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图纸到手(2/2)
沈梦石循序渐进地将谢尔盖耶夫一点一点地引进了自己布下的口袋。
“谢尔盖耶夫厂长,你看这样操作如何?”沈梦石提出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方案,“现在工厂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些工程师和技工反而成了厂里的累赘。工厂每月还要为他们支付基本的生活费用,这无疑加重了工厂的负担。如果你把部分人员做出国劳务处理,不仅工厂能减少这部分人员的开支,还能得到一笔可观的人员管理费。 这样一来,你既解决了工厂的财政难题,又为这些工程师和技工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这一进一出的账,想必你能算清楚吧?这对于来自上层的压力,是不是也能减轻一些呢?”
沈梦石的这番操作,正好切中了谢尔盖耶夫的痛点。当前,许多苏联兵工厂都处于军转民的转型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量工人需要辞退,但却找不到接收单位,这使得上级领导不断催促谢尔盖耶夫加快企业转型的步伐。 在全国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几乎没有哪个单位愿意接收这些被辞退的工人,这使得谢尔盖耶夫的处境十分尴尬。 沈梦石的提议,恰好为他提供了一个解决难题的途径。
“那你需要多少工程师和生产技工呢?这些人出国后他们的工资待遇是多少?你又会给工厂多少报酬?”谢尔盖耶夫一口气问出了三个他最关心的问题,急切地想要了解具体的方案。
“我是这么考虑的,”沈梦石胸有成竹地回答道,“现在这些工程师的工资是每月300到500卢布,我将以美元支付,每人每月300到500美元。 这相当于他们目前工资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此外,我还会为每位出国人员每年支付给工厂2000美元的管理费。 这样一来,你对厂里也好有个交代,同时也能弥补工厂的损失。”
“嗯,这样的话,”谢尔盖耶夫沉吟片刻,觉得这个方案确实不错,“在眼下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出国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我回去后会和他们商量一下,明天晚上再给你答复。 同时,明晚你也把钱准备好,我想选择出国的人可能会很多,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谢尔盖耶夫的语气中透露出明显的兴奋和期待,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解决难题的希望。
第二天同一时间,沈梦石和谢尔盖耶夫再次会面。谢尔盖耶夫递给沈梦石一份名单,上面列有180名选择出国工作的设备厂员工姓名,并告知沈梦石明天派人到工厂签署这些员工的派遣合同,相关手续他会提前准备好。随后,谢尔盖耶夫郑重地将一个木盒交到沈梦石手中。盒子里装着8卷胶卷,谢尔盖耶夫没有明确说明胶卷的内容,但沈梦石心知肚明,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t-62和t-72坦克的生产图纸。
按照之前的约定,沈梦石也将一个装有200万美元现金的皮箱交给了谢尔盖耶夫。至此,双方的交易圆满完成。回到住处后,沈梦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胶卷里的内容。确认这些胶卷确实是他想要的t-62和t-72坦克的完整生产图纸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次交易的意义非凡,不仅获得了坦克成品和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这两款坦克的核心技术资料,这将对国家的国防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他拿出一个砖头大小的卫星电话,拨通了一个特殊的号码。
在京城禁区内一处幽静的院落里,已是深夜11点,一位老人仍然在书桌前伏案工作,批阅着堆积如山的文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老人闻声抬头,目光转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到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正闪烁着微弱的灯光。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恭敬的声音:“陈老,您好!这么晚打扰您,是因为去北方邻国执行任务的小沈传回了最新消息。他已经成功拿到了t-62和t-72坦克的成品、全套生产图纸以及一批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坦克成品和产业工人可以跟随他的车队回国,但是图纸由于其特殊性和敏感性,无法直接携带出境,这需要我们这边想办法解决。”
“好的,我知道了,”老人语气沉稳地说道,“你让他随时接听电话,我会尽快安排。” 说完这句话,老人放下了电话,又迅速拨打了另一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