夜。”梅含珏直觉不妙。

少正安说:“这附近有寺庙,看好他们,明日一早带他们下山。”

他说着,下意识地数人数。

一,二,三,四………八,九。

原先分明是八个,少正安略微停顿,视线扫过背着玄剑弟子身旁,不知何时,多了一名女弟子。

女弟子同样穿着扶光的弟子袍,她身上隐约散出黑雾,发丝散在身侧,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混入其中,一双眼眸正在无声而笑。

一道剑气直接便扫了过去,女子笑声银铃一般飘散而去,随之混入黑雾之中。

“同九州,同九州,扶光弟子倾祟仇。”

黑雾与他们隔着一段距离,这些怨魁难以消散,一一封印不知要花费多长时间。

少正安皱起眉,邪祟的变幻仙门尚且不适,未想出完全的应对之法。

他下意识地看向最后一名弟子,这名弟子方才似乎毫无所觉。

“你有没有事?”他问出来。

被他问的弟子闻言擡眸,他对上一双明净漆黑的眼,弟子迟缓地反应过来,才知他说的是什么,随即摇了摇头。

算作回应。

少正安忍不住视线又在对方身上略微停留,总觉得隐隐不对,方才的反应太过于平淡了一些。

似乎完全不畏惧邪祟。

其余的几名少年面色各异,自从怨魁出现之后,所谓“仙门可平一切邪祟”的言论逐渐消失,在怨魁面前,仙门只能封印。

短短数年之间,邪祟以飞快的速度变幻,仙门术法却停滞不前。

“你在看什么?”梅含珏注意到了,顺着少正安的目光看过去,目光落在队伍末尾的弟子身上,对方身形笔直,像是一截坚韧的竹骨。

“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古怪。”少正安说,他无意间一扫,那名弟子手腕的位置露出来,手腕处有一道深长的痕迹。

看上去是手腕不可能还接的上的程度。

“没什么不对的,若是我们二人无法察觉。”梅含珏收回目光,不以为意道,“除非鹤与师祖在前。”

除非修为已踏破九重天境,不然不可能他们窥不出对方真容。

背负玄剑的弟子行在前方,他游移在队伍末尾,犹如一道飘忽随时会散去的雾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