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第77章

第77章(2/2)

目录

搬出了“长辈”二字,宁颂自然不好推辞。

苏康将宁颂送回家,路上,他还与宁颂专门解释了陆行这个表舅的去处。

“他出任务了,不然你们还能说说话。”

宁颂的便宜表舅是临王看重的将领之一,这也是临王看宁颂格外亲近的缘故。

苏康将宁颂送到了凌府,在府门口与他道了别。凌府内,韩管家已经等的眼冒金星。

“颂哥儿终于回来了!”

屋内,一桌饭已经做好,凌恒也早早回了府,与宁淼与宁木一起,就等着宁颂吃饭。

“什么都别说了,先吃饭吧。”事实上,这一日为了等待乡试的结果,宁颂全程只用点心垫了垫。

此刻回了家,肚子里饿得肝肠寸断。

“快吃。”凌师兄什么都没说,默默地给他盛了饭。

一顿饭吃完,彼此之间的兴奋感降低了一些,宁淼与宁木累了,坐在饭桌旁脑袋如同小鸡叨米,一点一点的。

“我送他们回去。”宁颂哭笑不得。

凌恒跟着他,两人一起照顾了小朋友们洗漱,等两人睡下。

等到只有两个人时,双方反倒是沉默了。

“去睡觉吧。”安静片刻,凌恒笑了笑,拍了拍宁颂的脑袋。

“第六,考得很好。”

“明日还有你忙的时候。”

凌大人不愧是经验丰富,他猜得一点儿没错,自第二日起,宁颂就忙成了一颗陀螺。

非但有书院里的庆祝活动要参加,送来的拜帖的人异常之多。

算一算,他竟然比此次乡试考试的解元还要忙碌。

“……因为你毕竟是被临王府请去了嘛。”齐景瑜与宁颂这样解释道。

由于考区的缘故,齐景瑜这次乡试是回京城考的,考完之后刚出成绩,就快马加鞭回了临州府。

“他们要给我相看姑娘,想摆弄我的人生,他们配吗?”齐景瑜说的是自己的父亲和继母。

刚回到临州,齐景瑜就从旁人口中听到了宁颂被请去了临王府的经过。

“眼看着如今形势与以往不同了呗。”

宁颂所感受到的热情,有不少原因与京城里的夺嫡情况有关。

先前,成王爆料端阳公主对皇嗣下手,皇上本人心中偏向公主,自然没有多相信。

但随着当年的旧事不断被翻出来,一些不利于公主的证据也不少。

眼看着,皇上本人对公主没有以往那般喜爱,连带着翻旧账的成王也遭了嫌弃。

京城里原本烧纸沸腾的局势一下子有了降温的迹象,与之相比,则显得临王府蒸蒸日上。

随着储玉在边疆的立功,朝廷里也有了建议皇上过继储玉,立储玉为下一任继承人的说法。

这风声虽然不大,但不少人都听说了。

连带着宁颂也受到了影响。

“我又何德何能?”听完好友的解释,宁颂不由得苦笑。

京城里大事,与他这个刚考中举人的书生有什么关系?

为了不掺和进这堆尚未结果的风潮中,宁颂在第二日就躲进凌府,关门谢客。

他在白鹿书院时,旁人尚且能够找到他,可等他躲进了凌府,别人总不能从按察使府中抓人。

一下子,宁颂耳边清净多了。

乡试考完,参加完主考官举办的宴会,临州府官场的热度还没有降下来,就又传出了梁巡抚要调离的消息。

“黄河那边发了大水,当地官员被免职了,梁巡抚自己上折子要求去。”

梁巡抚的到来,是因为京城形势复杂,皇上要弹压临王。

如今京城内部的矛盾都解决不完,加上临王从头到位配合得几乎没有脾气,这让皇上没功夫再针对临王。

如此一来,梁巡抚再待下去就没有什么意义。

梁巡抚的离开,在外人看来,是京城与临王府关系缓和的例证,由此似乎更重视了之前的猜测。

临王府一时间更加炙手可热。

只有书院院长在梁大人调走时感慨了一句:“比起党争,做点儿实事才是对的。”

对于这位素未蒙面的梁大人,对于他的离去,宁颂本身没有什么感想。

只是没想到在对方离开之后,他收到了对方的一份礼物,打开之后,发现是某位水部官员治理黄河,改善水质的书籍。

“这是什么意思?”

宁颂懵了一下,由于找不到原因,于是只好默默接受了这份礼物。

在乡试结束之后的半个月,临州府官场上烈火烹油的气氛终于有所缓和时,宁颂却迎来了自己家的亲戚。

与陆行这个便宜表舅不同,找到他的人是宁家本家的亲戚。

先前,宁颂被赶出养父母家时,主家没有人出声。如今,在宁颂成为举人之后,宁家再也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而且,宁家主家找来的理由也让人无法拒绝,昔日宁仁夫妻离开族里,去了青川县,如今落叶归根,族人总要葬在一起。

族里愿意为宁仁夫妻提供这个便利。

听到这个消息,韩管家难得刻薄了一句:“早干嘛去了?”

之前宁颂带着弟妹讨生活,可没见过他们出面。如今宁颂与那位宁大人一样都是举人了,主家才巴巴地出来。

早干嘛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