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虎啸青瓦台·章 尾之国(2/2)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如果以此价格平仓,他们不仅不会亏损,甚至可能因为早期的建仓成本和杠杆运用……还有得赚!
巨大的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狂喜瞬间冲垮了这位“华尔街之狼”的冷酷面具。
詹姆斯·凯恩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失态的惊愕。
蛇木手杖“哐当”一声脱手砸在地板上,他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盯着保尔森,浑浊的老眼瞪得滚圆,仿佛要从对方脸上找出撒谎的痕迹。
“1550?亨利…你确定你没听错?是1550?不是1750或者1850?”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尖利。
狂喜如同惊涛骇浪瞬间席卷了奥尼尔和凯恩的心头!
绝境逢生!
这简直是上帝伸出的橄榄枝!
克里斯、米恩、德里克三人则是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但随即……三人交换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眼神,心里轻松了下来。
怪不得保尔森在这里一点儿都不急,根本无视屏幕上的汇率变化,原来是外汇期货交易所的协商平仓机制。
交易所协商平仓,是交易所的特殊撮合机制,本质上是在标准化合约与集中清算的框架内,给“想提前了结合约又不想反向平仓”的双方开一条私下协商、交易所登记过户的“绿色通道”。
而核心在于日终撮合,交易所于收盘后一次性撮合,生成两条方向相反、价格相同的成交记录,不计入当日行情、不对外公布价格。
然而,仅仅几秒钟之后,如同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众人几乎同时从狂喜的云端跌落,一股更深的寒意沿着脊椎爬升上来。
他们的脸色由狂喜的潮红迅速褪去,变得苍白而凝重。
奥尼尔和凯恩并非蠢人,他们瞬间明白了保尔森放弃印地麦克银行以及雷曼兄弟的更深层逻辑。
吴楚之开出的1550协议价,是一个“有得赚”的价,但绝非凭空掉下的馅饼。
这背后必然有代价。
而在这个寡头主导的外汇市场里,当一方(吴楚之)和另一方(他们三家巨头)都能从这个价格中“有得赚”时,那么,这个利润从何而来?
新罗国家外汇储备的巨额损失是必然的。
韩元暴跌本身,就意味着新罗外储的急剧缩水。
但这并不够。
所以,也是最重要的!总得有人来承担那庞大的、无法消弭的亏损!
吴楚之的“有得赚”,华尔街三巨头的“安全获利”,新罗外储的“被动失血”,这三者的“盈利”或“止损”加在一起,必须由市场另一端的巨大亏损来对冲!
这巨大的亏损,就压在了无法参与这场秘密交易、被蒙在鼓里、甚至被有意推出去当炮灰的市场其他参与者身上!
印地麦克银行和雷曼兄弟那深陷泥潭、规模庞大的多头头寸,就是那个完美的、现成的“亏损源”和“提款机”!
保尔森的决定,无比清晰:用印地麦克和雷曼的彻底毁灭(他们的头寸会成为市场恐慌中无人承接的垃圾,亏损将高达天文数字),去支付吴楚之要求的“买路钱”,同时换取华尔街三大巨头自身的“安全离场”和“稳定获利”。
华尔街资本联盟建立在贪婪之上的脆弱性,在这一刻暴露得淋漓尽致,并且被冷酷地利用到了极致。
什么“同舟共济”?
什么“联合行动”?
在灭顶之灾面前,在足以保全自身甚至获利的巨大诱惑面前,只剩下赤裸裸的“弃卒保车”!
甚至连“卒”都算不上,是直接被丢进绞肉机的血肉筹码!
奥尼尔和凯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冰冷和了然。
刚才还在为“船票”昂贵而肉疼的两人,此刻只觉得那点“牺牲”简直不值一提!
只要能以1550的价格安全逃离,别说牺牲印地麦克和雷曼兄弟,就算是再扔两家机构进去,他们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他们没有丝毫愧疚。
换位相处,如果此刻是理查德·富尔德或者米歇尔·佩里掌握了这个秘密和生机,他们同样会毫不犹豫地卖掉高晟、美林和贝尔斯登,甚至可能会卖得更狠、更绝!
这就是华尔街的生存法则,弱肉强食,成王败寇。
道德?
那是在慈善晚宴上用来装点门面的奢侈品。
然而,巨大的利益诱惑背后,那“四个诉求”如同幽灵般悬在头顶。
向一个华国人……
向一个他们内心深处带着傲慢与偏见的“黄皮肤的对手”低头媾和,接受他的“城下之盟”?
