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流言纷纷(2/2)
但凡渡劫期破境,必然会有遮天雷霆,九州这几年一直平静,确实没有过大动静。
堂下有人多想:“三年前南康地动,不会就是那邪修渡劫闹出的动静吧!”
带有恐惧意味的谣言向来更容易传播,这边有人一提,那边立刻就有人信了,拔高声音道恐怕真是如此!
但好在,尚有理智者:“不一定,三年前南康地动,天书院不是还派人去除过妖物,邪修又怎会不对他下手——”
他卡了,“等等,三年前天书院派遣弟子去南康,侯礼谢是不是就在其中?”
这一提又激起千层浪,堂下炸开了锅,冯古古远远的角落里,听见一群人嚷着道侯礼谢果然心术不正,原来这小子三年前就已经和邪修茍且,天书院教养出他这样一个白眼狼,真是宗门不幸!
冯古古气急,想和这群见风使舵的碎嘴争辩,刚要站起来,却觉得肩上一沉,是侯礼闻压住了他。
侯礼闻道:“争辩无意义。”
冯古古冷笑:“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尚知人言可畏,这群心比天高的修士,仗着一张嘴还能出气,满口无稽之谈!”
“为他和这些人置气,毫无意义。”
她口中的“他”,说的便是侯礼谢了。
冯古古看向她放在一边紧攥着的手,把疑问吞了回去,讥讽道:“想到这些人在这儿危言耸听,日后还要靠仙尊去救他们,我便觉得笑话。”
侯礼闻却说:“你我和他们,不也都一样吗?”
冯古古皱眉。
侯礼闻:“他们议论天书,你我议论清玉,没有不同。”
甚至,他二人要更加卑劣,至少云安城得云京庇佑,绝不会对郁琮仙尊口出不逊。
冯古古的脸色霎那变得极难看。
侯礼闻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从她修习《灵火心法》这一点便能看出来。
但冯古古不同,第一仙门云京的弟子,心高气傲,一贯只有他打别人脸的份,今日头一遭让人扇巴掌,痛击居然来自队友,表情当即可谓是五颜六色。
他梗着脖子传音:“所以你哥三年前就和邪修有勾结,是他与邪修共计,杀了你师傅?”
侯礼闻无视他的攻击:“真相如何,只有他自己清楚。”
冯古古冷笑:“他已死了,死无对证,真相在堂下这些人的嘴里。”
他试图从侯礼闻的脸上看出一丁点亲人逝去的哀伤,但兜帽遮住了她的大半张脸,冯古古看不到别的,只看得见一张微抿的双唇,吐出的话冷得像数九寒冬中里冰雪:“南康自有一切的答案。”
*
有人求见紫薇尊者,不见,尊者不在宗山。
有人求见清玉掌门,不见,掌门一向看中州仙门不顺眼。
敏言坐在船头,望着环山灵河河面朦胧的雾气,微微叹气。
明朗摸着地灵的脑袋,犹豫地问道:“长老,南康之事,清玉真的冷眼旁观吗?”
敏言背对着他,沧桑地“嗯”了一声。
“听山外的消息,中州宗门以云京为首,已经赶往南康了。”
敏言:“我刚从中州回来,会不知道吗?”
明朗:“南康真有渡劫邪修吗?”
敏言一提腕,手中竹竿弹起,细长渔线拉出水面,一条新鲜活鲫甩到船上,活蹦乱跳。窝在明朗怀里打盹的地灵立刻跳蹿下来,咬住灵鲫灵活地窜入船舱。
又一条鱼钓上来,他的脸色总算好了点,坐回矮凳,手里鱼竿甩回河面,轻飘飘地说:“尊者只让我去中州交涉当年迷蛊祸乱,别的没嘱咐,南康如何,与我何干?”
“可邪修事关九州安危……”
“迷蛊不也事关九州安危吗?”敏言轻笑,“九州安危,这四个字,经一百年的岁月,早成了空话。”
明朗在一边不说话了。
河面冷风习习,敏言看过去:“你觉得我说得不对?”
明朗别扭道:“师父从小教我正道大义,护佑九州太平,乃是修仙者不可推脱的责任,弟子不能冷眼旁观。”
敏言愣了愣,抓着手里的鱼竿,半天没接话。
半晌,鱼竿出现一丝轻微的抽移,他回过神,站起来一边收线一边道:“二白和执素师兄,将你们这些小辈教得倒挺好。”
明朗意有所指:“这也是清玉宗旨。”
敏言将鱼从鱼钩上取下,手也没洗,抄起鱼尾巴,照着明朗的脑袋给了他两下:“怎么,你想教我清玉宗训?”
“弟子不敢。”
敏言回头,将鱼甩进船舱,高声问:“前辈,今日已钓了五条,晚辈能回去了吗?”
地灵在船舱里喵喵了两声。
他当即收了鱼竿,拍拍手,招呼明朗:“回去吧。”
明朗:“真不管?”
敏言踩剑:“尊者不在,管不了。”
“尊者不在,不是还有掌门和您吗?”
“掌门和我?去南康,送死吗?”
说罢,他一甩长袖,连人带剑就要回山,明朗着急,仰头问:“中州还有诸多宗门,集九州之力,难道拿不下一个邪修?”
敏言回首,看他的目光隐隐有些复杂:“应对渡劫修士而全胜,天底下只有尊者一人能办到,否则即便是一百个大乘,去了也只能是白白送死。”
明朗微怔:“有郁琮仙尊在也不行吗?”
空中一道剑鸣划过:
“那就要看你口中的仙尊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