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2/2)
李泰听了,大惊失色,自己谋嫡是一回事,被人大力宣扬是另一回事,玄武门之变一直是父亲的一块心病,听母亲说,阿耶在夜里时常被惊醒,说是梦到李建成来索命。
一旦自己谋嫡的事传到阿耶耳朵里,那自己即便不被流放也会落得个圈禁的下场。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编成《括地志》。
今日之后,李泰便让人关上了越王府的大门,谢绝来客,以求早日将书编成。
李泰用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才将《括地志》编完。
因《括地志》涉及大唐地理,为了避免免被敌国利用,李世民下令将此书藏于密阁,改封李泰的越王为魏王,并赐予丝帛万段,之后李世民临幸李泰在延康坊的居宅,为之宽赦长安的死囚,免了坊内居民一年的赋税,王府僚属都分别赐予丝帛多寡不一。
贞观八年,李承干提前行冠礼,取字高明,李世民诏令太子与魏王、吴王同时上朝听政,又因李泰腰腹甚大,允许他坐小轿上朝。
到了朝堂之上,文武官员分别分成两列站于大殿的左右两侧,李承干站在龙椅下一阶的台阶旁,李泰站在文官队列最前面,李恪站在武官的最前列。
说是上朝听政其实也就是让皇子们来学习处理朝政,日后好为大唐效力的。
李承干三人在一旁听着朝堂上众臣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过后,李世民再下诏书。
皇子们刚参政,李世民偶尔也会在一些小事上问问他们的意见,互动一下,在大事上却不会问他们的意思,以免出错,不仅打击儿子的自信,也有损皇子们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