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贬妻为妾?踹渣夫后我一心谋凤位 > 第142章 明懿盛世

第142章 明懿盛世(2/2)

目录

她竟为了她的小儿子做到这一步。

刚才,她还递了一杯给他,是想让他也喝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太后在被戳穿之后,也有一丝慌乱,但是很快她又想,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哪怕当父母的做错了,做儿女的也只能受着。

孝顺两个字,是所有的儿女必须遵从的。

皇帝可能会生气,但过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

夏凌骁冷冷看着她:“母后,在你心里从没有把我当过儿子吧?既然如此,那咱们母子之情就此决断!”

“你,你说什么?你胡说八道什么?你,你要忤逆不孝?”太后脸色一变。

这时,张嬷嬷急匆匆地回来,脸色发白,神色慌乱,像是经历了一场大惊吓。

太后心里正有些慌呢,夏凌骁从没有用这种眼神看她,劈头就骂:“大胆!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了?”

张嬷嬷都顾不得别的,夏凌骁那么大个人杵在那里她都没看到。只有慌乱和害怕,直接就跪下了:“太后娘娘,周王他出事了!”

太后脸色一变,猛地上前两步,喝道:“你说什么?辰儿出事?出什么事?”

“周王殿下被关进天牢,周王府被查封了!”

太后骤然听到这个消息,不由惊得后退了一步,继而猛地转身,看着夏凌骁,怒声质问:“你对你弟弟做了什么?”

夏凌骁面无表情:“朕不会对他动用任何私刑,他触犯了国法,贪墨、结党营私、卖国,自有国法处置。”

“你胡说,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事?他还那么小,他那么乖那么懂事!是不是你?是不是你容不下你弟弟,故意构陷,想要把他除掉?”

她整个人歇斯底里,眼睛血红,状似疯狂,看着夏凌骁像看着隔世的仇人。

夏凌骁目光冷然,静静地看她:“他会不会做这样的事?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母后应该比谁都清楚!若不是你的纵容,他不会这么大胆;若不是你的撺掇,他也不敢这么丧心病狂!”

太后目光闪烁了一下,赶紧否认,又恳求:“不,我没有,哀家没有让他这么做,是他年纪太小,误入歧途。骁儿,你帮帮他,你帮帮他吧!”

“朕帮不了!他的事,是三司会审,证据确凿!”

三司会审?

这岂不表示,朝中都知道了?

太后整个人好像老了几岁,刚才的气势消了不少,她软倒在地上,脸色变得哀凄:“骁儿,他还小,不懂事,就算做过什么错事,你是他亲哥,你就不能容忍他一些吗?天牢里那么冷,他怎么受得了?他从没受过那样的苦,你把他弄出来好不好?就当母后求你了。”

她仰着脸,眉眼间都是哀求:“你帮得了,你不是皇帝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权至上,只要你一句话,你就可以赦你弟弟无罪呀!骁儿,你把你弟弟放出来吧,哀家保证,以后他都会好好听话,循规蹈矩,再也不会做下错事!大不了,母后不为他求麟州了,你随便给他一块封地,让他远远的离开京城,可好?”

夏凌骁冷冷说:“他犯的是国法!”

太后看他不为所动的样子,满脸的急迫:“骁儿,你不看僧面看佛面,看母后的面子好不好?想当初,母后生你时难产,险些一尸两命。血水染红了床榻,连稳婆都束手无策。

母后当时想一定要让你来到这个世上。所以拼了命,才终于把你生下来,可却元气大伤,为此母后休养了三年才恢复一点精神。因为血煞命格,你生下来,母后就被打入冷宫,受尽委屈和欺凌。母后于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看夏凌骁竟然还没有松口,太后再次说:“还有你十六岁时,北秦来犯,是母后向你父皇推荐你上战场,你才能立下不世之功。母后于你,还有伯乐之恩,你如今都忘了吗?”

夏凌骁笑了,那笑意却不达眼底,反而透着一些寒凉:“母后,当初你拼命生下朕,不是为了朕,而是因为你想要一个儿子稳固你的地位。

你确实因为生下朕而被打入冷宫,但是半年之后你就出来了。

你也确实因为生朕难产,身体有些伤损,但当时的太傅谢同舟赠了你一支百年人参,你很快就养好了身子。

朕在佛寺长大,那么多年,你从不曾遣人去问过朕过得好不好,甚至不知道朕是否还活着。因为你一点也不关心!

