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演(1/2)
出演
于浊仅离开微博后,深夜里他的博文“爆”了。
评论区好生热闹:
热评一:「你根本没必要向于浊仅证明你有多爱他,你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言听计从”。」
于浊仅yyds等520人回复:「别现实做人,虚拟做鬼。」
热评二:「妈呀,这还没出道吧?就这么敢说了??这让我想起几年前有个组合的队长cg时手写信给粉丝也是这么敢来着?!来个人说说。」
谌哥和姜哥绝美爱情等150人回复:「不知您说的是不是这位[谌独照片],于浊仅的师哥(爆笑」
博主回复:是,就是他!当时我好喜欢他对粉丝说的那句———“不求冬日半寸暖阳,只求丫头暮冬烤雪时欢喜”。竟然是一个公司的?!这公司好叛逆啊,和市场格格不入哈哈。」
热评三:「“上来就行使本就不具备的权利,那叫撒泼耍横;常年沉浸在别人努力的荣光里给自己贴金,那叫病得不轻;在高赞、高评、高转里高贵得不行,其实,那叫滑天下之大稽。”」
路人洞洞拐等1200人回复:「一针见血的、直击要害的~」
热评四:「“我没义务拯救你的智商”,审慎公司的艺人好刚啊……不愧是放养式~」
D-day的丫头等253人回复:「纵观当下浮华市场,审慎公司算是有良心的,虽然在多渠道拓宽业务,但重心仍在音乐。就像绍爸爸说的,“真正的诚意源自真正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放肆地活,放肆地爱音乐是审慎一定能做到的。他们虽流动在市场,但本质是人,人之所以为人,不过是活出了自我。”」
热评五:「敢挑战固有观念者,其实人不人鬼不鬼,每每挑起人们神经后就不负责地隐退。」
不知名知更鸟等521人回复:「但至少,于浊仅是人,没有鬼话连篇。」
无论哪一种观点,在网络世界都成立,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性———在现实中看惯了千篇一律的奉承与虚伪后,人们开始喜欢与众不同的东西、喜欢能刺激脑神经且能让眼前一亮的东西。
紧接着,有一个话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热搜前排,相关话题名,#隐于自我的市清于附庸的浊#,点进去,是一个路人就于浊仅博文进行的评论。
@月亮堕落了真好:
「原耽圈和内娱掐起来了。
在于浊仅未发布博文之前,原耽圈凭本就在制度下夹缝生存这一客观事实得到同情占据高位,而在于浊仅发布博文后,高下立判。
于浊仅并没有局限于两个圈子的问题,而是直指———人该如何为人。
这是一位野生偶像的自我革命。
偶像是捧出来的,还未正式出道的于浊仅半只脚踏在那条线上,守住自我,挑战传统玩法,直言只做自己的精神领袖。
乍一看是愚蠢的,他得罪了粉丝。
然而,从他的博文评论区喜恶程度来看,他不仅成功圈粉,还让人们重新思考“偶像”的定义。
在他看来,偶像可有可无,活出自我才是最高的人生价值,我们甚至能读出他近乎偏执到自私,这在过去,是对崇拜他的粉丝的一种侮辱。
然而,在现在这个世俗化、理性的世界,敢于破圈的那个人会是新宠,也会是一种符号,刺激人们的神经。
我开始好奇他的最终归宿了。
这就好比参与造神,造神成功后按照流程会被爆出黑料,然后最初的造神者们参与进可怕的狂欢,亲手把他从神坛上拉下来唾弃。
无数人卑微渺小的怨念聚集在一起,变成一只破坏力巨大的恶兽,将道德污点生吞活剥。
而于浊仅一开始就和这些观者对峙,他是否崩塌,决定权在他自己的手上,革得非常彻底。
隐于市,清于浊。
我想,这是对于浊仅最好的诠释,也是最致命的隐患。」
评论区上万条评论:
热评一:「隐于自我的市,清于附庸的浊。这小伙子前途无量啊。」
热评二:「被送到风口浪尖者,不是坠落就是着陆,那么亲手把自己递上去的于浊仅呢?我想现在人们都希望他着陆吧。」
热评三:「看书的别到处ky,追星的也别那么聒噪,有问题派出代表理性沟通。圈地自萌,懂?」
……
见于浊仅得势,《断舍离》的书粉和部分生迟9的粉丝都按捺不住了,总有一种间接捧红于浊仅的恶心感。于是纷纷到生迟9@于浊仅为邹整离最佳人选的评论区去疯魔,去抵制,但难敌生迟9粉丝的“相信迟迟的眼光”、“永远支持迟迟”,至于她们是否真的支持生迟9就不得而知了,她们更在乎的是生迟9不会迫于压力退圈。
当然,退圈等言论是她们冲锋陷阵的动力,当然也是她们自己臆想出来的。
而生迟9的博文才刚更新番外,Ta不会理会她们的,否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微博战况愈演愈烈,凌晨四点,于浊仅被邮箱接收信息惊醒,拿过手机查看,整个人瞬间清醒:
「不想被曝光就好好配合参演《断舍离》。」
还附上了一张他和姜劣在笃行楼天台的拥吻图,是他发现姜劣被林凹权等人群殴的那天晚上。
那天寒风凛冽,雪也纷纷扬扬,所以照片看上去也确实朦胧,拍摄角度故意只拍进两人侧脸,除了姜劣没有穿外衣被拍出校服,因为光线的缘故,栗咖色校服看上去像黑色,而于浊仅算是个陌生人。
但是,于浊仅知道现在的相机自带闪光功能,不用闪动也能拍出清晰模样,这个匿名者明显是故意的,故意操控。
竟然他敢这么威胁,说明他还有底牌。
但是……
但是如果只是发错了人呢?于浊仅抱有这样的侥幸,不料下一步就被全盘否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