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2)
李承干心里尴尬着,面上却不动声色道:“那学生就仰仗李师傅了”,说着便将李纲搀扶进了承干殿。
李纲学识渊博,讲课生动,理顺辞直,听者忘倦,一上午下来,李承干受益匪浅。
原本,李承干梳理完原主的记忆后,发现这一世与前世有些出入,但因为原主只有九岁,对一些事情本身没有了解,所以李承干也想不明白。
听了李纲的讲解后,原本还有些不明白的地方,现在却有了实感,真正地融入了这个世界。
令李承干费解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神佛妖鬼竟然是真实存在的。
前隋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百姓的怨气引来了大量作乱的妖物,同时,枉死的百姓又化为厉鬼出来作恶,恶性循环之下,妖鬼数量与日俱增。
直到大唐建立,诸方平定,妖鬼的增长速度才开始下降。
虽说妖怪猖獗,但这个世界的人们并不是无丝毫的反抗之力。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这个世界诞生了文道。
文道又分为儒学、武学、法学、墨学、佛学、道学、医学等众多分支,其中,医者救死扶伤,僧人超度亡魂,道士除妖灭鬼,墨者多为工匠,法者多为各地官吏,同时,国人大多兼修武学,而儒士则以诗词文章对敌,专克妖鬼,只是受当前世界文化普及程度的影响,儒士的数量并不多。
而儒士所写的文章中,只有入等的文章,才会有对敌的作用,一等文章为金色华章,二到八等文章则分别呈现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其余皆不入等。
文章的等级在首次作出时,由天道进行判定,入等文章纸页上会显现不用颜色的光晕。
儒士可将入等文章收入识海,等需要时拿出来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