直到朕十二岁入军营,十四岁携战功归来,那时,父皇是第一次见朕,你也是第一次见朕。

朕忘不了,你第一眼见朕时的陌生和抗拒!

朕十六岁时,你是向父皇举荐了朕。但你不是为了让朕建功立业,而是为了借战场坑死朕。北秦来犯那年,朝廷派出去九波援军,领军之将全都死在战场。父皇无将可用,谁也不敢再接这个烫手山芋,因为他们知道北秦士气如虹,不论哪个将领,去就是死!

那时,母后举荐我,不过是希望我像那些将领一样死在战场,从此血煞命格再也不会是你心里的膈应!

你数次拿这些向朕卖功,朕不揭穿你,但不代表朕什么都不知道。”

叶云青转过头看过去,目光中有一些怜惜,她悄悄地回握了他的手,又轻轻捏了捏,以示安慰。

夏凌骁将她温暖的小手紧紧握住,不愿意再放开。

太后脸色青红交加。

她从没想过,有一天,她的心思会这样毫无保留的被揭开,连一丝遮羞布也没有了。

她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朕从小没有养在你的身边,你对朕不亲近,朕理解,朕也感念你生朕的恩德,这么些年,你为了夏彦辰,对朕提出过的要求,朕都任你予取予求,无有不应。

但是,他可以蠢,可以坏,可以纨绔,可以不学无术,但他不能卖国!身为东夏皇子,私通敌国,罪不容赦!

还有母后,无论你怎么对朕,朕都能包容,都能宽待,都可以看在你是朕母后的份上既往不咎。但你不该去对付云青。

绝子药,你还真下得去手,你想让朕和云青断子绝孙?然后只能全心全力地抚育夏彦辰的儿子,以后把江山都交到他的手里吧?”

太后目光闪烁,她是这么打算的,但是这话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说。她嗫嚅:“没,没有的事,你,你误会了!”

夏凌骁眉眼皆冷,整个身上都在散发寒气:“朕的两个底线,一个是卖国,一个是伤害云青,你们都踩了。

夏彦辰卖国之事,母后你也参与其中,证据都在三司衙门。朕不能治你的罪,可同样参与其中的万安伯徐盛勇,朕不会放过!”

“不,骁儿,那是你嫡亲的舅舅啊,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朕狠心?朕身为一国之君,对一群卖国贼,还要网开一面不成?”夏凌骁的声音再无温度:“至于母后你……迁居文华宫,颐养天年吧!”

他看一眼新的太监总管:“太后迁宫之事今日完成,从此,文华宫中之人,许进不许出!”

刚上任的太监总管立刻说:“遵旨!”

太后惊惧,文华宫,那是冷宫附近。还有,什么叫许进不许出?那是软禁?

“夏凌骁,你怎么敢,你怎么敢的?哀家是你的母亲,你大逆不道,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在太后的咒骂声中,夏凌骁牵着叶云青的手,走出慈安宫。

从他十四岁凭战功入宫与父皇相认起,八年来,他曾那样渴望母亲的爱,曾那样愧疚于母亲生他后所受的苦,也曾那样希望,用尽一切来弥补。

母亲的冷待,算计,他全都知道,但他全都受了,他觉得,身为人子,该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心,也不是一天凉的。

现在,他已经释然了!

有些东西,既然注定得不到,那就不要强求!

捂不热的心,那就不要捂了。

从此,珍惜应该珍惜之人,不再将一心错付!

几日后,夏彦辰、谷文觉、徐盛勇等人的所有罪证,都已经明了,并公告天下。

徐盛勇禠夺爵位,腰斩!徐家,参与者斩首,余下满门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谷文觉,凌迟,满门抄斩!

夏彦辰,剥夺皇子身份,贬为庶人后,问斩!

余下一应查处的人等,全都依罪重重判罚!

