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离婚后我成了事业脑 >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一章(1/2)

目录

第七十一章

节目组也没想到,这一期的直播会这么火爆,已经连续上了好几条热搜了。

并且这个热搜还不是自己买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讨论度上去的。

教师职业词条的争执热度在这几天内一直都很高,微博上每次都是只要出现教师的词条,都能引起很多楼的争执。

这个职业曾是各个家长心里的白月光,一直都觉得是很适合自家孩子的安稳工作。

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家长很多都很尊重教师,想让老师对自家孩子上心一些。

似乎是从信息化时代到来后,很多社会现实中不敢说话的极端渣滓就纷纷冒头了,将矛头对准了曾严厉管教过自己的教师,用个例囊括整体,将这个职业逐渐推向风口浪尖,似乎人人都可以上来责备两句。

信息发达本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个世界,更快捷地接收消息,却被充满恶意的人充作伤害同胞的一把利刃。

可是,网络本就不该被当作伤人凶器。

备完课后,顾予跟节目组的人商量了一下,用自己的私人账号发了一条长博,并置顶了。

-我是演员顾予,教师这个职业我之前也是没接触过的,之前晒出来的教师资格证也是我家人让我大学期间去考的。

我尤记得当时看到乌申斯基的名言“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1),尽管我作为老师体验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我在实践中也切实地体验到了这份职业的不容易。

之前只在背教育学心理学的时候知道,教师需要教书育人,教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当时不觉,直到自己实践起来,才发现的确是道阻且长,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那短短的几个文字,可能教师背后所需要付出的是成倍的努力,甚至还可能收效甚微。

教师的队伍走到如今已经很庞大了,庞大的队伍里必然会有些有违师德的,网络能做的应是让其他教师引以为戒,而不是像如今这样,以网络为刃,一刀一刀刺向整个教师群体,你刺向这个群体的每一刀,或许都是刺向孩子们的未来。

衷心的愿大家能尊重每个职业,也愿各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大放异彩!

这条微博发出去后,不仅节目组的人转发了,那沉寂多年不发博的纪江也转发了,底下的粉丝都开启了狂欢。

江屿年也紧跟其后点了转发,还配上了几句附和的话。

这一波操作让他的粉丝更迷惑了。

有位粉丝十分大胆在评论

很显然不会得到回复,很多人都没把这个评论放在眼里。

顾予看到了江屿年的转发,指尖顿了一下,黑沉的眼睛中却没什么波动,像是看见陌生推文一样翻了上去。

他们离婚已经快一年了,他现在的心已经差不多平静下来了,尽管有时候还是会想起一些情景,但他的心里再也掀不起风浪了,似乎那些年,都是他的大梦一场。

放下手机后,他就去洗漱睡觉了,毕竟第二天还有直播拍摄。

这几天他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别进行了私下的辅导,但有些学生还是厌学情绪严重。

恰好班主任这周要去家访,他将这件事已经跟班主任说了一下,班主任提议他们跟着她一起去家访。

在出发之前,班主任就跟他们讲过了班上部分学生的情况。

班主任戴着老花镜,指着名单上的名字,很细致的讲述着他们的情况。

班上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在家里是爷爷或奶奶在照顾,自小就帮家里做农活,用在学习上的心思少。

还有因为家里的姐妹太多,自己就没准备要读书,想着初中毕业进厂挣钱养弟弟妹妹。

班主任一边讲着一边感慨,老花镜下的眼睛中带着几分感伤,顾予和纪江安静地听着。

大致情况讲完后,三人拿着材料开启了家访。

班主任带着两个人走着山路,走过土路,担心两位小年轻不习惯,稍稍放慢了步子,像讲故事一般的讲起自己年轻的时候。

她说她是这个村子里长大的,是这个村里出来的第三个大学生,小时候立志要走出村子,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然而走出去之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很大,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当年的鸿鹄之志就是纸上谈兵,根本难以得到实现,最终她毅然地辞掉了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回村来教书。

外面的世界确实光辉灿烂,在这样的世界之下,她的力量渺小的如尘埃,因此她想让村里的学生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出村去,看一看这盛世。

听着班主任讲述的故事,不仅顾予和纪江脸上多了几分钦佩,直播间的弹幕也都刷了起来,大多数都是很正能量的话。

三人走过土路就来到了一个叫杨盼娣的女生家。

杨盼娣正在家门口洗衣服,旁边坐着一个约摸三岁的娃娃。

她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出声给弟弟讲着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