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收购坦克(2/2)
对于谢尔盖耶夫提出的条件和价格,沈梦石并没有表示异议。此刻,他心中更为关切的是如何才能说服谢尔盖耶夫,将这两款坦克的制造图纸一并拿到手。为了达成这个最终目标,沈梦石爽快地答应了谢尔盖耶夫提出的所有要求,并主动提出为了表达谢意,将在晚上设宴款待他。
苏联人以其豪饮的酒文化而闻名,沈梦石深谙东北酒桌文化精髓,以酒为媒,打开了谢尔盖耶夫的话匣子。几杯酒下肚,谢尔盖耶夫开始抱怨起来自兵工企业上层的压力,他不理解为何原本良好的社会环境如今变得食物短缺,民不聊生。 他感叹世道艰难,工厂的生产也受到了影响。 他接着谈到自己的家庭,特别是他的子女。他有两个儿子,都已参军成为军官,这让他比较放心。然而,他最疼爱的小女儿,现在已经16岁了,本应在学校安心学习的年纪,却因为社会动荡,许多学校被迫停课,只能待在家里。 谢尔盖耶夫忧心忡忡,不知道这种不稳定的局面还要持续多久,更担心女儿的未来和教育。
听到谢尔盖耶夫的抱怨,沈梦石心中一动,意识到这位厂长是个“女儿奴”,或许可以从他女儿身上找到突破口。于是,沈梦石开始尝试劝说谢尔盖耶夫:“谢尔盖耶夫厂长,既然您对苏联目前的局势感到担忧,为何不让您的女儿去国外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呢?也许等她学成归来,您的国家已经度过难关,到那时,您的女儿就能用她学到的知识为祖国做出贡献。 与其让她困在目前的困境中,停滞不前,错失最佳学习时机,不如送她出国深造,开阔眼界,为未来做好准备。”
“沈梦石先生,你说的容易,可我哪有那么多钱供她出国留学?再说,美国和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对我国怀有敌意,我怎么能放心让我的宝贝女儿去那些地方受苦呢?”谢尔盖耶夫无奈地回应道。
“既然欧美国家不合适,那让她去中国怎么样?”沈梦石提议道。“你们的国家还没有我的祖国发达,更不行!”谢尔盖耶夫摇了摇头。“那您有没有考虑过香港呢?”沈梦石继续说道,“香港比苏联发达得多,它是世界级的金融中心,集商贸、航运、金融、旅游为一体的国际大都市。而且,香港的教育和医疗水平也很发达,环境安全,专业选择也多。把您的女儿送到香港读书,既能让她接受优质教育,又能解决您对她的担忧,岂不是两全其美?” 沈梦石进一步解释说,香港的国际化环境更有利于她未来的发展,也能让她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香港这个地方显然出乎了谢尔盖耶夫的预料,他不由得若有所思地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从思考中回过神来,问道:“香港真的有那么发达吗?拥有堪比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和医疗体系?”
“当然了,”沈梦石肯定地回答道,“香港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香港大学在全球大学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拥有众多国际领先的学科和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而且以英语为官方教学语言,教学质量与国际接轨。此外,香港还有其他优秀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医疗方面,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护人员,医疗服务水平非常高。因此,把您的女儿送到香港读书,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她可以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听起来确实不错,”谢尔盖耶夫点点头,但随即又担忧地问道,“不过去香港读书的话,费用一定很高吧?”
沈梦石略作思考后回答道:“嗯,现在香港不仅吸引了本地学生,也吸引了周边许多国家富裕家庭的子女前往求学,这相应地提高了香港大学的入学门槛和学习费用。 除了学费之外,还需要考虑住宿费、生活费、医疗保险等各种开销。综合来看,每年10万美元的学费加上大约10万美元的生活费用,也就是一年20万美元左右,应该足够了。当然,具体费用还要根据您女儿选择的学校、专业和生活方式而定。”
听到沈梦石所说的每年20万美元的花销,谢尔盖耶夫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唉,我可没有这么多钱来支付她完成学业啊!” 他沮丧地用拳头重重地砸了一下桌子,愤懑地说道:“都怪这该死的世道,耽误了我女儿的青春!” 他满脸愁容,对女儿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