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古巴往事 > 第107章 Chapter 48

第107章 Chapter 48(2/2)

目录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古巴被美军封锁至今,在苏联的帮助下这个国家曾经度过一段美好而富足的日子,但随着苏联的覆灭,古巴濒临经济上的崩溃,直到二十一世纪才逐渐恢复。然而这个热带岛屿小国再也不能回到曾经被老大哥保护之下的日子,但他们从未低头,依靠自己孱弱的力量在拉丁美洲进行他们的对抗。

1965年,危机之后的第三年,埃内斯托辞去古巴的一切职务,带领一批革命志士前往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反帝国主义游击斗争。与之同行的还有艾利希奥·门多萨,前国家安全部的部长。谁也不知道艾利希奥·门多萨为何会加入这样充满理想主义的运动,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个冷血无情,手上沾满鲜血的屠夫。

1967年,埃内斯托革命队伍在帮助玻利维亚进行游击战争时,遭遇叛徒出卖,埃内斯托被捕,随后遭当地政府的枪决。艾利希奥·门多萨也于几日后在玻利维亚的拉巴斯山区遭到逮捕,没人知道他为何向高山上奔逃,只是当他浑身被绑跪在地上面临行刑队时,他提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个要求。

他说,他要面向有雪的地方。

执行官面面相觑,最终让他调转方向,面向离他们最近的伊宜玛尼峰。笼罩在雪山上的云层忽然散开,露出山顶的皑皑白雪,无端散发神圣的光辉,将整个世界都照亮。枪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到,艾利希奥·门多萨沧桑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三个月后,他的骨灰回到古巴本土,在人民的缅怀中,他昔日的好友——前古巴外交部部长安东尼奥·努涅斯接过了他的骨灰,按照他临别时曾提出过的要求,洒在哈瓦那大学礼堂后的石榴树下。

直至今日,那里的石榴树和玫瑰依旧蓬勃地生长,黄蝴蝶翩飞其上,沐浴着哈瓦那永恒的阳光。

而安东尼奥·努涅斯,在1962年那场对伊森·柯里昂的围剿中,不顾自己领导人的身份,冲向死去的友人,将其抱在怀里失声痛哭。这一行为被电视台捕捉,登上了各大媒体,让他遭受了同僚的不满和质疑。而他却不顾流言蜚语,亲自处理了伊森·柯里昂的遗体,将其的骨灰洒进了墨西哥湾。他相信他们两人会在没有边界的海洋里遨游,去往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无论是苏联还是西西里。同年,他辞去了外交部部长一职,转而成为古巴革命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

在对逝去之人的追忆中,他与曾经同样从事外交工作的娜可·路易斯渐渐走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五年后,两人共同孕育了两名可爱的女儿。她们的名字——大一些的姐姐叫做蕾梅黛丝·努涅斯,他们爱叫她“梅梅”,而妹妹则叫做费尔明娜·努涅斯,他们亲切地唤她“奇奇”。

梅梅和奇奇从小都在博物馆里长大,这里记录了有关古巴这个国家如何走到真正独立的这一艰辛历程。父亲是位很负责任的馆长,他曾经带领来自各国的领导人参观这一辉煌的历史,面对革命志士们的照片侃侃而谈。然而只有两姐妹们知道,父亲最爱的那张照片,挂在博物馆里最不起眼的角落。

他们时常看到,在闭馆的时候,父亲经常会站在昏暗的灯光下,凝视那张照片,渐渐湿了眼眶。

那张照片并不如何出众,甚至曾有过来自官方的要求,希望能够取掉这张照片,但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这张照片留了下来。梅梅和奇奇常站在父亲的身后,透过他孤独寂寞的背影,看向这张照片。

照片拍摄于哈瓦那大学的玛格纳礼堂,一众学生将一位面容英俊的教授拥在中心,教授年轻睿智,白皙出挑,让人无端联想到冰冷的雪,尽管她们从未见过。一名离他最近的学生坏笑着握住他的手,就欲亲吻他的手背,而另一位表情严肃的学生则很严厉地正在制止这一行为,年轻的父亲也抓着那位教授的衣角,露出敬仰的欣喜目光,丝毫没注意到身后的一位穿百慕大短裤的女学生高高扬起书本,就快要砸到他的头上。外围还有很多学生,每个人都望向中心的教授,虔诚而热情,她们甚至还看到了并不起眼的母亲。

而在礼堂的角落里,则坐着一位瘦瘦小小的女孩,她抱着一本书,微笑地注视这一切,看起来满怀希望,非常幸福。

父亲总是站在这张照片前沉默地流泪,但从不跟她们讲述原因。她们知道的的确很少,比如母亲为何总要在新年夜的那一晚用报纸和麻绳扎上一束花,放在莫罗城堡的灯塔下。她们也不知道父亲为何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南长岛上与一位种花的伯伯见面。有一回,在她们的央求下,父亲也带上了她们。

穿梭在密密丛丛的山茶花园中,两姐妹像两只小精灵般嬉戏打闹,很快就失去了方向,兜兜转转来到了一座墓碑前。当父亲找到她们时,她们看到父亲望着墓碑,眼里再次涌出泪水。后来她们才知道,这里沉睡着一位非常可怕的黑手党,是父亲亲自处决的。而与她们有着共同名字的两位女孩儿,则是死在这位黑手党的枪下。

那么,梅梅和奇奇不理解,为什么父亲还能与约瑟伯伯一起坐在海边,怀念往昔呢?为什么他们之间没有仇恨,却只有友谊呢?很多年后,当她们长大成人,才会渐渐明白,所谓的仇恨来自于许多不得已,人的感情复杂到语言根本对其无能为力,时间会淡化回忆,却不会抹去刻骨铭心的情谊。

多年后,当安东尼奥渐渐走向生命的终点时,奇奇已经去往美国,在一位名叫马克·赫尔曼的友人企业家的资助下研读医学,预备学成归来建设祖国。而梅梅则留在了古巴的哈瓦那大学教书,走上了安东尼奥曾仰慕的那条道路。

“或许,你该写下这个故事。”白发苍苍的安东尼奥在病床上,对梅梅说。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梅梅握着父亲的手,泪流满面地听他讲述那段早已埋藏在历史中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某个夜晚,她打开笔记本电脑,在屏幕上敲下一行字——《哈瓦那的雪》,思索之后,她又删除了这个标题,改为了《古巴往事》。因为她觉得,这不仅仅是那两个人的故事,还是艾利希奥,她的父亲,与她有着相同名字的蕾梅黛丝、费尔明娜、约瑟伯伯、还有沉睡在南长岛上的黑手党,苏联克格勃们等等很多人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始有终,每段故事也都值得铭记。她擦掉眼泪,写下了第一行字。

“你知道吗?我看到古巴下过雪……”

BY:美岱

2022.5.2

--------------------

PS:古巴导弹危机除了安德烈的那条线之外按照基本史实写,历史上导弹并未毁坏,而赫鲁晓夫的信,则是来自于他和肯尼迪之间的博弈,故此处是改编。本书选在今日完结,是作者送给自己26岁的生日礼物,如果大家喜欢这个故事,请留下你们的评论,我会很开心听到你们内心的声音。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们下本书再见。另外,相关人设和参考资料等会在几天之内补上,相信看过之后读者会有更深的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