据说,夏彦辰问斩的消息传到文华宫,太后疯了,她几次想要冲出文华宫,被禁军挡在殿门口。于是日夜咒骂夏凌骁,吓得文华宫里的宫人们提心吊胆,只得把她拉回去,给她喂上安神的药,让她终日沉睡。

帝后大婚的日子在夏凌骁的期盼中来到,十分盛大。

京城震动,百姓欢呼。

京城东街的一个宅邸,大门紧闭。

宋凌书神色木然,过了今天,那个以前他眼里耀如明月,却被他弄丢的人,从此就是天上的云,而他这地上的泥,是再也沾不到半点了。

他原本可以拥有的辉煌人生,原本可以让宋家富贵无极,原本可以当大将军,原本能成为人人羡慕的龙将后人……

早就因为他的贪婪,因为他的背叛,因为他的野心,因为他的既要又要,再也不可能实现!

而那一切,他原本唾手可得啊!

在无人的角落,他发出似哭似笑的悲鸣!

帝后大婚,宗师向宗望,南临的裴天笑,都亲自前来道贺。

西临、南昭、北秦皇室,都派了使臣携重礼来贺。

三国都知道,开国龙将的后人,东夏的皇后,兵法武功堪比先祖,创下了以薄弱不到十万之兵,胜西临南昭三十万联军的神迹般的战绩。

如今东夏的京营武卫营,五万人马,将才辈出,他们都是东夏皇后的门生。

而早年将北秦大军击退的那个皇子将军,传说中的不败之将,就是东夏的新皇。

帝后皆是战神,东夏不可欺,那自然是交好了!

帝后成婚一年后,在夏凌骁深情温柔攻势下,叶云青让他住进了心里。两人终于水到渠成地鸾凤和谐,第二年,生下一子,第四年,生下龙凤胎。

这期间,见皇帝后宫中仅皇后一人,也有大臣动了心思,想将女儿孙女侄女甥女送进宫中以扩后宫,但他们刚以皇帝应广纳后宫,开枝散叶,绵延皇嗣,皇嗣越多越兴旺。

于是在朝堂上提出,皇帝笑了:“卿甚有红娘潜质,既然如此,那卿就调职官媒司吧。我东夏婚嫁之事,就由卿费心了!朕对卿寄予厚望,卿可莫负朕一片拳拳看重之心!”

一个三品官员,直接成了无品官媒。

至于将重臣贬为官媒,大材小用?

不存在的,自从夏凌骁当皇帝以来,边疆再没遇过断粮危机,官学铺开,每个州郡府县都有官家书院,优秀学子免学费,有大儒讲学,人才辈出。

科举选士不论出身,只论才学人品。

皇帝用人不拘一格,只要有才能的人,入了他的眼,都能破格而用。

而尸位素餐之人,哪怕身居高位,最后也会因能力不足而自请致仕。

朝中人才多的是,还真不在意这一两个。

也有人曾觉得,皇后虽是开国龙将之后,但开国龙将全族归隐,几代之后,仅皇后叶云青一人出现在众人之前,身后无人,到底势力单薄。

皇帝宜纳重臣之女,以稳朝纲。

这话顿时就是捅了马蜂窝。

时任副都御史的宋言书,任吏部侍郎的姜远非,任谏议大夫的闻瀚,任户部郎中的齐宽,任御史的顾明道,任兵部主事的裴祎,还有两个在外地任知府的许昕、聂俊:“谁说的?皇后身后怎么无人?我们都是她异父异母的亲弟弟!”

至于这中间有些人比皇后年纪大?

那有什么关系?他们自愿当弟弟,谁会在意年龄这种小细节?

武卫营的将领也表示:“皇后身后从来不是无人,武卫营所有人都是皇后的娘家人!”

之后,谁要是劝皇帝广告纳后宫,且不说被宋言书一众参得找不着北,最后还被皇帝直接扔进官媒负责婚娶事宜。

这下还有谁不明白?

你若才能平庸,或是偶尔犯了点错处,皇上还能给你机会。

但你若想插手皇帝后宫之事,尤其是劝他纳妃,那官路就到底了。

再说,皇帝已经有二子一女,帝后伉俪情深,谁家的女儿送进去,也是守活寡的命。

没看见那些想借女儿的裙带关系更上一层楼的,都跌到底了。

还是老老实实刷政绩,只要做出了成绩,皇帝赏罚分明,那不比那虚无的裙带关系更有成就感?

皇帝对皇后从不生疑,武卫营整个兵权都在皇后手中,皇帝掌皇权,东夏海晏河清;皇后掌兵权,培养出来的将士,在边疆连连大捷,外邦震慑。

帝后同心,海内鸾仪,史称明懿盛世!

(全文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