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背风岗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1/2)

目录

第二十八章

宿舍在三楼,四人寝,上床下桌,她回去时人已经全部到齐。

豪华床铺的主人身材瘦高,穿着粉色蕾丝睡衣,一头乌黑大波浪,头顶卡着麋鹿角的发圈。

此时正从行李箱里翻出五六瓶防晒喷雾,慷慨地分给另外两个女孩:“军训哎,那么老大太阳,不喷防晒直接黑成非洲土著。”

另两个女生铺位靠门,基本都收拾好了,见门开,视线被进屋的蒋诵吸引。抱着防晒喷雾的女孩挑眉,趿拉着鞋过来,她皮肤白皙饱满,细眉凤眼,一副千金大小姐的模样,歪头打量着。

“你是…”她转头看了眼靠窗的朴素铺位,对比蒋诵衣着打扮,唔…马尾,素颜,土气,一身和时尚无关的小镇装扮。

“哎,你就是最先到的那个吧?”她说完,大方地把防晒递给蒋诵,“以后我们就是室友啦,我叫聂小美,你叫什么?”

蒋诵接过防晒,擡眼看等待的三人,忽略不自在,露出笑容。

“我叫蒋诵。”

另两个女生也自我介绍。

其中一个短发,微胖,眼睛弯弯的,说话时声音软绵绵还带着鼻音,笑嘻嘻地过来挎着蒋诵胳膊。

“我叫程果,苹果的果。”

还有一个叫杨芷心,她刚洗完头,发尾滴滴答答的,手里还拿着吹风机。

似是受不了她们磨磨叽叽的慢热,语速极快地说:“都认识了吧,我必须得去吹头发了。”

洗手间传来吹风机的嗡嗡声,聂小美把防晒放在桌上,语重心长地叹着:“姐妹们,希望我们都活着回来。”

九月,各大高校开启新生军训。

天气炎热潮湿,蒋诵穿着一身迷彩服,汗水濡湿贴身的短袖,黏在身上不舒服。

在北方过了两个干爽夏天,身体不太适应南方的潮热,天像下火了似的,连呼出的气都是灼热的。

漫长的半个月,度日如年。

军训结束时,蒋诵得益于聂小美送的防晒,没有黑得太离谱。回宿舍还没待几分钟,她就匆忙换好衣服准备出去。

聂小美举着小镜子,仔细检查脸上盖的修复面膜,见她一脸着急,瓮声瓮气地问:“干嘛去啊?”

蒋诵攥着手机,回头,见三人都顶着一张厚重的面膜脸,同样的姿势盯着她,场景很无厘头。

她忍笑摆手,“我去找我哥,晚上回来。”

沈灼在大学东门的夜市里摆摊,还是烧烤老本行。

在她去军训的这段日子,他也没闲着,马不停蹄地跑市场买设备找货源,全部安排妥当后给她发微信,告诉她在第8—26档口。

说是档口,实际并没有,只是辖区为了好管理,把地皮标记成号码。

蒋诵到的时候,沈灼正在热火朝天烤鸡翅,他的车比在东林的时候大了一圈,品种也变多,在车的最上方标着种类和价格。

肉串,苕皮,鸡翅,鸡爪,玉米,时蔬…主食有小面和炒饭。

沈灼收钱的时候,正好看到她,手里忙着,嘴上吆喝了一声。

“呀,我家大小姐来了,看看哥这小事业怎么样。”

蒋诵抿起唇,支着下巴,故作严苛地检查了一番。

小吃车很干净,支撑的钢架擦得锃亮。沈灼在车里忙着,左面是烤炉,右边是铁板,小料整齐地摆在手边,随手拿起,手腕甩了个漂亮的弯,烤料就均匀地撒在鸡翅上。

撚起包装纸,丝滑地把鸡翅放进去,热情地递给等待的女生,大声笑着说:“好嘞,美女拿好。”

本来能打一百分的,蒋诵一听他油嘴滑舌地叫人家美女,直接砍掉二十。

她抱着胳膊,“还行吧。”

他把手套摘掉,啧了一声,“怎么就还行呢。”

“我的还行就是特别行的意思。”

“那你说特别行。”

蒋诵就不说,哼哼着瞪了他一眼,弯腰钻进车里。

内部狭窄,勉强能容下两人,铁板面条。

“还要做主食?”

“是啊,不做主食不行。”

大学周围的摊位,主打经济实惠,吃饱是最重要的,初来乍到,不能硬莽,为了赚钱,必须入乡随俗。

这会儿不忙,他身上挂着围裙,懒洋洋地靠在车角。半个多月没见,他的视线直白,似是要重新认识她的模样,上下打量。

最后得出结论:“是黑了点,不过几乎看不出来。”

蒋诵得意地把头发掖到耳后,显摆的露出整张脸。

军训时聂小美把防晒塞进衣袖里,就那么硬夹着,每到休息的时候就给她猛喷,那几天连喘气都是防晒味。

对比之下,没军训的沈灼倒是黑了两个度。

南江靠海,气候潮热,最近都是大太阳。小吃街边没有大树和遮阴,他边流汗边暴晒,皮肤也是肉眼可见的暗沉。

他理了个平头,穿着松垮背心,简直是原住民。

蒋诵突然觉得,他就像一株无名杂草,肆意地野蛮生长,不管到哪都能扎根,而且活得很好。

有人来点单,他又忙起来,脚却在水桶旁边勾出一个折叠小凳,眼神示意她坐。

蒋诵坐下,支着脸看他忙。

日暮,人越来越多,她也坐不住了,找了个围裙系上,给他打下手的同时,兼顾着收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