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虎啸青瓦台·纶音敕令(2/2)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一旁的金哲民忽然开口,“华尔街急迫施压,非为救我们。
他们只是恐慌韩元崩盘引发连锁反应,想借新罗政府之手,稳住局面,为他们自己的庞大空头仓位创造安全撤退的通道。
信函措辞强硬,却毫不提及对HY的具体援助条款,其心……可诛。”
玄贞恩脸上的讽刺笑意更深了,“哲民,我当然知道他们没安好心!”
她深吸一口气,那抹希望并未被浇灭,反而在金哲民点破华尔街险恶用心后,变得更加清晰而务实。
“豺狼的援手,自然是为了舔舐它们自己的伤口。但是……”
她猛地从那张象征着权力的皮椅里站了起来!
身体因为久坐和情绪的巨大波动而微微晃动了一下,但立刻被她强大的意志力稳住。
她几步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满室的狼藉和电视屏幕里自己狼狈的定格画面,目光死死地投向窗外那片灯火辉煌却又危机四伏的汉城夜景。
夜色深沉,霓虹闪烁,在她眼中却仿佛化作了一张巨大的棋盘。
她没有回头,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
“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华尔街的‘纶音’,就是我们此刻唯一能抓住的、能撬动李明博的杠杆!”
她顿了顿,缓缓转过身,脸上再无半分之前的失魂落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残酷现实淬炼后的、近乎冷酷的清醒和掌控欲:
“但是,哲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做华尔街的提线木偶!我们……有我们的操作的空间!”
她的眼神如鹰隼般扫过金哲民,“现在当务之急,是我们内部不能乱!”
她着重强调了最后三个字,目光仿佛穿透墙壁,看到了集团内部可能存在的骚动和背叛,
“人心散了,就什么都没了!必须弹压住一切恐慌和异动!”
紧接着,她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线,如同毒蛇吐信:
“但同时……我们需要制造一点点‘乱’!”
“让华尔街更紧张!让他们看到HY这艘船在惊涛骇浪中更加剧烈的摇晃!
让他们觉得,再晚一秒钟,船就要沉了!
让他们向李明博施压的吼声,再提高八度!再急迫十倍!”
“也让李明博……感受到更大的、来自华尔街的灼热目光!
逼得他,不得不更快地、‘无条件’地,把救助方案给我吐出来!”
她走到办公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那张来自华尔街的、充满命令口吻的传真纸,眼神里闪烁着算计的精光,
“这个‘乱’,要精准,要可控,要看起来像是绝望中的自然反应……哲民,去安排。
明天下午,我要看到市场上有‘HY集团即将启动破产保护程序’的‘内部重磅消息’流出……
模棱两可,却又足够让华尔街那些秃鹫们坐立不安!”
金哲民(萧雅)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女人。
刚刚还被踩入深渊,此刻却已从绝望的灰烬中爬起,冷静地利用着每一个对她虎视眈眈的敌人,甚至不惜主动搅动更危险的漩涡来火中取栗。
这份在绝境中瞬间完成心态转换、并能精准抓住一切可利用因素哪怕明知道是剧毒的冷酷与韧性……
让她真正显露出了顶级财阀掌门人的底色。
现在萧雅有点儿理解,为什么吴楚之会如此慎重的设计这个女人了。
确实可怕!