这一点,即使是以实用主义至上的奥尼尔和凯恩,心底深处也像吞了只苍蝇般感到难以言喻的膈应和屈辱。
这关乎着他们这些老牌金融帝国掌舵人内心那点隐秘的、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感”和“尊严”。
斯坦利·奥尼尔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强行压下心头那点不适感。
安全离场+可能获利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压倒了无谓的情绪。
‘1:1550……算上杠杆,这次做多的单边收益率能突破100%……
如果算上前面两次的操作,整体收益率甚至突破了300%。
从血本无归到收益率300%,吴楚之这份‘厚礼’确实够分量。’
这份从天而降的利润瞬间冲淡了向对手低头的屈辱感。
但作为在华尔街血雨腥风中厮杀出来的顶级掠食者,奥尼尔的大脑在狂喜的间隙立刻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他深知金融市场的铁律:没有无缘无故的利润,更没有免费的逃生通道。
代价……
这个词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他的神经。
吴楚之在上一次的比索之役以及这次的新罗战场上展现出的手段足以证明其绝非善类。
他开出如此优渥的平仓条件,绝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发善心或赚取那点韩元波动的差价。
‘这份厚礼的账单,很快就会送到了。’
奥尼尔几乎能预见到吴楚之那张年轻面孔上冰冷的算计。
这1550的价格,是华尔街用雷曼兄弟和印地麦克银行的尸体铺就的血路。
而吴楚之真正想要的,必然是远超金钱的、让华尔街巨头们也感到肉痛甚至棘手的战略筹码。
或许是技术,或许是市场准入,或许是某种难以估量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那即将摆在他们面前的“代价清单”,其重量恐怕远非眼前的利润所能抵消。
但此刻,在这灭顶的金融海啸中,他们没有选择——活下去,才有资格谈代价。
奥尼尔将目光投向保尔森,声音恢复了往日的粗粝,但多了几分急切,
“亨利,吴楚之具体要什么?那四个诉求到底是什么?”
作为美林的CEO,他需要评估价码是否在自己和董事会的承受范围之内。
詹姆斯·凯恩也重新拾起掉落的蛇木手杖,拄在身前,浑浊的老眼紧盯着保尔森,等待答案。
谈判的核心时刻到了。
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雪茄辛辣、昂贵酒香以及更浓重的……
对未知代价的焦虑气息。
斯坦利·奥尼尔粗壮的手指不耐烦地敲击着水晶杯壁,发出清脆却令人心焦的声响。
米恩、德里克、克里斯三人屏息凝神,如同等待最终裁决。
保尔森感受着这五道目光汇聚的压力,那压力如同实质,几乎能在他冷硬的脸上刻下痕迹。
他缓缓坐回沙发,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上,姿态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仿佛在斟酌如何向一群凶残的同伴描述与魔鬼的交易条款。
“吴楚之的第一个诉求,”
保尔森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在宣读一份重要的商业合同,
“高晟需要支持艾比诶木将其个人PC业务包括旗下Thik品牌及相关资产,以净资产价格和评估值孰低的价格,出售给吴楚之旗下的果核电子。”
这个诉求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第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是短暂的错愕,随即是快速的评估和释然。
奥尼尔眉头先是微微一挑,随即舒展开来,鼻子里发出一声短促的“哼”。
他拿起酒杯灌了一大口麦卡伦,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
“个人PC业务?”
他砸吧了一下嘴,带着一抹华尔街特有的精明算计,
“那玩意儿?呵呵!
艾比诶木早就想把这烫手山芋甩出去了,利润薄得像纸,还占着资源。
当初我们几家联手,不就是想用这个壳子把那个黄皮小子的果核电子框进来,让他钻进国际化的笼子,方便我们日后……嗯?”
他瞥了一眼保尔森,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再明显不过——当初的“馈赠”本就是为了未来更大的控制。
凯恩那双浑浊的老眼里也闪过一丝了然。
他摩挲着蛇木手杖顶端的金属头,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这个诉求……在我们预料之中,或者说,这本就是我们主动送到他面前的饵。”
他的声音沙哑,带着老年人特有的缓慢节奏,
“吴楚之的果核电子野心勃勃,想要打造一个横跨硬件制造的帝国。
艾比诶木个人PC业务的品牌、渠道、还有那些基于个人电脑整机的专利……
对他来说,是快速走向国际的捷径,用金钱换时间,很精明,也很合理。
这还在正常商业并购的范围内。”
这个诉求虽然涉及巨头之间的资产转移,但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符合一个野心勃勃的东方企业家的扩张路径。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他们自身深陷泥潭、急需脱身的生死关头,交出这个本就计划中的“诱饵”,几乎不需要犹豫。
然而,短暂的释然之后,一股更深的疑虑爬上了奥尼尔和凯恩的心头。
奥尼尔放下酒杯,手指重重敲了下桌面,
“亨利,第一个诉求听起来像开胃菜。
我们都知道吴楚之不是善茬。
他既然把艾比诶木放在第一条提出来,那就意味着后面三个才是真正的大餐,甚至是毒药!
告诉我,第二个是什么?”
