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2/2)
听了半晌戏,周氏上楼来,先向婉仪拜寿,方过弄玉榻前,低声道:“姑娘,我家小子刚才来了。”
弄玉早盼着他来,于是起身告辞出来。
一路无话,回到屋里,周氏叫圆圆守在门外。弄玉看在眼里,平静的表情立马起了阴霾。
周氏把弄玉叫进内室,方把林祥带来的话一五一十讲了。弄玉脸色大变,两手紧紧的抓住床沿。
为什么短短的时间竟又出了一桩人命?那两个土匪真的是土匪么……
“姑娘,这事定是那贱人所为,”周氏阴沉着脸道:“当日她出府后不过两日那赵嬷嬷母子就出城……且西直道乃官道,那地离京城不过一日路程,怎会有土匪?定是那贱人买凶杀人,企图灭口……”半晌又叹道:“那赵嬷嬷虽是罪有应得,可那人也太狠了些,怎么说也是奶大她的人,又伺候了她半辈子,她怎下得了手啊?”
弄玉低声冷笑:“她是狼的心狗的肺,怎会下不了手?”且还有个郡王妃的女儿。又思及赵贵逃走,倒是个定时炸弹,想来母亲枉死,他若知道是人为,是否会善罢甘休?
至于袁夫人身边,赵嬷嬷已去,几个丫头不必计较,惟有那丁大家的,如今虽不在屋里伺候,但曾经却是贴身丫头,最近听说与大堂嫂走得极近,且夫君又是侯府的大管家,想要扳倒,谈何容易,有心想要揭过,无奈心有不甘,而今惟有静待时机,徐徐图之。
纵使如此,却有些力不足,一来自己根基太浅,二来未出阁,还须隐瞒父亲与老祖宗,所以只得嬷嬷三人可以用,想要再找些可信之人,真真太艰难。
来福家的是李夫人的陪嫁,虽可拉拢,但却不可托付,老太太的人更不敢用。
忽然想起母亲的陪嫁袁忠家的,至从回来倒很少见到她,看来自己有必要找她说说话,于是把这想法告诉了周氏。
周氏一点即透,笑道:“她是太太的陪房,姑娘请她过来坐坐也是道理,我明儿个到后街她家去一趟就是。”
弄玉点头,接着问起林祥,周氏便把二门口路遇谢冲谢谨一事说了,方道:“我过去找你时,带了那小子去冲少爷的外书房。”
弄玉得知他还未回去,于是计上心来,抿嘴一笑,让周氏拿来五十两的银票,恰巧圆圆进屋来,忙让她找来团团,还未说话,周氏便知她打的什么鬼主意,笑骂道:“姑娘也太淘气了些!”
圆圆两人不明所以,只见弄玉笑着接过银票,又擅自从团团腰上解下喜鹊登梅荷包装了。
“姑娘干嘛,莫不是赏她的?”圆圆指着呆愣的团团,笑嘻嘻的开玩笑。
弄玉但笑不语,吩咐周氏装了两大捧盒稀奇果品来,方一齐递给团团,正色道:“你去四哥外书房一趟,把这些东西送给林大哥,说一些小吃食,让他顺道带回家给两个小孩子解解馋,至于那不值当的东西,便请了朋友吃酒,也算是嬷嬷的一番心意……”
团团自然明白了弄玉的意思,于是羞红了脸,不敢看周氏,圆圆笑着推她一推,促狭道:“快去!别愣着了!”团团登时捧着就往外走。
周氏指着两人,笑骂道:“你们俩人,叫我说什么好呢?真真……”笑叹一口气,跟着出屋去了。
屋内两人哈哈大笑。
转眼两日。
弄玉午觉起来,圆圆正沏着茶,忽听外面周氏道:“哟,稀客稀客,袁嫂子可难得上门来,你自己数数,可都几年了?”
弄玉听这来者姓袁,便知定是袁忠家的,果然听她笑道:“姑娘事忙,不敢上门打搅……”于是忙迎出去,一个穿着湖蓝褙子的中年女子正站在廊上同周氏言笑,那银盘脸确实是袁忠家的,即携之进屋上炕坐,又吩咐圆圆沏茶上来。
袁忠家的客气几句,方在炕沿上坐了,笑道:“昨日周妹妹去我家里,我还与她说起姑娘,一晃多年过去,您竟快出阁了,想起小时候雪团般可爱,如今更是花容月貌,我这心里真真高兴,若太太得知……”一面说一面掉下泪来。
弄玉听见说起亡母,又思及现代的父母,虽还有哥哥弟弟,不会寂寞,但总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顿觉一痛,眼泪便成串的掉下来,周氏圆圆也不免陪着掉泪。
“看我,竟说些伤心话!”袁忠家的忙用袖子擦了眼泪,笑道:“我如今不在园里当差,虽时时记挂姑娘,只家里孙儿还不满四岁,最是调皮离不得人,偏他妈身子不好,所以我也不能常来府……”
弄玉知道她的难处,也不好提其他,只笑说让她有空抱孙子过来坐坐。
接着又聊些家常,直到老太太使人来叫她,让周氏陪着说话,方起身携圆圆出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头老太太身边的嬷嬷,先时写成吴嬷嬷,后来是王嬷嬷,也不知哪章有,懒得回头改,这里说下就是,也不是重要人物。
偶尔有空会删除修改前面的琐碎章节或片段,若标题无BUG,不必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