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人贩子(1/2)
流星坠落之地,名为“流星街”——这到底是谁创造的笑话?
从飞艇扔下垃圾的抛物线也能看做是流星的轨迹,不会觉得反胃吗?
不,不至于此,因为这些垃圾不算垃圾,而是被流星街居民看做生命线的重要物资,他们大多以处理和回收垃圾为生。
这里是被世界遗弃之地,沙漠中的孤岛,穿过无数被弃置于此的垃圾堆成的群山,走到流星街的外围,尽是望不到边界的黄沙,使人却步。
为什么我会出生在这里?
侠客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是从他在垃圾山里幸运地发现一袋只被咬了一口的红豆面包开始的。
建立于垃圾堆中的国度,物资来源除了垃圾,便是看上了这“被遗弃之地”便利之处的黑帮。
全世界居民的出生信息都会录入一个共同的网络系统,流星街却是例外,所以这里是绝佳的无法地带。
据说外面的人大多不知道流星街其实也有人类在居住。
会专程光顾流星街的外来人,皆别有所图。
但是,流星街的人不会拒绝外来人,就和不会拒绝全世界抛到这里的垃圾一样,他们不拒绝一切——这块面包当然也在其内。
迅速把面包揣进怀里,侠客小心地查看周围,躲到垃圾山投下的巨大阴影的角落中,然后找到了包装袋封口附近的生产日期。
在垃圾堆里翻食物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要注意食物的变质情况,吃了会拉肚子的食物那就得不偿失了。
哦,这是两天前的面包,新鲜倒是挺新鲜,就是运输过程中被压扁变形,红豆馅都被挤了出来,暗红色的像动物内脏,卖相略糟糕。
其实也不是非吃得这块面包……算了,这状态应该叫“面饼”才对。
流星街的教会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面包,一天发放两次,数量有限,发完即止。
既然是免费的,当然不能做太多要求,那些面包又干又硬,分量也不多,是勉强果腹的程度。
在生活物资短缺的流星街,免费食物的存在就相当于神的恩泽,很多孩子们因此得以缓解永恒的饥饿,将信仰建立。
饥饿是个永恒的主题。
每个人一觉醒来,便要为填饱当天的肚子而辛劳奔忙,重复,重复,循环反复。
教会的面包只能缓解饥饿,不能完全消除饥饿,所以孩子们依然热衷于在居住区周围的垃圾山里翻找能吃的东西,顺便发掘其他感兴趣的东西作为玩具。
上一个吃这块“红豆面饼”的人,为什么吃了一口就扔了呢?
是因为很难吃吗?
出于好奇,侠客尝了一口,发觉味道还不错,比教会的干面包好多了,很甜,像糖一样甜。
这就是红豆的味道吗?
不是很好吃吗?
为什么要扔掉?
……为什么?
环视四周,举目皆是垃圾堆成的小山,全都是外面世界的人丢掉不要的东西,以及——
侠客低头看着手中的面饼,口中的甜味泛起苦意,他忽然感到心脏十分沉重,那时年龄还太小,后来他才明白这种情绪叫作“恨意”。
外面世界的人究竟有多么幸福?
能够拥有吃一口就扔掉的奢侈。
能够毫不在意地丢弃只是稍微有些旧的东西。
而这些外面世界的人们眼中的垃圾,却被流星街的人们视作生活的必需。
……为什么?
当侠客纠结于脑中的疑问,两个比他大一两岁的孩子发现了他,抢走了他的面饼。
“……”擦掉刚被打出来的鼻血,侠客垂下头。
不管他怎么想,即使是外面世界眼中的垃圾,在流星街的竞争也挺激烈的。
“我们不会拒绝任何东西。”教会的牧师回答了侠客的疑问,“所以,也别想从我们手中夺走什么。”
简单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已经无法令侠客满意,他头一次感到精神上的饥饿,那是无论咽下多少面包也无法满足的焦灼,于是他开始搜寻有关外界的知识。
用一个桃子罐头,换来了一本书,是讲解世界地理的。
不能填饱肚子的水果,和不能填饱肚子的书本,在孩子们眼中的价值相等,而且大多数孩子认为后者的价值更低,很乐意拿来交换,“侠客,你还想要什么书?我好留意一下。”
“地理、历史、文化之类的,都行吧。”侠客随意地说。
“你对外面这么感兴趣吗?”那孩子问。
“比较好奇罢了。”侠客笑得眯起了眼睛,“闲着也是闲着嘛。”
里面有些字侠客不认识,可他手头暂时没有合适的东西能拿去换一本字典,便到教会询问牧师——他算是侠客所知的,附近最有文化的人了。
耐心解答完侠客的问题,牧师说:“外面的人不会接纳已被他们遗弃的。”
“恩,所以我想到外面去。”侠客答道,咧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
想要抢夺。
想要破坏。
想要毁灭。
让他们知道,幸福并不是理所当然。
尽管人们遗忘了流星街,世界却没有遗忘,四季照样轮转,气温渐高,食物的腐败速度翻倍增长,在垃圾山里淘到能吃的食物所需的运气与实力的要求也更高了。
避开那些为口腹之欲而奔走的孩子们,侠客专心致志地寻找金属零件。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学会了修理一些小玩意,可以将垃圾变废为宝。
如果他能修好这块怀表,有人愿意用一本植物图鉴来交换。
不是每一个修理过后的东西都有交换价值,侠客也不是很在意这些。为了练手,或者单纯出于兴趣,他曾经修好一个八音盒,送给一个女孩——当然是很可爱的女孩。
他还修好过一个会旋转跳舞的娃娃,机械部分难不倒他,麻烦的是娃娃的头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可能这就是娃娃的原主人丢弃它的原因吧?
