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燃2001 > 第577章 虎啸青瓦台·硅基风暴

第577章 虎啸青瓦台·硅基风暴(2/2)

目录

虽然过程充满了泡沫、欺诈和无数企业的尸体……”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洞悉周期的苍凉:

“……但这,小子,这就是一个产业萧条的棺材板被硬生生撬开的声音!

自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笼罩在半导体头上那几年的价格阴跌、产能过剩、寒气逼人的萧条期……

被这剂用我们华尔街的血肉当药引的猛药,强行终结了!

一个全新的、建立在废墟和高成本之上的、鬼知道能持续多久的‘复苏’周期,用最他妈戏剧化、最血腥的方式,提前开演了!”

……

指挥中心的屏幕上那令人窒息的工业硅价格走势图,像一张巨大的死亡通知单。

“我们不能就这么干坐着等死!”

雷曼兄弟的巴伦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声音因激动和绝望而嘶哑,打破了指挥中心压抑的死寂。

他双手撑在桌子上,身体前倾,目光扫过克里斯、厄尔利、米恩和德里克。

“各位!我们不能再盯着这些该死的报价屏幕了!

这没用!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现在必须站在全球实体经济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他的话让另外四人猛地一愣,眼神中充满错愕。

一个华尔街最顶尖的投行家,此刻居然喊着要“站在实业角度”?

巴伦顾不上他们的反应,语速飞快,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焦灼:

“你们想想!单靠恐慌中的多晶硅厂、硅晶圆厂各自为战,满天下去抢那点工业硅现货?

他们能匹配得了全球爆发的、混乱无序的需求吗?

不可能!

任由市场这样‘自由’调节下去,最终的价格会完全失控!”

他深吸一口气,喊出了那句在自由市场圣殿华尔街听起来极其刺耳的口号:

“我们需要一个‘大市场’!

一个全球范围的、强制性的宏观调度机制!

必须由阿美莉卡政府牵头,联合主要经济体、产业协会的力量介入!

建立临时的工业硅配额分配制度!

优先保障内存颗粒、晶圆制造这两个关键环节的核心产能!稳定供应链,平抑恐慌!

只有进行强有力的顶层干预和宏观协调,才能避免价格彻底崩坏,把整个产业链从悬崖边拉回来!

否则,我们所有人,包括整个华尔街,都会被这场失控的混乱彻底埋葬!”

“哈!哈哈!”

印地麦克的厄尔利第一个反应过来,发出两声短促而充满讽刺的冷笑,打破了巴伦话语带来的短暂冲击,

“巴伦!我没听错吧?

你在自由经济的圣殿里,呼吁阿美莉卡搞‘计划经济’?搞‘国家分配’?

这真是我今年听到的最他妈讽刺的笑话!”

他摇着头,脸上满是荒谬感,“看不见的手?现在成‘看不见的绞索’了?

需要我们这些秃鹫去求政府来‘看得见的手’救命了?”

米恩和德里克的脸色也极其古怪。

巴伦的脸颊肌肉剧烈抽动了一下,厄尔利的尖刻讽刺像刀子一样扎在他信奉了二十多年的信仰图腾上。

他感到一阵生理性的反胃。

但屏幕上那条代表工业硅离岸价的、几乎要突破图表框线的猩红直线,像恶魔的眼睛一样盯着他。

他猛地转身,双眼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却异常清晰,仿佛在说服自己,也在说服这间充斥着自由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殿堂,

“厄尔利!你以为我愿意吗?!我他妈比你们任何人都信奉‘看不见的手’!

但现在这只手掐住了我们所有人的喉咙!

你告诉我,当恐慌成为唯一的供需信号,当‘生存’挤压掉所有‘效率’计算,当整个系统的基石——基础物料供应——被拦腰斩断时,市场还能有效配置资源吗?!”

他重重一拳砸在控制台上,“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解药,是缓刑!

哪怕是他妈的该死的饮鸩止渴!

配额分配是建立一条输血管,让最核心的器官晶圆厂、颗粒厂这两个玩意儿先活下来,避免整个肌体瞬间坏死!

这不是取代市场,是给垂死的市场做一次心脏按压!

等巴西的船到了…等恐慌平息…该死的市场机制自然会回来!

但现在,我们需要时间!需要秩序!”

巴伦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在他们信奉的自由市场基石上,荒谬感几乎要溢出来。

但内心深处,一种冰冷的理智又让他们无法彻底否认巴伦的论点。

放任下去,价格确实会涨到天上去,最终所有人都得死。

自由市场在极端恐慌和结构性短缺面前,似乎真的失灵了。

这种认知上的撕裂让他们表情扭曲。

“Fucktheiroy!(去他妈的讽刺!)”

