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云雾奇城探异境(1/2)
周卫国与须菩提踏过云雾缭绕的城门,预想中的盘查与诘问并未如期而至。城门处的守卫身披淡青色光甲,甲片上流转着细碎的法则纹路,他们只是抬眼扫过二人,目光在周卫国周身萦绕的金绿域力上稍作停留——那域力中藏着万域征战的凌厉,却被一层温润的光晕轻轻包裹;又掠过须菩提周身流淌的古朴道韵,那道韵如古树盘根,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不过瞬息,守卫便漠然收回视线,仿佛每日都能见到这般来自域外的访客,连多余的问询都觉得多余。
穿过城门,城内景象比城外更显奇幻,仿佛踏入了一幅随时会流动变化的画卷。街道两旁的建筑没有半分固定形态,方才还是尖顶高耸、缀满琉璃光饰的塔楼,转瞬间便化作圆顶穹隆、刻满星图纹路的宫殿;连临街的门窗都在不断伸缩变形,有的化作绽放的花瓣状,有的凝为游动的鱼群形,像一群拥有生命的活泼生灵,随着行人的脚步轻轻晃动。
行人们的模样更是千奇百怪,打破了万域常见的生灵形态。有人通体覆盖着银蓝色鳞甲,鳞片在光线下折射出虹彩,背后却生着一对洁白如雪的飞鸟羽翼,振翅时会洒落细碎的光粒;有人头生一对弯曲的墨色犄角,角上缠绕着淡淡的雷纹,手中却把玩着一本由光粒凝聚而成的书卷,指尖划过书页,便有清脆的诵读声传出;更有甚者,身体竟是半透明的,能清晰看到体内流淌的法则光流,那光流时而化作奔腾的江河,时而凝为挺拔的山岳,仿佛将一方小世界藏在了体内。
这些奇形怪状的生灵,对周卫国与须菩提的到来毫不在意。偶有行人在擦肩而过时,投来一道带着好奇的目光,目光中没有警惕,只有对“域外者”形态的淡淡探究,随即又将注意力转回自己手中的“创造”——街边有位修士正用指尖的光点堆砌生灵,不过片刻,一只通体火红、能喷出温热光焰的兔子便跃入空中,蹦跳着追逐行人衣摆;屋檐下的女子正用丝线编织云彩,那云彩呈淡紫色,丝线一动,便有悠扬的琴音从云絮中传出,引得路过的孩童驻足聆听;连三五成群的稚童,都在巷口玩着“重塑石块形态”的游戏,他们小手一点,原本方正的石块便化作小鹿、飞鸟,甚至是微型的宫殿,玩得不亦乐乎。
“看来这创域确实常来域外者,连守卫与行人都见怪不怪了。”须菩提轻捻手中拂尘,白色的拂丝上沾着几缕云雾,他目光扫过不远处几位正在交流的修士,他们的口音带着不同域界的独特韵律,有的语调急促如惊雷,有的绵长如流水,却能毫无阻碍地流畅沟通,“而且此地的法则包容性极强,竟能让不同域界的生灵自在交流,连语言壁垒都似被无形消解了。”
周卫国却微微蹙眉,眉心处金绿域力轻轻涌动,神识如一张细密的大网,悄无声息地撒开,仔细探查着整座城池的气息。他的神识掠过街道、建筑、行人,甚至深入地底,感知着城内生灵的修为境界。片刻后,他指尖微动,以传音之术对须菩提道:“这城池中,修为最高的生灵不过一阶圣人境界,连佛门的准提道人都比不上。我本以为创域主人能有多么高深的境界,如今看来,这里恐怕并不适合我们修行,连像样的对手都找不到。”
话语中带着几分失望。一阶圣人在万域中或许算得上一方强者,能镇守一方疆域,可对周卫国与须菩提而言,这样的境界实在不够看——他们早已历经万域征战,见过更高层次的力量,一阶圣人的修为,连让他们提起战意的资格都没有。
须菩提却缓缓摇头,目光并未停留在城内的强者身上,反而落在街角一个正在捏泥人的老者身上。那老者穿着朴素的灰色布衣,手中捧着一团普通的褐色泥巴,指尖微动,泥巴便开始不断变化形态:时而化作威风凛凛的猛虎,虎目圆睁,仿佛能发出震天咆哮;时而变作鳞爪分明的蛟龙,身躯蜿蜒,似要腾云驾雾;最后,泥巴竟凝成一尊与周卫国身形相似的小像,连他周身金绿域力的纹路、眉宇间的凌厉气息,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将周卫国的道韵都锁进了这团泥巴里。
“即来之,则安之。”须菩提以传音回应,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你且细看那老者,他的修为不过是金仙境界,在万域中只能算作中等水准,却能将你的道韵如此精准地具象化,甚至连域力的流转轨迹都分毫不差。这份对‘创造’法则的理解与运用,万域之中可有第二人能及?”
周卫国闻言一怔,目光重新落在那老者身上。这一次,他不再关注修为高低,而是仔细感知老者指尖的力量——那不是靠修为堆砌的磅礴灵力,而是一种极其精妙、近乎极致的法则操控。老者的指尖每一次微动,都在调动周围的创造法则,将无形的道韵转化为有形的泥像,哪怕只是金仙修为,却能触摸到法则的本源,这份能力,确实远超万域中同境界的修士。
“而且,”须菩提的目光转向城池中央那座最高的建筑,那建筑通体由流动的光雾组成,光雾呈淡金色,时而凝聚成实体,时而化作虚无,顶端笼罩着一层厚重的光晕,哪怕周卫国的神识全力穿透,也无法触及光晕后的景象,“你再看那座建筑,若创域主人真的只是一阶圣人,怎会有如此气象?那光晕中散发出的气息,看似平和,却比我们见过的任何强者都要深邃,隐隐透着‘演化万物’的韵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