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合昌县(2/2)
“你们村总共有多少人?”
童远山报了一个数字。
冯东松翘起的嘴角有些压不下来。
有人就有地,有地就有粮,有粮就有钱。
自己治下区域多了这么多人,三年之后的政绩肯定能排在前面。
现在再看童远山,卤粉他就是来送喜的。
连叹三声“好”。
冯东松说道:“咱们这地方偏,再加上开荒任务重,不会强征兵役,不过我们临海,海外常有倭寇横行,在农闲的时候,你们都得跟着一起操练,管吃还管住,时候一到就放人回去。”
“倭寇都没人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靠人不如靠自己,驻扎在此地的兵有限,万一遇上了倭寇,还得大家自己上,跟着卫兵所的兵多练练,乡亲们也有自保之力,真碰上小股的倭寇,杀了能换赏,一个人头一吊钱!”
童远山一听倭寇,就有些担忧,日后难不成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活?
冯东松看出了他的担忧,说道:“倭寇上岸也是需要挑地方的,主要的关口都有官兵把这。就是偶尔有几个逃出来的,需要乡亲们帮忙抓人。”
童远山没太相信冯东松的话,不过眼下已经到这儿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至于说抗击倭寇,之前徐子君只是操练那群小孩子,看得出来,已经有模有样。
得让徐子君帮着把其他人也聊一聊。
想了一圈,童远山问道:“冯大人,这落籍在哪里办理?可有什么讲究?”
刚刚看童远山一个人低着头不说话,冯东松还以为倭寇把人吓到了。
身子猛得一怔,笑脸堆在脸上。
指了指主薄,说道:“跟着他去吧。”
主薄带着人往外走,边走便说道:“冯县令是个仁厚的,对治下的百姓都很体贴,你们来合昌县落籍算是来对了地方。不说远的,就隔了十几里远的谷平、长丰,不但给的地少,落籍还要交银子,徭役比合昌县要重一倍。”
“咸宁仗着是离府城近,不分地不说,还要十两银子才能落籍。你来了总得盖房子吧,没有进项,银子往外面花,都得是富贵人家,才能在咸宁落脚。”
“为何?”童远山问道。
“安置流民不是件易事,口粮、住所、分田、免税、良种…这些都需要官府出。后续还要派遣官员衙役至原籍送派公文,与人销改籍册,这些开销加在一起,可不是小数目,官府自己出不起,只能从百姓身上取。”
童远山心下大惊,十两银子,他们庄户人家,一年都挣不到。
来合昌县的路上,他们也是路过咸宁,当时候想着离府城近,动过落籍的心思。
还是童小安劝阻了他,说府城周围没有地,等把手头的积蓄花完了,时候得卖身为奴了。
想着不能坑害村里人,童远山才继续往合昌县这里走。
主薄继续说道:“我合昌县不学他们,你们是落难遭灾的,咋好意思收你们银子,我们不要钱,放心,一个大子不用给。”
“冯县令还拿了自己的俸禄出来,在咱城门口设了粥棚,早晚施粥。你们新来的,可以在粥棚住三日,免费喝三天的粥,这两天留在粥棚安顿下来,三日之后,落籍的事情办好了,就有人带你们去落脚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