德里克低声咒骂了一句。

他烦躁地抹了把脸,长叹了一声后开口说道,

“但…该死的,巴伦说得……可能是此刻唯一的解法。

完全靠市场,现在就是一锅沸腾的毒汤。

我们需要……需要点降温剂。”

他的语气充满了不情愿,但承认了现实。

克里斯没有说话,只是眼神变得更加幽深。

巴伦的提议虽然刺耳,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划开了他们一直不愿直视的伤口。

这场危机已经超出了纯粹金融博弈的范畴,正在演变成一场可能席卷实体经济的供应链灾难。

华尔街的秃鹫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可能真的玩脱了,甚至需要拉下脸来寻求他们一直鄙视的“政府干预”才能自救。

这种认知带来的屈辱感和无力感,比市场的暴跌更让他们心寒。

指挥中心内弥漫着一种荒诞而沉重的氛围。

自由市场的圣骑士们,此刻竟被逼到了必须祈求“有形之手”介入的悬崖边。

克里斯沉默了几秒钟,目光如刀锋般扫过巴伦、厄尔利、米恩和德里克。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带着钢铁般的决断:

“巴伦说得对。”

克里斯的声音不高,却压过了服务器的嗡鸣,

“现在不是坚持教条的时候。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我们同意这个方向。

巴伦,继续说下去,我们需要具体方案,立刻!”

得到首肯的巴伦精神一振,语速更快,调出彭博终端上的全球大宗商品数据库,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首要问题是填上工业硅的窟窿,立刻!看数据!”

他指向屏幕,“去年全球工业硅交易总量是120万吨!分摊到每个月就是10万吨!德里克!”

他猛地抬手制止想说话的德里克,“我知道!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实际用在生产多晶硅上的数量远没这么多!

但现在我们的目标不是满足那点‘真实’需求!

而是要稳住整个产业链的价格预期中枢!

你要明白,现在我们必须满足多晶硅厂所有需求的同时,还必须覆盖市场上所有恐慌性需求、投机性囤积!

我们必须制造一种‘海量供应即将到来’的假象!

让那些蠢蠢欲动、想趁机翻倍涨价的多晶硅厂找不到立刻转嫁成本的借口!

这样才能按住内存颗粒这颗即将爆炸的炸弹!”

他调出全球海运航道图,圈出巴西到东亚的路线,

“10万吨,听起来吓人?一艘30万吨级的超大型矿砂船就能装走!

但问题在于时间!

海运,从巴西桑托斯港到夷洲高雄或樱花名古屋,正常航程是38天!

我们可以动用一切力量,让我们的船队在巴拿马运河插队优先通行,极限压缩时间……大约能节省6天,也就是32天!”

巴伦的眼神锐利如鹰,“但德里克,你我都清楚,现在那些多晶硅厂的库存工业硅,绝对撑不过32天!

按照他们满负荷开工的情况,现在能有15天库存就算上帝保佑了,我估计只有10天。

停工就是毁灭!所以——”

他顿了一下,声音斩钉截铁:“我们必须用空运!

立刻空运至少10万吨工业硅过去!

砸也要砸出一条供应通道!”

“10万吨?!空运?!FUCKME!!!”

德里克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仿佛听到了世间最荒谬的指令!

他猛地扑到自己的终端前,手指颤抖着输入指令,调出航空货运数据库,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荒谬而尖利变形:

“巴伦!你他妈疯了吗?!

从巴西到东亚!只能飞大型远程宽体货机!

B747-F的业载大概110吨!MD-11F更少!平均按100吨算!

10万吨需要他妈1000个架次!

全球能飞这种洲际货运的宽体货机总数,波音、空客、麦道所有型号加起来,包括客改货的!

彭博数据在这里!总共只有422架!

就算把阿美莉卡空军运输司令部的战略运输机(C-5,C-17)都算上临时征用,也他妈凑不够!

而且这些飞机根本不可能全部调来运硅石!

就算上帝显灵把所有420架货机都交给我们……”

德里克看着屏幕上的计算结果,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每架飞机跑两趟半?!算上往返时间、装卸时间、维护时间、空中交通拥堵……

这他妈是番茄的小说是吧!10天!极限运力能到7万吨就烧高香了!”

“而且!巴伦!你他妈想过桑托斯港的装载能力吗?”

德里克几乎是在咆哮,调出港口的实时卫星视图和数据,

“那是散货港!不是航空货运枢纽!

没有专用的快速散装-空运转换设备和足够大的堆场!

要把几百吨、几千吨的散装工业硅,从驳船或卡车上卸下来,再分装到符合航空标准的集装板(ULD)或巨型柔性散货袋(FIBC),光这个环节就能把人逼疯!