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闪烁着警惕和不耐烦。
此时,保尔森的脸上却露出一丝极其古怪的神情,仿佛是听到了一个荒谬的笑话,又像是在确认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才缓缓开口:
“诉求二:高晟、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需要共同推动并游说挪威政府,将挪威克瓦纳集团持有的赫尔辛基造船厂转让给吴楚之的果核资本。”
话音落下,指挥中心陷入了短暂的、诡异的寂静。
“赫尔辛基造船厂?”
奥尼尔猛地从沙发上直起身,粗壮的眉毛几乎拧成了麻花,
“那地方?破冰船?”
他像听到了天方夜谭,“吴楚之要那玩意儿干什么?给他那个电子帝国造航母吗?还是他想去北极卖手机?!”
凯恩浑浊的老眼也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困惑和不解。
他的蛇木手杖停在了地毯上,不再划圈。
“极地造船集团…重型破冰船…”
他喃喃自语,似乎在努力将这个词组与吴楚之的主业——消费电子——联系起来,但显然失败了。
他抬起头,看向保尔森,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这和他的业务版图、和华国的国家战略、甚至和他个人的野心,有什么关系?
八竿子都打不着!难道纯粹是钱多烧的,想买个大玩具?”
德里克也忍不住插了一句,作为偏实业的贝尔斯登投行负责人,他试图从地缘角度理解,
“难道吴楚之的目标是进军北极航道?
保尔森先生,最近二十多年全球战略家确实都在讨论北极航道的价值。
但那两条航道,东北航道一年冰封期长达十个月,西北航道也有八个月!
就算他吴楚之现在确实有船队,那也是普通远洋货轮,跟极地货船是完全两码事!”
一边的克里斯快速调出船舶结构图投影,语气急促而专业,
“Sir,你们知道的,99年我主导了马士基收购海陆国际,所以我对船舶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普通远洋货轮在极地就是移动棺材!区别在三个致命维度——
第一,船体结构:
极地船艏是破冰斧(他指向参数图‘破冰型前倾艏’),外板像犀牛皮加厚(冰带区钢板增重8-12%),骨架密集抗挤压(双壳压缩设计分散冰载荷);
而普通船平滑外壳——薄钢板撞上0.5米冰层直接凹陷撕裂!
第二,动力心脏:
极地船配‘Azipod吊舱’(展示动力模块),功率比同级普通船高100%!
能在1.2米当年冰里自己开道(双向破冰DAS技术);
普通船?(冷笑)
固定螺旋桨撞冰就碎,遇冰区只能等破冰船救援!
第三,生存系统:
零下40度时——
极地船:全船-40℃钢材,燃油管有蒸汽伴热(防冻堵),救生艇封闭加热;
普通船:钢材在-10℃脆如饼干,凝点不足燃油冻成蜡,放救生艇?绳索冻僵放不下去!”
德里克冲着他竖起了大拇指,而后继续分析道,“这不经济,也不科学,更不合理。
从吴楚之个人角度,我找不到这个诉求的合理性。”
米恩也加入了讨论,“难道是华国政府的意思?”
德里克很是笃定的摇了摇头,
“我无法排除这个可能性,但是也不合理。
华国现在卯足了劲在经营中亚和欧洲的第二亚欧大陆桥,火车专列和陆路能源管道才是他们的核心战略。
走北极?费力不讨好,成本高得吓死人!”
奥尼尔和凯恩也认同他们的观点,招呼他们坐下来。
五人困惑、质疑、甚至带着点荒谬感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保尔森身上,等待一个合理的解释。
吴楚之的这个诉求,完全超出了他们对吴楚之商业逻辑和战略意图的理解范畴。
保尔森迎着众人的目光,脸上那古怪的神情并未消失。
他拿起雪茄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稍安勿躁”的意味,
“诸位,这个诉求,单独看确实令人费解。或许,等你们听完他的第三个诉求,就能明白了。”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
“第三个?”
凯恩的声音陡然提高,蛇木手杖用力在地毯上顿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浑浊的老眼里精光一闪,这个转折让他意识到事情远比买船厂更离奇。
“亨利,别再吊胃口了!那个黄皮小子到底还想要什么鬼东西?一口气说出来!”
奥尼尔也烦躁地低吼了一声,催促保尔森快讲。
保尔森放下雪茄,双手交叉,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变得异常专注,仿佛在复述一个天方夜谭:
“诉求三:推动国际社会,承认‘章尾国’的合法地位。”
轰!
这一次的寂静,比刚才更加彻底,更加沉重,如同凝固的铅块。
整个房间里只剩下空调系统微弱的嗡鸣声和几人沉重的呼吸声。
“章尾国?”
米恩主管情报,自认对全球地缘了如指掌,此刻也彻底懵了。
他下意识地重复着这个名字,语气充满了茫然和不确定,小心翼翼地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保尔森先生……地球上……有这个国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