观看一个没有头的娃娃旋转跳舞,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品味,甚至可以说是惊悚的。
有个女孩不介意这个,给那个娃娃安了个极不协调的麻雀头,笑得前俯后仰。
不得不说那个女孩其他方面的品味也无法令人恭维,不,这不是指她选择成为侠客女朋友这件事,再说了,她长得挺漂亮的。
她说她很喜欢侠客的“创意工坊”,没错,不止是她,许多孩子对侠客日益熟练的修理改装能力颇为赞赏,没事的时候就来围观他灵活地打理各种机械零件。
人一多,手就杂,丢失工具的事情时有发生。
其实偷东西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好奇手痒,但这可是侠客长久以来不懈地翻垃圾山,与人交换,好不容易慢慢积攒下来的整套工具。
怎么做?当然免不了要打上一场。
长年痴迷手头技术的侠客,在武力和体格方面皆不占优,打架的经验也不够丰富,好在他人缘不错,他的对手往往会顾忌这一点……打完以后大家还是要低头不见擡头见的嘛……所以打起来也不大会动真格,结果胜负参半。
除了工具的事情,侠客和人打架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女朋友。
总有人看不惯他这个“瘦弱的小白脸”居然拥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百般找借口来挑事。
实际上,因为女朋友喜欢干涉侠客的“创意工坊”,侠客早就有和她分手的念头,但是碍于面子,不想被认作怂包,不得不一次次与情敌应战,没机会提分手。
唉,要是情敌知道侠客“不知好歹”的真实想法,恐怕会更不好收场吧。
令侠客意想不到的是,女朋友先得知了他的真实想法。那时他又一次与女朋友在品味问题上起了分歧,尽管他脸上仍维持着笑容,女朋友却彻底看穿了他,“你早就想提分手了吧?”
“咦?”侠客本想和以前一样装无辜,打个哈哈蒙混过去,转念一想,想到择日不如撞日,索性把脸上的笑容撤了下去,“没错。”
最后是和平分手,真的。
小孩子所谓的恋爱感情比成年人更善变,毕竟小孩子恋爱的主要成分类似于“过家家”的游戏,侠客和女朋友很快各自找了新的玩伴。
吸取教训的侠客,这回找的是性格独立的,就是那种不会干涉他任何事情的类型,唯一的缺点是没有前任漂亮,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嘛。
十二岁,是流星街孩子们的重要分水岭,因为教会将不再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干面包,这预示着他们的童年就此结束,该逐渐学会当一个大人了。
最普遍的选择是加入庞大的垃圾处理队伍,或者工厂,每天勤勤恳恳工作,过上相对平凡的生活。
侠客的现任女朋友选择加入教会,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和平分手。
为什么我每次都是先被甩的一方啊?侠客不禁在心中哀叹。
短暂哀叹过后,侠客召集起同样想要到外面去的两个伙伴。
这几年来,无论是理论储备,还是食物、水与装备的储备,他们都准备好了,三人皆是跃跃欲试,要在外面的世界施展拳脚。
然而意外比明天来得更迅猛,他们在穿越垃圾山的外围区域时,便遭到了来自社会人的毒打。
败局在第一眼就注定了。
越是接近流星街的外围,垃圾山的污染度越高,从空气到土壤,常年被各式化工垃圾所侵蚀,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机,若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进入这片区域,呼吸间即可致命。
凡事皆有例外。
听说流星街一小部分人拥有特殊的体质,不需防护也可以在危险区域自如穿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