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第41章

第41章(2/2)

目录

郑夫子听着黄主簿的叙述,刚开始还只是微微皱眉,听到了三人判卷出来,明明宁颂是第一名,却因为黄主薄的多嘴和县令的猜疑而调换了名字,顿时怒了。

“你们怎能如此?”

县试在读书人心中是最公正不过的考试,名次怎么因为有人想当不粘锅,而毁了一个学子的前程?

“宁颂这半年为了这个考试付出了多少,我这个当师父的,看得清清楚楚。”

言下之意,还是怪黄主薄多嘴。

黄主薄苦笑一声,又连翻道歉。

“师父,算了。”宁颂拉住了生气的郑夫子。

事已至此,第一场考试的榜单已经张贴,没有再更换的道理。如今再责怪主簿,只是无济于事。

“后面还有三场考试。”

最终案首的名次,第一场只是占一部分。

“接下来我会好好考的。”

黄主薄连忙说:“我会与县尊大人解释清楚。”

“不。”

宁颂摇摇头,更正了黄主薄的想法:“您不需要为我说话。”

黄主簿没有明白宁颂的意思。

“您家里离县衙近,我们来这一趟未必没被人发现,您要是为我说话,反倒是害了我。”

第一场的时候还对宁颂的水平充满质疑,第二场就开始为了宁颂说话,这其间的转变,难免县令不多想。

如是这样,反倒是害了宁颂。

“……行。”黄主薄不是听不进去劝的人。

宁颂与郑夫子来去如风,说完了正事,就借口明日还要考试,告了辞。

黄主薄没想到发展会向这个方向展开,没忍住,回去又找老妻讨主意。

“你又不是个聪明人,自己要想什么法子?聪明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就行了。”

言外之意,是让黄主簿闭嘴,不要多生事端。

黄主薄挨了老妻一通骂,悻悻地闭了嘴,打算明日装哑巴。

县试的第三日,也就是正式考试的第二场如期进行。

有了第一场的经验,学子们在排队时淡定了许多,甚至还有心思打量周围的人。

这一打量,他们很快发现了变化:与一场热热闹闹的考院相比,今日学子少了许多。

“看上去被刷下了大半。”

“这倒也正常。”

在绝对实力的考察中,一次考试就能彻底将那些尚未复习好,或者水平显著较差的考生去掉。

剩下的,至少是文章能够看得过眼的。

第二场考试,考试内容依然与第一场类似。两个四书题,一个试帖诗题。

题目的出题方法仍然与第一场类似。

考试不难,再加上许多人已经约莫感知到了主考官的偏好,都规规矩矩地答题,力图做到十二分的稳妥。

相比之下,反倒是宁颂答得比第一场还要放肆。

在郑夫子面前,在黄主簿面前,他都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模样,看上去丝毫不在意这一结果。

可事实上呢?

在心底的某一个角落,有一股怒意一直在燃烧。

这股怒意或许是在穿越之后就有了,一直燃烧到了今天。

他讨厌不公正,讨厌自己的命运被这样或者那样的摆布,讨厌身不由己。

正是这种不忿让他在考场灵感不断。

无论是经义还是试帖诗,也是一气呵成。在交卷时,他心情沉静——

在过去的几个时辰里,他奉献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

当天晚上,县令继续命县丞与主簿同他一起阅卷。

试卷比之昨日少了一半,因此,前几名的卷子很快被挑选了出来。

打开糊名,排在第一的,赫然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怎么又是他。”县令苦恼道。

若是第一回排第一,那第二回还是第一,该怎么说?

按说阅卷只是糊名,没有如同乡试、会试那样有人誊抄成一样的字体,那为何仍然还是会将同一人的试卷选出来?

县令回想了一秒,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宁颂的内容,还是宁颂文章的字体,都与旁人有着质的区别。

尤其是两篇经义,拿去到乡试的考场上也在水准之上。

“怎么办?”县丞看县令,县令下意识朝着黄主簿看去。

黄主薄吓了一跳,刚想替宁颂说几句好话,可话还没说出口,就对上了县令探究的目光。

他心中一个激灵,下意识说:“这……属下不好说,但是为了县尊大人的清名,还是谨慎为好。”

县令又打量了他两眼,收回了目光。

“不若,今天不排名了吧?”

既然每场的考试只是下一场的录取名额,那不排名,也称不上是问题。

只要有最终名次就行。

县丞与黄主薄面面相觑。

不排单场的名次,固然能够延缓县令的窘境。

可谁知道,县试的第五日,考试第三场,考试结束,三人阅卷后,打开糊名,第一那位,仍然是熟悉的名字。

“怎么还是他?!”

这一回,连置身事外的县丞也受不了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