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2/2)
即使是一般男子,玄奘与他两情相悦,尚且过不得父母那关,即便还俗也会受人白眼。
况且那可是太子,一国储君,怎会对一个和尚动心,即便动心,他将来必定要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到时玄奘又该如何自处,法明实在不忍心自己养大的孩子落得一个万众唾骂、身首异处的下场。
就在玄奘与众僧道别之时,李世民也在享受着同李承干相处的最后时光。
两仪殿,李承干正在给李世民捏肩,力度软硬适中,却也缓解不了李世民心中的焦躁。
此去艰难险阻,一个不慎,便是天人永隔,虽然阎王说过李承干的寿命还有八十余年,但李世民对阎王早没了信任,再结合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李世民愈发地觉得,这群人是在骗自己送爱子去死。
李承干看着李世民紧皱的眉头,知道他是在为自己而忧心,安慰道“阿耶不必担心,孩儿此去重任在身,那些神佛也会暗中护送,不会让我出事的,反而是阿耶要管好国内的事情,只要我大唐文道昌盛,神佛便奈何我们不得,待孩儿归来之日,便是我们对神佛宣战之时”。
李世民丝毫没有被安慰到,焦躁不减道“先前观音曾言,此行是让你历经磨难,取得真经,因此不许派人保护。
但朕已经派遣使团前去你将来所途经的各个国家,建立邦交,只要他们签订了邦交协议,文道力量便能在几个国家的覆盖范围内使用。
只是人力终有穷尽时,我担心西方教一个没看顾好,你出了意外,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为父怕你吃亏”。
李承乾道“阿耶不必担心,等孩儿离开大唐之后,文道之力虽有减弱,但我可以用数量来凑,孩儿这些年可是攒了不少一等诗文,正好派上用场。
况且,我与玄奘交好,若我有事,他不会坐视不理的。”
想到李承干文道天赋,李世民便也有了几分放心,又叮嘱道“你不要明着与神佛作对,以免吃亏,不管有什么事情,都先忍着,一切等回来后再说。”
李承干点了点头,应道“孩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