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40集:药材图谱,惠及乡野

第1040集:药材图谱,惠及乡野(2/2)

目录

第四天清晨,天终于放晴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医署的泥地上,晒干了积水,也晒暖了空气。素问正在院里翻晒药材,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正是那农妇,怀里抱着孩子,手里还提着个竹筐。

“姑娘!姑娘!娃好了!”农妇的声音里满是欢喜,快步走到素问面前,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下来。孩童的脸色已经恢复了红润,眼睛亮晶晶的,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药材,手里还攥着一朵小野花。

“让我看看。”素问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温度已经恢复正常,又掀开他的衣袖,之前的淡红疹点已经消退,只留下淡淡的痕迹。她笑着点点头:“确实好了,后续再清淡饮食几日,就无碍了。”

农妇激动得抹起了眼泪,从竹筐里拿出一捆野葱,递到素问面前:“姑娘,家里没啥好东西,这野葱是今早刚从地里挖的,新鲜得很,您收下吧。要不是您,娃这条命就没了……”

素问看着那捆野葱,翠绿的叶子上还沾着泥土,带着雨后的清新气息。她没有推辞,伸手接了过来:“多谢你。这野葱也是好东西,能解表散寒,煮水喝还能治风寒感冒。”说着,她转身走进药房,拿出那本《赵地野菜药用指南》,递给农妇,“这是我整理的册子,上面记着咱们赵地常见的野菜,还有它们的药性和用法,你拿回去,自己看,也可以给邻里们看看,以后要是有个小病小痛,或许能用上。”

农妇接过册子,粗糙的手指摸着上面的字迹,眼眶又红了:“姑娘,您真是大好人啊!这册子比啥都金贵!”她抱着册子,又拉着孩子给素问磕头,被素问连忙拦住了。

“快起来,不用这样。”素问扶起农妇,“我学医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能帮到你们,我也高兴。”

农妇抱着孩子,提着竹筐,手里拿着册子,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医署。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也把医署里的药香,带到了远方。素问站在院门口,手里拿着那捆野葱,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心里暖暖的。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野葱,又看了看药房里堆积的药材,忽然觉得,这医署里的春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闹,都要温暖。

李伯走到素问身边,看着农妇远去的方向,又看了看那本《赵地野菜药用指南》,笑着说:“姑娘,你这册子,要是能多印几本,发给各村各户,那真是能救不少人啊。”

素问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忙完这阵子,我就找木匠做些雕版,多印些册子,让更多百姓能懂些医术,少受些病痛之苦。”

阳光越发明媚,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素问把野葱放在石桌上,转身走进药房,继续整理药材。李伯也跟了进去,拿起纸笔,开始认真地记录素问讲过的药性。医署里静悄悄的,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和药材碰撞的声音,偶尔还有孩童的笑声从远方传来,像是一首温柔的歌,在这暮春的清晨,轻轻流淌。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本《赵地野菜药用指南》渐渐在附近的村落里传开了。常有百姓拿着册子,来医署向素问请教,有时会带来自家种的蔬菜,有时会送来刚采的野果。医署里的药材越来越多,来看病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原本冷清的医署,渐渐变得热闹起来,成了邯郸城外最温暖的地方。

素问依旧每天整理药材,记录药性,偶尔会带着学徒去山里采药,教他们辨认各种草木。李伯也成了医署里的“活字典”,百姓有不懂的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偶尔还会拿出自己记的笔记,给大家讲素问教给他的医术。

有一次,村里的张婶得了风寒,想起册子上写的野葱能治风寒感冒,就用野葱煮水喝,没过两天就好了。她特意来医署感谢素问,还带来了自家做的馒头。素问笑着收下馒头,又给她讲了几种治感冒的偏方,让她记下来,以后可以给邻里们用。

看着百姓们渐渐懂得用身边的草木治病,不再依赖神符水,素问心里很是欣慰。她知道,治病救人不仅仅是治好眼前的病人,更重要的是教会百姓们自救的方法,让他们在缺医少药的年月里,也能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暮春的风带着花香,吹进医署的院子里,吹动了晾晒的药材,也吹动了素问手里的《赵地野菜药用指南》。她低头看着册子上的字迹,想起那个抱着孩子冲进医署的农妇,想起那捆新鲜的野葱,想起孩童痊愈后亮晶晶的眼睛,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医署里的故事,还会继续,而她的脚步,也会一直走下去,把医术和温暖,带给更多需要的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