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三线归真(2/2)
一个极其微小的、光滑清晰的圆形压痕瞬间出现在纸上!与签名纸上那个被水泡出来的凹痕边缘轮廓、形态特征——一模一样!
“圆珠笔!是特定型号圆珠笔笔帽顶部的标记按钮按压留下的印记!”主治医生失声叫道!他猛地抬头,对着还在急救台边待命的护士急促下令:“记录!立刻记录发现!病人张建国在急救过程中指出关键物证关联!污染批文签字页上郑宏斌签名旁边的独特凹痕,极可能是当年签字时下方垫了带有顶端凸起按钮的圆珠笔留下的物理压痕!这是锁定当年原始签字环境的关键线索!立刻通知赵队长!”
这个关键的、在生死边缘硬生生拽回来的发现,不仅为赵建国的批文签名伪造案提供了反向佐证(指原签名被特殊环境物理因素干扰过),更将郑宏斌旧案中那个隐藏在签名纸下方、用特定型号圆珠笔记录关键信息的人!直接锁定为必须追查的关键同谋!
……
东江县水利局老档案库。
尘埃在应急灯惨白的光柱中飞舞。张强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那张被手电筒意外挤压出圆形压痕的关键签名纸残页。他身边的技术人员已经完成了三份不同纸张材质、不同感光物理特性的人工复写件。签名和金额条目被清晰誊录。
“队长!通讯刚恢复(电磁脉冲后干扰屏蔽时效结束)!省厅急电!”一名组员将加密平板递到张强眼前。
屏幕上只跳出两条极简信息:
1
郑宏斌已于归云山疗养院突发心脏病去世。(初步报告)
2
张建国在急救中醒转片刻,指认关键物证关联:签字页上郑宏斌签名旁凹痕为当年其签名时,下方垫有顶端带微凸按钮的特定型号圆珠笔所致!要求:立刻搜寻此种圆珠笔!它属于当年核心记录者!
张强看着第二条信息,眼神骤然锐利如刀!他猛地想起那份关键账本里夹杂的其他零散记录上提到过几次的“现场核定记录:李工(李为民)”,以及账本前言里提到的主记录工具是“省厅专配改制油印速记笔(型号:飞跃d-3原型),但关键数值用红笔复核标记(笔种待定)”。
“李为民!记录红笔记号!”张强大吼,“所有组员!放下其他工作!立刻检索一切带有‘李为民’、‘李工’署名的纸张!重点查找所有工程日志、验收草签单、临时数据计算稿!翻遍老鼠洞也要找到有他手写痕迹的原始记录纸!尤其是纸面空白处有红色点状标记的!找那种点印痕迹!”
命令如雷霆!所有的灯光、人手全部转向“李为民”这条线!翻检如同梳头!时间就是真相!
不到五分钟!
“找到一张!”在角落里一捆被水浸湿粘连、几乎无法辨识的废旧图纸最底层,一名组员激动地抽出一张边缘卷曲、沾着铁锈的蜡纸(一种老式半透明复写纸)!蜡纸上用钢笔(而非圆珠笔)书写着潦草的数字推算过程。但在纸的右上角空白处,极其不起眼的位置,清晰地盖着几个孤零零的、细小的、圆润如珠的红点!笔痕是普通的蘸水红色印记笔,但旁边的手写名字确认无误:李为民(核)!
更关键的是——就在这张蜡纸的背面(蜡纸通常半透明且有渗透性)!隔着半透明的纸,能隐约看到背面透过来一个清晰的名字和职位钢印痕迹——那是夹在蜡纸和被垫在
《东江县水利局195x年技术骨干职级考核登记卡(补备案)》
登记人姓名:李为民
职务:助理工程师
备注签名核定:郑宏斌(时任工程科科长)
核定期限:永久借调省水利厅测绘总局第四大队
备注栏盖章:技术骨干专用印(方形印:省水测专04)
印章轮廓异常清晰!
“找到了!李为民!省水利厅测绘总局第四大队!”张强几乎要握碎手中的镊子!所有碎片瞬间归位!那个当年在青峰岭水库关键现场、用特定型号圆珠笔(很可能是配发给省厅技术骨干的专用带标记按钮型号)在草稿页上做重要红点标记、并意外在”——就是借调到省厅的李为民!而他被郑宏斌亲自考核“永久借调”离开东江县水利局,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信息隔离”保护措施!
“立刻上报!目标锁定——郑宏斌旧案核心关键物理证据支撑人证:李为民!现身份:原省水利厅测绘总局第四大队助理工程师(注:该单位已于十五年前改制撤销)!查找此人下落!”张强的声音在沉寂多年的档案库里回荡,如同敲响了最终审判的前奏。
三线信息如同奔涌的江河,最终汇入同一片海域:
郑宏斌的“静默归零”无法终结真相;
张建国在生死线上抓回的“圆珠笔压痕”锁定了关键记录方式;
张强在故纸堆中挖出的“李为民”名字与钢印痕迹,彻底坐实了人证!
这个沉寂了近三十年的水利工程贪墨黑洞里最后的铁证链条,已铮铮作响!无论郑宏斌是死是活,他和他那条贯穿省厅的权力护甲,都将在李为民和那支承载了历史印记的圆珠笔面前,被彻底扒下!下一步,就是追查李为民的下落,撬开他尘封的记忆,揭示那支笔、那些红点、以及背后更大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