“明白,会长。”
金哲民微微躬身,声音依旧毫无波澜,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芒,“我立刻去办。”
他转身离去,脚步无声。
玄贞恩重新坐回那张象征权力的椅子,身体微微后仰,闭上了眼睛。
窗外,庆祝胜选的喧嚣似乎也远去了。
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这一次,疲惫之下,不再是绝望的冰冷,而是如同母狮舔舐伤口时,眼底深处蕴藏的、择人而噬的凶光与算计。
风暴的核心,在短暂的绝望后,开始酝酿更危险的反击。
……
地点:汉城广场
天光破晓,澄澈的蓝绸般铺展在汉城上空。然而,汉城广场的气氛却肃穆得如同凝固的琥珀。
阳光洒在光洁如镜的广场地砖上,反射出刺目的光,却无法驱散空气中弥漫的、沉甸甸的仪式感。
这里,即将举行新罗新一任大统领的就职典礼。
广场中心,高台耸立。
最引人瞩目的,并非即将登台的主角李会昌。
而是高台两侧观礼席上那星光熠熠、足以让任何一本新罗现代史教科书黯然失色的阵容。
前任大统领们如同一尊尊活着的、刻满历史功过的青铜塑像,身着深色正装,端坐于席。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新罗现代史。
吴楚之端坐在受邀的商界嘉宾席中,位置颇为靠前。
年轻的他在这一众政商巨擘中显得异常扎眼。
顶级的剪裁勾勒出挺拔的身姿,年轻的面庞上带着温和得体的微笑,眼神沉静。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刻内心正经历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重生的记忆碎片与现实的光影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
前世网络上那些关于“七日凌空”的讨论,此刻显得如此苍白。
历史的车轮,被他扇动的蝴蝶翅膀给彻底撞离了轨道。
一些人的身影消失了,一些人的身影提前出现了。
更惊人的是,他发现坐在人群中的还有两张更加年轻、却在后世新罗政坛掀起波澜的面孔。
锋芒初露的检察官尹卡卡、野心勃勃的政治新星传奇耐饿王。
在他眼里,加上此时还健康着的卢泰愚……
这实际上是名副其实的“十日凌空”。
汇聚了新旧权力、派系斗争、乃至未来变数的微缩舞台。
历史的厚重感与变数的荒诞感交织袭来,让他呼吸都不由得微微一窒。
就在这时,一只手轻轻拍在了吴楚之的肩头。
他微微一怔,从思绪中抽离,侧头望去。
李明博不知何时已从前方核心位置悄然来到了他身边,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眼神却锐利如刀。
“吴董事长,”
李明博的声音不高,恰好能让吴楚之听清,却又不至于惊动周围的贵宾,
“前面视野更好些,请随我来。”
吴楚之心中一凛,完全没料到李明博会亲自来邀请他这位“外人”往前坐。
而且……他周围便是华国的使团,这个邀请在他看来,太突兀了。
他下意识地想要推辞或谦让一下。
但李明博的笑容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让他一时竟忘了该如何反应,只是愣愣地看着对方。
李明博似乎很满意他这片刻的愣神,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却并未再多言解释。
正当吴楚之心中念头飞转,揣测这位新晋掌权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时,旁边一位身着中山装、面容清癯、气质沉静的华国代表团的长者不动声色地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他一下,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语调道,
“去,坐稳了。”
言简意赅,却如醍醐灌顶!
吴楚之瞬间明白了过来!
这绝不仅仅是换个座位那么简单!
李明博此举,是在这汇聚了新罗新旧权力巅峰、举世瞩目的就职典礼上,将他吴楚之——这位来自华国的年轻商业巨子——从“受邀嘉宾”的位置,一把推入了新罗权力核心圈层的边缘!
这是一种极其高调、极具象征意义的抬举!
他立刻收敛心神,迅速起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和一丝受宠若惊,微微躬身对李明博道,
“多谢李代表关照。”
随即,他沉稳地跟在李明博身后,在无数道或惊讶、或探究、或了然的目光注视下,穿过了前排的政要区域。
李明博将他径直带到了前排核心观礼席中段偏左的一个空位,示意他坐下。
吴楚之坐下后才发现,自己的位置,正好在前大统领身后一排,正前方便是‘白马大统领、汉江潜泳委员会会长’卢泰愚。
这片区域,坐着的几乎都是新罗政坛的重量级人物。
几乎是同时,另一侧通道也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正是三桑集团的会长李健熙,其子李在镕紧随其后,接着是现代、LG、SK等新罗顶级财阀的掌舵人或继承人。
他们纷纷在吴楚之这一排落座。
李健熙、李在镕父子,更是被安排在了紧挨着吴楚之的左侧位置。
吴楚之心中雪亮。
这排位绝非偶然!
