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摄政王失忆后朕怀孕了 > 第73章 亲姐

第73章 亲姐(1/2)

目录

燕绥闻言愕然, 他沉默良久,年年祭拜的竟然是空坟,那么王妃的尸骨到底去了哪里?何人所为?和皇室有关吗?

满心疑惑与不安, 正要开口, 却转头发现徐嘉式已经睡着。

他太累了, 不仅是身体上的疲乏,更因为心中沉重的情绪——对父亲的愧疚, 对孩儿们的责任。

徐嘉式在失去父亲的同时做了父亲,身份的快速转变让他心力交瘁,而他一直逼自己打起精神强撑,对内要克制情绪, 对外还要保持理智警觉。说出这段话他如释重负, 才终于能舒缓紧绷的情绪毫无戒备地睡在燕绥身边。

燕绥无声叹息,怕惊醒了他, 指腹并不触碰地描摹徐嘉式眉眼,他连睡着都是紧皱着眉头的。燕绥将被子往上拉, 他环抱着徐嘉式,被子拥着他们二人,彼此依偎取暖。

徐嘉式没睡多久, 睁开眼满心都是空坟之事。

他不确定父亲是否知道母亲的墓冢中空无尸骨, 但父亲临终的遗言始终在他头脑中盘旋,满是遗憾,满是不能宣之于口的不甘。

放眼天下, 能够瞒天过海挪动徐家祖坟的只可能是皇家。

燕家和徐家到底还有什么恩怨?

往事像一团迷雾, 徐嘉式深陷其中, 找寻不到出路。吴王知道, 燕纪知道, 燕植也知道,但他们都在逃避,都想隐瞒。

因此迁坟之事,徐嘉式特意绕过吴王,拜托给了卫央。卫央办事很有效率,很快就给了回信。

徐嘉式将三封信件放在燕绥面前,一封是卫央的,另外两封分别是吴王和燕植的。他们都知道了老周王遇刺身亡之事,也都表示沉痛惋惜,劝徐嘉式节哀。除此之外,卫央亲往徐家陵园并不算秘密,他们自然也就知道迁坟之事,两人都不再装糊涂,明说让徐嘉式好生抚养孩子,不要再追究往事。虽然不能满足老王爷的遗愿,但人生总有遗憾,老王爷在天有灵也能体谅。

不难猜出,他们是知道王妃的尸骨到底在何处的。但这也是秘密,又是不可言说的秘密!

徐嘉式默然,心中情绪却翻涌如潮,身为人子,连父母合葬这样简单的愿望也不能实现,凭什么认为父亲会体谅?到底曾经发生过何事,让父母死后团聚都做不到?

他一定要查清,哪怕所有人阻拦,即便是付出生命代价,也一定要让真相大白!

燕绥突然握住徐嘉式手:“哪怕将整个陈国翻一遍,朕也会找到王妃的尸骨。”

徐嘉式愕然擡头:“陛下……”

他原本以为连燕绥也会劝自己放弃,毕竟如今有了孩子,凡事该向前看。

但燕绥却说:“生同衾,死同xue,夫妻本就该这样。父母如此,朕和你百年以后也是如此。老王爷临终前教了朕钓鱼,他认可了朕,朕也该尽为人子的职责。”

徐嘉式反握住燕绥手,手却颤抖不停:“可是……”

燕绥擡起交握的手抚触他消瘦的脸颊,下颌的胡茬有些扎手:“朕知道,现在已有的线索都指向皇室,有可能真相揭露的那一天,就是朕代燕家向徐家赔罪之时。朕知道自己将要做的是什么,即使要下罪己诏,朕也不怕的,朕只是怕……”

燕绥眼睛湿润,眼尾泛红,说不下去了。

徐嘉式明白他未尽的话,大掌轻柔擦拭他眼角:“不要哭,陛下,你产子还没满月,身体还没养好,不要哭,否则以后眼睛会痛的。无论如何,我都是陛下的丈夫,是孩儿们的父亲,我一生一世,永生永世不会背叛陛下。陛下,我爱你,爱你胜过爱自己千倍万倍。”

热烈直白地倾诉爱意,足以安抚内心的不安,缓解痛苦。

燕绥呜咽着点头靠在徐嘉式肩上:“你要处理政务,还要日夜照顾两个孩子太辛苦了,把他们放在朕房里吧,朕看着他们。”

“陛下想念孩儿们了?我不是每天都会带孩子们来陪陛下吗?”

燕绥抽了抽鼻子有些哽咽:“可是每天总共才一个时辰。每个孩子就只能看半个时辰。翩翩粉嫩嫩的好可爱,怎么也看不够,以后朕怎么舍得让她嫁人……但拾忆好丑,一点都不像朕,也不像你,瘦巴巴的像小猫一样,以后会不会没有人喜欢他?”

徐嘉式失笑:“不像吗?我记得陛下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那你的意思是朕很丑?”燕绥小脸一垮,委屈得很。

“要是陛下还丑,我们都要遮脸出门了。”徐嘉式轻顺着燕绥发丝,卧床时不用挽发,披散着长发的燕绥显得格外柔和,有一种安抚人心的美,“陛下是世上最好的人。不仅有上天恩赐完美的外表,还有一颗至诚至善至孝的心,我是修了几辈子才能和陛下相爱相守,孩儿们能学得陛下分毫都已经很好了。”

“朕哪有那么好……”

“言语难以描述陛下的好。”

燕绥往徐嘉式怀里靠了靠,为了避免腹部伤口被衣料磨蹭,他卧床窝在被褥里只穿了件宽松的寝衣,坐起来衣襟便有些敞开。徐嘉式替他拢紧衣裳以免着凉,同时目光触及腹部那道鲜明的伤痕。

一掌长,一指宽,伤疤还是刺目的红色。

裴良方说勤换药,不会留疤。伤疤可以消除,仿佛从未出现,但疼痛是真实的。

想伸手触碰,但想起叮嘱,要保持伤口洁净,徐嘉式又缩回手来。

只是看着都觉得周身战栗,何况是真真实实落在陛下身上。

陛下这样瘦弱,这样年轻,才二十岁,自己还是个孩子,却冒着生命危险给了他两个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