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墟锁尘痕(2/2)
“‘磐石’技术组!急件!新型毒物疑似样本检测请求!”样品送到张建国办公室。
实验室结果(48小时极限加速):
“样本生物碱核心结构存在‘同源技术指纹’残存片段(置信度81.2%)!物理形态呈蓝光凝胶状,与‘幽蓝叹息’原型描述(李天佑碎片记录)存在工艺关联性!光谱扫描:未检出水体标记特征,但发现……微弱的中远红外吸收异峰(异于常规毒品)!”
新技术分支!“幽灵蓝晶”极可能基于魏学林团队同源技术开发!残留红外特征指向新方向!
张建国立刻命令:“将‘幽灵蓝晶’红外特征谱加入‘清痕’环境扫描模型!对全省边境口岸、物流集散地冷库、大型医院特殊药剂储藏区进行秘密红外设备升级!目标:建立新型毒素非可见光被动探测网络!重点监控走私入境通道!代号:‘隐视’。”
……
“清痕”工作组数据分析室。
技术员兴奋汇报:“组长!‘盲绘’模型有突破!基于清源湖区域三次微震记录波形反演及公开大型矿坑承重结构概率学模型推导,V-07第三沉降区支撑核心柱群最薄弱点……很可能位于‘盲绘坐标点b-17’!该点与魏学林密钥坐标(核心承重柱c-4)误差半径……仅11.3米!”
11米!在数百米深的地下废墟中,已是精度的极限!技术挖开了无形的墙!
“‘寻匙’行动准备!目标:‘盲绘坐标点b-17’深层勘测取样!方案计划立即呈批省核安局项目办(岳伯川分管)!”
计划加密送达。
岳伯川办公室秘书(省府)当天便打来电话(例行口吻):
“张组长,计划核安局已收悉。但鉴于该点位于V-07遗址绝对高危封禁区边缘,扰动风险需最高级别评估。省综合治理专家委员会(新组建,岳伯川挂帅)决定下周召开专项安全论证会。请准备详尽风险评估及操作预案备询。”
会议泥潭!钥匙沉在会议日程里!
张建国嘴角勾起一丝冷冽。技术藩篱难破,会议墙却可以绕过。
“通知陈锋!挑选五名绝对可靠、有顶级岩层勘探经验的老队员(优先原地质队成员)!以‘清痕’工作组环境本底二次采样名义,申领最低级别工作许可进入遗址缓冲区!目标:在外围缓冲区架设非扰动式远程穿透式地质雷达阵列!阵列焦点……仅做理论测试!扫描预设点设定为……离‘盲绘坐标点b-17’半径1.5公里外的安全区域(备选项c区)!设备设置完成后立刻撤离!设备运行期间数据自动上传至‘磐石’云端!”命令清晰,“动作要像真的一样!掩护重点:扫描核心光束会因地质曲率产生微弱折射,折射计算后……理论聚焦成像区域正好覆盖b-17点!”
技术声东击西!用合法外衣掩护违规聚焦扫描!
行动代号:“折射”。
行动组在陈锋带领下迅速执行。他们像普通采样队一样进入缓冲区,架设设备,标注着“c区安全测试”。复杂的阵列悄然运转。数据流悄然汇入云端。
三天后,“折射”数据初步成像!b-17点附近扫描图像显示:在理论深度的岩石层中,有一个极微小的、非自然的金属管状物体轮廓若隐若现!形状尺寸与维拉港密钥描述的“零域坐标轴点容器”高度吻合!位置就在误差半径之内!
钥匙找到了!就在那里!
但钥匙物理位置处于V-07高危沉降区岩层内部!任何实际接触开挖,都可能引爆残余污染或导致结构崩溃!风险巨大!而且,钥匙需要魏学林的生物基因特征授权才能激活!他生死不明!
就在这时!一份爆炸性的技术溯源报告送到张建国面前!
“‘幽灵蓝晶’红外特征谱环境‘隐视’监控系统首次触发报警!地点:省城大型连锁冷链物流中心‘恒运冷链’(隶属江南集团参股公司)!异常点位置:某长期租赁给‘远洋生鲜’(注册名)公司的废弃冻库!热红外图像显示库内核心区域存在规律性微弱红外异常散射!模型匹配度73%!”
“清痕”网挂到了鱼!这条鱼线的末端,竟通向江南集团!林镇南?!
张建国盯着“恒运冷链”的股权结构图(林镇南的江南集团持股35%),再看着屏幕上那个闪烁的红外异常点,仿佛看到了岳伯川曾经与林镇南会晤的画面。
技术战场的深犁,无声地掀开了权力交易下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