李明博此举,用意至少有两层:
其一,是将他吴楚之的地位拔高到与新罗顶级财阀平起平坐甚至更受瞩目的位置,为其后续在新罗的经贸活动铺就一条畅通无阻的“红毯”;
其二,这更是新政府无声却震耳欲聋的表态——新罗未来,经济挂帅!经济发展,重心华国。
一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而吴楚之及其背后代表的华国力量,正是新政府倚重的重要对象。
吴楚之立刻调整姿态,展现出最符合东方礼仪的谦逊儒雅,侧身向左侧微微颔首致意,用恰到好处的眼神交流向李健熙、李在镕父子传递了友善的问候。
李健熙也报以沉稳的点头致意,李在镕则略显拘谨地回礼。
随即,吴楚之坐正身体,脸上挂着温文尔雅的微笑,坦然迎向四面八方骤然增多的、如同密集蜂群般疯狂闪烁的记者镜头。
他并非高冷到不愿与三桑父子交流。
实则尴尬在于:他不懂韩语,李家父子也不通中文。
而此刻,在如此庄重的国事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英语交谈?
在华国,这是正常的,但在新罗……
让人无语到抠脚的是,这在新罗是不可想象的大忌!
参加仪式之前,使馆人员专门对他进行了培训。
新罗国会法第37条明确规定,涉外场合必须使用标准国语(韩语),接待外宾场合则必须依赖官方同声翻译。
因此,双方只能维持着礼貌而克制的沉默,静待着即将开始的典礼。
就在这时,坐在他正前方的前大统领卢泰愚,却缓缓转过头来。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目光落在吴楚之身上,上下打量一番,竟用一口字正腔圆、带着浓烈齐鲁风味的方言开口赞道,
“孩儿,你很不错!”
吴楚之心头剧震!
这纯正的齐州话无异于平地惊雷!
他几乎本能地、条件反射般立刻站起身,对着卢泰愚的背影便是一个标准的躬身礼,动作流畅而恭敬。
卢泰愚见状,眼中笑意更深,却迅速压低了声音,用同样纯正的齐州方言道,
“哎,咱华国人不兴这套虚礼!坐下坐下!”
说罢,竟还带着几分长辈的亲切,冲着吴楚之飞快地挤了挤眼睛。
吴楚之脑子都快炸了。
什么叫咱华国人?!
一个荒谬绝伦又无比贴切的念头在脑中炸开,
“我靠!这是什么高官特工?!”
卢泰愚似乎被他瞬间凝固的震惊表情逗乐了,轻笑一声,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自豪,
“莫慌莫慌。额(我)祖籍就是齐州!正儿八经的胶东半岛!”
吴楚之这才如醍醐灌顶般反应过来。
原来,前世网络上那个看似荒诞不经的小道传闻,竟然是真的!
传闻这位“白马大统领”内心从未真正将自己视为新罗人!
如今亲耳所闻,亲身所感,吴楚之才深刻认识到这绝非谣传!
也对锦城府南河那晚李明博对新罗阶层心态的分析更加的了然了。
倒也是,这位爷甫一上任便力排众议、推动新罗与华国建交,功成后立刻回齐州认祖归宗,退位后更是干脆回到齐州隐居了一段时间。
直到他的好大哥全斗焕受审,才主动返回新罗,在全斗焕最艰难的时刻与其挽手并肩站上法庭!
无论后世如何评说其功过,单凭这份担当义气,就足以印证那句戏言:青瓦台只有输家,绝没有孬种!
正当吴楚之内心为这份历史的真实与传奇人物的气度所震撼时,坐在卢泰愚旁边的那位面容冷峻、目光锐利的老人——正是曾在军事法庭上高唱《望乡歌》的全斗焕本人。
此时,他也闻声缓缓转过头来。
那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吴楚之,嘴角竟也牵起一丝极淡、极难察觉的笑意。
一首“全斗焕小曲”的魔性旋律瞬间在吴楚之脑海中自动轰鸣奏响!
一秒六棍全卡卡!
