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拐个反派做对象 > 第450章 女权篇(50)

第450章 女权篇(50)(2/2)

目录

· 职能:负责紫禁城内各宫门(如乾清门、太和门)的守卫,以及在皇帝身边贴身扈从。我们常说的“御前带刀侍卫”就属于这个系统。

· 管理机构:侍卫处。

· 銮仪卫:

· 负责皇帝的车驾、仪仗和贴身护卫工作,类似于现代的国宾护卫队和仪仗队。

2. 皇城与宫城守卫(中间层,核心防御)

· 护军营:

· 职能:主要负责紫禁城外朝和皇城内各门(如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等)的守卫。是守卫宫城的绝对主力。

· 特点:官兵也从八旗中挑选,昼夜巡逻,戒备极其森严。

· 步军营(或称步军统领衙门):

· 职能:负责整个北京内城的守卫、巡夜、救火、缉捕等事务。其长官“九门提督”权力极大,掌管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如正阳门、德胜门)的启闭和守卫。

· 特点:是京师的卫戍部队和警察,是皇城外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3. 京师驻军(外层,战略机动与制约)

· 八旗骁骑营:驻扎于北京内城,按八旗方位分区驻防,是机动作战部队。

· 前锋营、火器营、健锐营:这些都是清朝的特种部队或精锐部队,驻扎在京郊,战时出征,平时也起到卫戍京师、制约城内部队的作用。

· 绿营兵:汉人组成的军队,主要负责北京外城的治安和防卫,与八旗兵相互制约。

总结与特点

1. 兵权分散,相互制约: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单独控制整个皇城。例如,九门提督掌城门,护军营掌宫门,侍卫掌内廷,三方制衡,最大程度降低政变风险。

2. 亲信原则:最内层的侍卫必定来自皇帝最信任的族群或集团(如唐朝的关陇贵族、清朝的上三旗子弟)。

3. 职能分明:从最内部的贴身护卫,到宫门守卫,再到京城巡逻,职能划分清晰,层层递进。

4. 制度严密:出入宫门有严格的符牌制度(腰牌),夜间有更严格的宵禁和巡查制度。

因此,古代皇城的兵不是一支单一的军队,而是一个庞大、精密且充满政治智慧的防御系统,其设计初衷首先是为了防患于内部政变,其次才是抵御外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