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2/2)
群臣与宗亲相互传阅,皆是交口称赞。
一旁的房玄龄站出来道,“恭喜陛下,如今世间出现这等义士,请陛下下旨表彰”。
李世民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正打算下令,这时,李泰出声道“父亲别急,待孩儿说完再一起赏赐。”
李世民兴趣也上来了,挑眉道“哦?还有?”
李泰再次呈上一沓纸,道“那店主也是个妙人,这时孩儿从万卷书阁门口的牌匾上刻印的劝学诗,据说是店主亲手所作。”
李世民接过李德成递过来的诗,翻开一看,念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此诗深入浅出,富含哲理,好诗,好诗啊!”
“咦”,李世民惊疑一声,道“这字体,飞白?”
“飞白书”本是东汉蔡邕所创,起初作为宫殿题署之体,由于字径较大,再加上“白”的辅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后经过诸多大家的发展,到唐代时,帝王贵族皆以飞白作为消磨时间和娱乐的绝佳方式,尤其是李世民极好“飞白”之趣。
有次,李世民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李世民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着酒意与李世民争抢,散骑常侍刘洎爬上李世民的床,擡手将“飞白书”抢过来。
其余没有得手的人都称“刘洎登御床,其罪当死”,李世民笑道“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由此可见,能让李世民忘却君臣之礼,与臣子嬉闹的“飞白”有多受大唐上下的喜爱。
万卷店主的飞白不同于当世大行其道的丝丝露白,节节露白,断断露白三种风格,而是根据下笔的轻重而露白,同一个字,有的笔画轻如丝发,有的笔画重若云山,浓淡相错,与散隶颇为相近,但增缥缈萦举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