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1/2)
第七十七章
面对参政的皇子,朝臣们也是心思各异,不少人已经站好了队,还有一些人则是在观望。
等政务差不多熟悉之后,众皇子开始拉拢结交朝臣。
李恪的谋士给他分析道“朝堂共有六个关键部门,刑部尚书李道宗其子李景恒与太子颇有交情,甚至因太子之缘故升任工部侍郎,工部尚书段纶也对太子颇有赞誉。
礼部尚书王珪是越王的老师,吏部尚书高士廉乃皇后的亲舅舅,必会站在太子和越王的一边。
民部尚书窦静老奸巨猾且只忠于陛下。
这五人我们都拉拢不到,只有兵部尚书侯君集,曾经在太子足疾时,对太子很是轻慢,太子听政后,侯君集有心巴结,但太子始终不假辞色。
而且虽然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任职,但太子对其并不亲近。
侯君集当初在玄武门之变时,立下过汗马功劳,一向得陛下看重,若能将他拉拢过来,还可在东宫埋下一颗钉子,吴王殿下知军事,可借机与其多亲近。”
皇子们一天天地大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打算先将皇子们的亲事定下来,过几年再成婚,皇子们亲政前,帝后便开始精挑细选适龄女子,样貌家世人品无一不是上乘。
为了储位的稳固,李世民为李泰和李恪选了出生寒门的五品官之女为正妃,又选了五姓七望之手清河崔氏嫡支的次女为太子妃,世家门阀在民间声望极高,可以作为李承干的助力。
定下人选后,李世民派人去下聘,李泰与李恪的婚事极顺利,只有李承干的婚事出了变故。
李世民派高士廉前去清河崔氏求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