效率?一小时能处理200吨就是神迹!

机场呢?

东京成田、汉城仁川、夷北桃园,它们的货站能同时处理多少架满载100吨沙子的巨无霸?

地勤保障、装卸工、海关清关……想想那些官僚流程!

就算我们用钱砸开绿色通道,物理极限摆在那里!

这他妈不是运芯片,是运沙子!

是运他妈密度不到钢铁一半的、占地方又难处理的沙子!”

德里克颓然坐下,双手插进头发里,

“还有巴西内陆的运力!矿场到港口的卡车队够吗?

路况呢?雨季要来了!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用金砖铺成的、通往地狱的单行道!”

他调出最新的运费报价,几乎是用吼的,

“还有运费!海运一吨工业硅从巴西到东亚,大概130美刀!

空运?!现在是4200美刀一吨!

而且这只是基础报价!

真要全球抢舱位,运费涨到6000-7000一吨都有可能!

一吨工业硅本身才他妈730美刀啊!运价比货还贵十倍?!

这他妈是运金矿还是运沙子?!这成本怎么摊?!”

面对德里克排山倒海般的质问和数据轰炸,巴伦只是双手一摊,脸上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德里克!我知道!这他妈的就是饮鸩止渴!是拿金碗装沙子!

但这是我们唯一能立刻见效、给市场看的‘宏大行动’!

是给韩元头寸续命的肾上腺素!

这钱,是买命钱!是政治账!

不是经济账!

如果不做,任由内存颗粒价格再翻几倍,HY立刻完蛋,韩元彻底崩盘!

我们在新罗的外汇头寸会像纸船一样被撕碎!爆仓穿仓就在眼前!

这空运的成本再高,分摊到我们几家头上,也比全军覆没强!明白吗?!”

克里斯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如同惊雷,瞬间压下所有争论:“够了!执行!”

他目光如电,快速下达指令,不容置疑:

“厄尔利!你负责对接全球航空货运!

FedEx、UPS、DHL、卡塔尔货运、卢森堡货运……ALLIN!

告诉他们,价格不是问题!市场价的10倍、15倍我们也认!

但我要舱位!我要飞机!我要最快速度!

立刻联系!

动用你在航空界所有关系!

米恩!海运交给你!

联系马士基、MSC、COSCO……所有大船东!

租!征用!我要20艘Paaax级的散货船!

立刻洗船!立刻部署到巴西桑托斯港!

不需要满载!不需要等货!按天发货!

哪怕这天只有1000吨到货都特么的给我按时出发!

告诉他们,阿美莉卡商务部、交通运输部会全力配合!优先过运河!

巴伦!德里克!你们两个负责巴西货源!

扫货!现货!仓库里的、码头上的、在途的!溢价50%!

不,80%!不管多少钱!有多少收多少!立刻堆在港口等船来运!

钱!不是问题!分摊机制会后立刻制定!”

尽管这个方案疯狂、昂贵、执行难度逆天,但在当前绝境下,这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有效的“组合拳”。

一丝微弱的希望总好过坐以待毙。

众人脸上写满了肉痛、无奈和一丝被逼上梁山的疯狂,但没人再出言反对。

厄尔利、米恩、巴伦、德里克立刻如同消防队员般抓起加密电话,接通各自的后台老板和核心团队,语速飞快地下达着命令。

指挥中心瞬间被更加急促、近乎嘶吼的指令声淹没:

“接淡水河谷CEO专线!工业硅!现货!桑托斯港仓库里的!码头上的!全扫!价格?按最新报价加80%!立刻签电子合同!”

“给我接通卡塔尔航空货运CEO!私人频道!我要他未来30天内所有B747-F/DC-8-70F/MD-11F的舱位!

空余运力全部锁定!

运价?按实时市场价double!现在就给我传真确认函!”

“联系马士基集团运营中心!紧急征调20艘好望角型散货船!

立刻!部署巴西!租金?按波罗的海指数峰值溢价50%!

告诉他们在巴拿马运河有最高优先级!”

“德里克!让你的人在里约热内卢现货市场扫货!小矿场的也要!立刻装车运往桑托斯港集港!溢价85%!”

……

地点:汉城,青瓦台,国宰办公室

李明博面无表情地放下那份来自华尔街最高层、措辞前所未有严厉的加密传真。

冰冷的镜片后,那双掌控新罗命运的眼眸里,没有愤怒,没有意外,只有一种棋局按预定轨道精确运行的、深不可测的平静。

他拿起另一部加密的红色专线电话,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接财政部,金融委员会。按A计划执行。立刻。”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