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而来的曙光 > 第一百零五章 飞艇试飞

第一百零五章 飞艇试飞(2/2)

目录

飞艇不同于飞机,它其实更类似于潜艇,通过改变自身的内部填充物来达到飞行的需求,它也不是通过螺旋桨来产生离开地面的升力,它的升力全部来源于气囊里的氢气。

随着飞艇完全离开了建造坞,在许多归化民的牵引下来到了机场跑道上,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一大群元老,都是嫌不够热闹的。飞艇此时的氢气注入量已经非常大了,归化民手里抓着的牵引绳此刻都是绷得紧紧的。

“这不是开玩笑吗?”李喆在那里喃喃自语,“飞艇本身不需要太多浮力的,只要能够保持悬浮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过升力来上升的。”

的确,飞艇本身只要保持一个接近于悬浮的临界值就够了,其气囊中的氢气量还要通过调节阀来进行调节,防止氢气过量。要知道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到时候里面的氢气开始膨胀,很可能会直接撑爆气囊,到那时候就只能听任飞艇坠毁了。此外飞艇还有一个麻烦的事情就是太阳,太阳会把热量源源不断地投射到地球,飞艇飞在空中自然也是会受热。气体受热膨胀的效果是最明显的,从货车上使用的斯特林发动机就可以看出,此刻气囊里的是受热膨胀效果极高的氢气,因此更加繁琐。这个情况事实上李喆是专门给袁振力发过邮件的,但是此刻看这样的情形,似乎袁振力完全没把这个情况放在心上。随着飞艇前端悬挂的铜钟发出了敲击声,两侧的归化民齐齐放开了牵引缆绳,飞艇立刻就开始上升了。

“哇!”随着机场外面发出的齐声惊叹,让一开始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飞艇上的元老们吓了一跳,向着四周望去,原来不知什么时候机场的铁丝网外面密密麻麻站着好几千小孩子。这情形让在场的元老们都为之惊叹,“东方港什么时候有这么多学生了?”

没错,这些小孩子全都是东方港学校的学生,由于飞艇出航观礼的事情在元老院内部对于元老并不保密,因此蒋燕也是知道这事情的。她得知这事情后,不免心潮澎湃,当时就跟李喆说是不是把东方港学校的孩子都叫去看飞艇。李喆一听就差点没跳起来,开玩笑,虽然这事情对于元老不保密,但是对于归化民来说还是有保密级别的,这要是哗啦啦一下带过去好几千孩子,保不齐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不过蒋燕丝毫不死心,她到了学校后跟吴芳以及多名教育口元老特别商讨了好久,最后一致决定这事情应该要让东方港的学生们去看看,就连在这里当老师的一些归化民也是有必要去看看的。要知道这些本时空的归化民老是,对于之乎者也亦乎哉烂记于心,却对于大自然万物不屑一顾,对于数理化基本上都是完全无视。元老院有的是黑科技,但是在他们面前展示不出来,此前唯一能够镇住他们的就是东风号那艘钢铁巨舶,但是此刻已经不在东方港里停泊了。现在飞艇造出来了,明天就要试飞,对于这些归化民和孩子来说,都是开拓视野的一个绝好机会。为了这个事情,教育口的一众元老特地跑去执委会,软磨硬泡了好几个小时,这才让执委会不得不松了口,可以让孩子们去机场外看,但是绝对不允许进入军事禁区。

鲁蛋和鲁鱼站在铁丝网前,紧紧盯着天空中正在缓缓升起的飞艇,他们中间站着鲁花,三个孩子此刻手拉着手。对于他们来说,以前见过最震撼的东西无非就是钢铁巨舶,虽然在上课的时候有老师专门教授过,说是只要浮力达到了,就算是砖头也能浮在水上。可是这个巨大的飞艇,又是在空气中,怎么能够升天?

在场的所有孩子都如同他们一样,对于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飞艇充满了无限遐想,这个时空的人是没有征服天空的。要知道佩戴着中国空军带翼徽章的飞行员每次外出的时候都会被归化民全程围观,许多人都会追问他们在天空中飞行的时候会不会看到天兵天将,在云的上面有没有看到天庭的亭台楼阁。这样的问题别说是飞行员,就连普通的地勤士兵也是不堪其扰。

“如此巨大而笨重的东西,竟然能够离地飞起,未免太过于匪夷所思了吧?”徐霞客此时呆呆地擡头望着正在浮起的飞艇,自从进入东方港,他还是第一次接触到那么多详实的地理资料以及各种知识,可谓是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无所不包,虽然偶尔也在某些文章中看到有关于飞艇的一鳞半爪,但是此刻看到一艘真正的飞艇在天空中徐徐升起,这样的震撼力已经完全地把他的世界观都打破了。

不同于之前装备的热气球,热气球虽然在起飞准备或者运行的时候有一些比较简便的优势,但是其在飞行时的可控性基本上为零,基本上是风往哪吹就往哪飞,除非是系上了固定缆绳,否则一阵风就给吹跑了。使用缆绳也不是完全没有危险的,前段时间一个用于观测的热气球在使用时忽然发生吊篮断裂,吊篮中的两个归化民直接掉落到几十米的地面,直接摔死。也就是这个事故的发生,这才坚定了元老院全力开发飞艇的建造工作。飞艇上不仅有可以控制的阀门保证气囊中的氢气浓度,同时还有两台柴油发动机,用以在飞行时提供动力,让其可以在空中保持飞行的速度,并且螺旋桨还是可变角度的,能够在飞艇保持悬浮状态时在空中实时调整飞行姿态和高度。这艘飞艇全重大约三十吨左右,由于大量使用了钢结构而减少了不少重量,载重可达五吨。它的建设原本就是为了做训练飞艇而使用的,此刻被匆匆建造出来,最主要的功用就是去接回北上支队。

断更声明

很抱歉,各位书友们,尽管这是我非常不希望出现的情况,但是还是不得不断更了。

这本书从开始写作到现在也已经走过好几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已经是尽量保证每天更新,但是严酷的生活压力摆在面前。正如同有人哀叹的那样,如果和书在一起,那么就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如果想要养活家人和自己,那么就势必要放弃此书。这本书并不是特别受欢迎的种类,更不要指望和那些动不动就是大神之类的书籍相比较了,因此我每个月只能指望全勤的四百,加上打赏和订阅也不过仅仅是五百多六百不到一个月。

而现在小女儿虽然没满周岁,开支并不算太大,但是大女儿已经开始读书了,一个学期五六千的开支实在是支撑不起,因此只能出来打工。

说实话,我现在三十六七的人了,在浏阳蓝思这样的血汗工厂里工作,真心有些扛不住,但是为了家庭只能继续下去。每天一站就是从八点到八点,中间只能休息一个小时,线长还要追着天天赶产量,达不到还要留下。这样的血汗工厂打工经历还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不得不对那些在这样工厂里游刃有余的同事们感到敬佩。今天中午睡觉的时候我是直接被右小腿抽筋抽醒来的,这是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呵呵,看来还真是不能适应啊。

每天睡觉的时间都不怎么够,写书就更别指望了,每天还要跑网吧,非常困难,因此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做出这个艰难的抉择——断更。

我之前保证过这本书不会太监,我也肯定会做到不让这本书太监的,至少要有一个结局。我想等我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之后,争取用工资买台笔记本或者10平板之类的进行写作,希望能够在后面的时间里重新开始更新。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书和我的支持,感谢大家,也希望我能够早日开始更新写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