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第42章

第42章(2/2)

目录

“你们活该。”

这是上天给的机会,奈何抓不住。

这能怪谁?

被郑夫子一顿训,没有写出第二题的学子显得更自闭了,几人抱团,一起抱着头大哭一场。

其他私塾的熟人看到了,连忙过来劝慰,但在听说原因之后,恨不得揍这几个家伙一顿。

“这么好的机会,给我啊!”

他们绝对宁颂说什么,他们背什么。

因为宁颂的提前提醒,私塾里虽然有不当回事,没有在意的,也有阴差阳错背过的。

“……我没记全,只记了个大概。”说这句话的人语气中虽然也有遗憾,但大致还算是轻松。

他与旁人都清楚,在目前的背景下,哪怕他只记了几句,也比空着不写好太多。

“我背完了。”

这是苏期和储玉。

“连储玉都记下来了!”郑夫子恨铁不成钢。

储玉拧着眉,没有说话。

事实上,在后期他没有多少时间去私塾里上课,他的所有复习资料都是宁颂给的。

关于《广训》的内容,是宁颂夹在复习资料里给他的。

他同其他的内容一起背了。

储玉心情复杂地看着不远处的身影。

相处之后,宁颂的恩情越来越多,多到他不知道该怎么还。

“……你先好好考试,到时候还钱吧。”听到储玉扭捏的感谢,宁颂干脆地说道。

“别谢我,谢你自己吧。”

若不是全副的信任,储玉也不会给什么背什么。

这是储玉的造化,与他有什么关系?

县试彻底结束了,无论是考得好还是不好,也只能接受考试已经过去了的事实。

当天晚上,县令迫不及待地改卷。

最后一场结束,除了最后一场的试卷之外,还需要决定整个县试的最终名次。

因此,阅卷的人除了之前三位之外,县令还请来了县学的教谕和训导。

“到底是本官到任之后的第一次县试,两位先生也来看看。”

县丞与主簿清楚他们这位县尊大人的毛病,听到这番话,只是眼观鼻,鼻观心,当做耳旁风。

教谕与训导初来乍到,并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听完此话,颇为激动地同县令行礼,感谢上峰的信任。

接下来的阅卷结果不必多言。

统共两道题,策论固然有高低之分,可若是考虑最后一道题,策论之间所体现出的一点儿差距,就瞬间被填平了。

可以说是第二道题定终身。

“在这二十余人中,一共有七个人答出了第二道题。”县丞看着县令,小声地说。

不出意外的话,他又看到了熟悉的字体。

“打开吧。”

糊名打开,果不其然,那位近乎满分的,仍然是他们熟悉的名字。

县丞与主簿开始装死。

县令深呼一口气,又将那名字看了一眼,缓缓闭上了眼睛。

就在现场一片沉寂,三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时,教谕轻轻地“咦”了一声。

“怎么了?”县令睁开眼。

“禀大人,这答对第二题的五个人,都是同一家私塾里出来的。”

“哦?”县令心中一跳,拿出花名册来,一看,发现果不其然。

“……这西山村,出人杰啊。”训导语气莫名。

闻言,县令心中猛地一跳。

他忽然意识到了,第二道题他剑走偏锋,本意是让所有人都答不出来,再靠第一题颇为主观的策论题来定名次。

可事到如今,同一家私塾的几人答了出来,由此确定了高低,不反而显得是他故意?

他可没有故意将题目透露给这些人!

可是……别人信吗?

他可真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若是有人和训导有着同样的质疑,怀疑他与西山村串通,该怎么办?!

在这一瞬间,与“串通舞弊”相关的惶恐击倒了县令,以至于让他忘记了怎么去压宁颂这一个人的成绩。

“不愧是陆大人看好的私塾啊!”

就在惊恐达到最顶峰,县令开始思考怎样自己洗白时,忽然听到教谕感叹式的赞叹。

什么?

教谕大致将几家私塾的联考,以及陆大人亲自看过试卷的过往一一道来。

“这宁颂,当时联考时策论就被学政大人夸过。”

“他的师父,那个姓郑的秀才,亦是个教书上的人才。”

明明是夸奖郑夫子与宁颂的话,可在这一瞬间,县令感觉到了救赎。

在这一瞬间,仿佛有一道光从天而降,拯救了陷入迷茫与窘迫的他。

“对!”县尊大人眼睛亮了起来,大声地附和道。

“不愧是学政大人看重的人,在我治下参加县试,真是缘分啊。”

如此青年才俊,如此缘分,他怎么能不成全?

县考结束之后的第三日,县试放榜。

案首,青川县细柳村宁颂。

同私塾上榜者,超过七人。

一时间,青川县无不轰动。

等到宁颂回到细柳村时,全村的人都来了。

“最年轻的案首,谁不想看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