吴楚之强压住内心的再度翻涌的惊骇,丝毫不敢怠慢,立刻再次起身,对着这位同样饱受争议却绝不失铁血气概的前大统领,同样恭敬而谦逊地躬身致意,表达问候。
全斗焕和卢泰愚均未再言语,只是微微颔首,便转回头去,恢复了正襟危坐的姿态,仿佛刚才那短暂而离奇的互动从未发生。
然而,这前大统领为新贵转头、华国青年向两任前大统领躬身问候的一幕,已被无数敏锐的记者镜头精准地捕捉下来!
这画面蕴含的信息量实在过于巨大!
它像一道无声的惊雷,炸响在每一个深谙新罗政治权力密码的观察者心头。
对大多数普通记者而言,这或许只是两国经贸巨头与新罗前高层之间一次罕见的、带着些许戏剧性的互动。
但对于那些深谙新罗近代史、洞悉其军政关系微妙平衡的资深政治记者和国际观察家来说,眼前这一幕,足以让他们感到一股寒气从脊椎直冲头顶!
新罗的军权归属,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充满禁忌的话题。
名义上,战时指挥权在阿美莉卡手中,和平时期的大统领是新罗军队的最高统帅。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新罗军队的“忠诚”归属于谁?
在场的资深记者们非常清楚一个公开的秘密:
在新罗军队的中高层,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全斗焕(1980-1988)、卢泰愚(1988-1993)时代的老兵心中,那份最朴素的认同感和忠诚心,很大程度上并非指向那个虚无缥缈的“最高统帅”职位。
而是指向了把他们真正当作“人”而非工具来看待的、在军费待遇和军人荣誉感上给予了相对优厚条件的特定领袖——正是眼前这两位饱受争议却依然在军内拥有巨大隐性威望的前大统领!
全斗焕的铁腕统治下,军人地位空前提高;
卢泰愚延续了这种政策,并在民主化初期试图扮演军队与社会的稳定器。
尽管他们的政治遗产充满污点,但对于一个长期处于战争状态阴影下的军队而言,这两位军人出身的总统,在塑造军队文化、维系军人群体利益方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许多现役中高级军官,正是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全将军”、“卢将军”的敬畏和某种程度上的亲近感,远比对后来那些文官大统领要深得多。
而今天,在李明博一手导演的这场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高规格会议上,这两位对新罗军方拥有着深厚、隐秘且难以撼动影响力的前大统领,竟然同时为一个华国商人破例转头致意!
这绝不仅仅是表达对吴楚之个人或其经济实力的认可!
这更像是一场精心安排的政治仪式!
一个由李明博主导、通过两位前大统领释放出的、指向军方的强烈信号!
它的潜台词如此清晰而惊悚:
李明博已经获得了全斗焕、卢泰愚的公开背书!
这背书,大概率意味着李明博与其背后的力量,已经与这两位前大统领达成了深层共识,并且获得了他们所代表的、在军队中根深蒂固的势力的支持或者至少是默认!
李明博这个被外界广泛视为“影子大统领”、“经济沙皇”的国宰,其掌握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越了经济和政治范畴,正在将触角深入新罗最核心、最敏感、也最具决定性力量的地带——军队的忠诚!
“掌握政权也就罢了……难道连军心……他也……”
一位头发花白、报道新罗政坛数十年的老记者,看着相机里那张构图完美的照片(李明博居中,全、卢侧目,吴楚之躬身),手指微微颤抖,低声对身边的同行喃喃道,话语未尽,但那份不寒而栗的惊惧,已无需多言。
这个信号揭示出的可能性,远比HY集团的生死、韩元汇率的涨跌更令人心悸。
它意味着李明博在新罗的权力版图,已经拼上了最后也可能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他不仅仅是操纵经济的“影子大统领”,更是在实质上成为了一位掌控着政权、深度影响着军权、并在关键时刻能将前朝遗留的巨大政治资源(全、卢)为己所用的、前所未有的强权人物!
这种集权程度和权力渗透的深度,在新罗民主化后的历史上,前所未有!
此刻,金融市场的风暴似乎暂时退居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