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万人嫌替身重生了 > 第29章 盼而盼相见

第29章 盼而盼相见(2/2)

目录

宋景带了梅含珏和江雪鹤,明奴帮忙扶着其中一个,至阴林深处快了许多,他们一起带着李逍火出去。

梅含珏在路上便醒过来了,他率先找回身体主权,在出壁画时,明奴眼前浮现出一道白光。

紧接着,他面前出现了几道人影,金铃仙还有剑道书院的几位弟子出现在鼓楼里。

见到宋景,金铃仙稍稍放心,目光放在了晕过去的李逍火和江雪鹤身上。

“宋景,我们收到传令便过来了。”

宋景:“我没有事,主要是几位师弟,其中有个受了重伤,你们先将他带回去,之后长老那边交给我。”

两名弟子对视一眼,把昏迷过去的李逍火接住,对宋景道:“宋景,你……”

知道对方要说什么,宋景开口道:“这里的事情还没有结束,还有些需要收尾,我留下。”

两名弟子未曾多言,要带着李逍火回去,江雪鹤在原地只稍稍犹豫,跟着上前。

明奴略有些奇怪,“江雪鹤”扭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不似平常那般冷淡,倒是带了些安抚他的意思。

“等等我。”梅含珏目光稍顿,他对宋景道,“宋景师兄,可能有一些麻烦,我们回去之后再说。”

明奴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三个一并跟着两名弟子消失了,原地只剩下他宋景还有金铃仙。

宋景在这会时间给手背上了药,摸了摸明奴的脑壳,“不用担心他们,书院的人会照顾好他们。”

明奴点头,他这次算是白跑一趟,既没能要江雪鹤的性命,也没能拿到丹寒玉。

“如何了?”金铃仙问。

宋景把绷带缠好,把金铃拿了出来,“这邪祟便是三级邪祟,我在她身上发现了邪咒,此事还有待查清楚。”

“邪咒源于幽卿鬼身,这邪咒是什么人放的,尚且不知。”

明奴看了眼金铃,金铃上层是透明的,能够看到里面的红衣女鬼。红衣女鬼面貌已经恢复了原先的模样,看上去有些虚弱,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明奴,现在只剩下你了,难得你没有受伤。”宋景若有所思起来,很快收了思绪,“剩下的时间好好跟着师兄。”

“他们提前走了,试炼都有影响,说不定最后的分数不及你。”宋景说。

金铃仙未曾做评价,只是稍稍皱了皱眉,看的出来明奴对他有些抵触,他只跟在两人身后。

“看来他们没有拿到,晚些我便离开。”金铃仙说。

明奴视线稍稍移开,他把丹寒玉给了李逍火,这件事不能让金铃仙知道。

宋景应了一声,他们和金铃仙分别。

“宋景师兄,我们现在要回去吗?”明奴问道,他有些担心李逍火。

“不回,先去一趟秦怜君家里。”宋景猜明奴还不知晓发生了什么,耐心道,“她便是郑公子的第三任妻子,此地作祟的邪祟,我已经查清了她的身份。”

居然这么快,明奴忍不住意外,他略微睁大了一双眼,“宋景师兄……动作好快。”

宋景睨了他一眼,眼中带着若有若无的笑,“自然,若是等着你们查清楚,兴许邪祟已经把你们困在了壁画里,兴许察觉到你们的意图已经逃跑了。”

明奴略有些不好意思,他没有帮上什么忙,这些都是宋景查出来的,他们似乎没有中什么用。

似乎察觉到他的想法,宋景又开了口,“明奴已经做的很不错了,待到回去之后,我便为你看看体质,如何?”

闻言明奴略有些欣喜,上回长老跟他讲过,他未曾主动提,他因为高兴脸上涨红,朝宋景点了点头。

他们回到了镇上,宋景已经拿到了地图,明奴头一次感受到遇到靠谱的同伴是什么样的,几乎不需要他操心,宋景一个人能够考虑到所有事。

明奴看宋景的眼神都带了些崇拜。

秦怜君住在镇子最东边,这里受邪祟侵蚀,许多人家都已经搬走了,还留下几户,秦怜君原先住的院子在空着。

院子随着岁月的痕迹落了一层灰,宋景推开了门,里面维持着数年前的模样,院里的杂草已经生的很高。

“这女子单亲,从小和父亲经营一家药铺,父亲重病,整日忙着照顾父亲,鲜少和人接触。”

房间里陈设很简单,还放着一些陈置的药,许多药都散了,女儿死在成亲路上,父亲又常年瘫痪在床。

之后可以想象,明奴检查了一番,房间里没剩什么值钱的东西,药材都被人拿走了,还有其他能拿的都被拿走,只剩下一些不值钱带不走的东西。

比如梁柱上刻的父亲每日的换药时间,还有记录的父亲的药方,断裂的梳子,碎掉的花瓶,不值钱的书册。

明奴随意地翻了几页,这女子的字迹清隽,带着几分凌厉,外在温婉,想来应当是坚韧的性格。

书册已经十分陈旧,有半边还被人撕了,上面记录着父亲每日的身体状况,还有一些琐事。

明奴翻到了某一页,他看到了什么,目光稍稍地停顿。

是秦怜君写下来的一首诗。

:生净淙淙流,直霄九云泉。

身若柳上絮,心浩下九渊。

顾而顾难言,盼而盼相见。

不同的字迹,几乎相同的诗句。

“怎么了?”宋景在他身后问。

“宋景师兄,前一日在郑公子房间里,他们走之后,我在那里随意地翻了翻。”

明奴想起来自己似乎把诗揣着了,他摸了摸自己怀里,找出来了那张纸,虽然被水浸湿了一部分,字迹依旧能看清。

“这是郑公子写的……”

明奴把纸摊开,两首诗相同,只是末尾不一样。

顾而顾难言,盼离盼来愿。

顾而顾难言,盼而盼相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