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撵她出府(小修)(1/2)
对于昙花,老太太先让人带下去关了起来,便与袁夫人商议该如何处罚。按照她的意思,便让袁夫人赏那丫头五十板子了事。一则两个孩子恶意捣乱在先,二则她年纪大了,儿孙绕膝,心就变得慈悲起来,相信因果轮回报应之说。
但那赵嬷嬷竟走出来跪到地上,众人不解,袁夫人忙斥道:“你这是干什么?还不快起来?”
赵嬷嬷哭道:“太太,您为人良善,平日里为丫头们揽了多少不是,我只当看不见,可要是有那起心怀叵测之人,借着您的袒护便作威作福,我就是拼着这条老命不要也须把她供出来。”说完,便向老太太哭诉昙花的一桩桩罪,说她如何不要脸的勾引老爷,又如何的欺善怕恶,敲诈勒索,简直是做尽了天下的恶事。
老太太虽不全然相信,但空xue来风,未必无因,便说道:“这丫头看着是个老实的,却不曾想竟是个如此不要脸的主儿,真是人不口貌相!三太太善意待她,她背地里却干出这样的事来,可想是个贱骨头,这样的人留着无用,倒生是非,趁早打发出去才好,三媳妇也莫要再偏袒她,该怎么罚就怎么罚!”
袁夫人忙道:“此次我也必不姑息的,只等她老娘进来把因由讲了,才让她领女儿出去,方不叫人说我们侯府不讲情面。”
老太太听了,觉得袁夫人此举十分妥当,遂点头道:“你做这些事一向很有分寸,我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你对屋里的丫头们心肠软了些,殊不知主子越是纵容,奴才就更任意妄为。”
“我哪里不知这个道理?”袁夫人垂泪道:“只我性子有些软绵,想着丫头们也都是人生父母养的,犯了错略微惩教训就是,却不曾料到一些人便不守规矩了。说来我管这个家也委实有些力不从心,还请母亲把这家给两位嫂嫂管吧?”
吴夫人,李夫人忙推迟,只说不能胜任,还比不过她云云。老太太因笑道:“她们两人都不爱理这个事,你要是推脱不管,我只得又交给淑珍了。她以前虽有糊涂,犯了些错,但却是一把管家的好手,凡事紧紧有条,府里几百号人哪个不听她调令?”
“老祖宗又何必拿那些糗事出来讲?”淑珍涨红着脸,讪笑道:“那时我人年轻,又比不得三婶性子稳,心思深,做事滴水不漏。”
袁夫人如何听不出淑珍正拐着弯骂自己,却一时无法反驳回去,只得压下火气,挤出笑来。那淑珍越发的得意,因道:“说来我挪公帐上的银子,也不是为着自己,我儿谢英在书院读书,比不得他冲叔,吃穿不花钱,侯爷又是整天的拿银子往外应酬,我一个女人,一不当官,二不做生意,不过吃那点嫁妆罢了,不比三婶子腰包里鼓。我们是外头瞧着风光无限,内里怎样却只有自己清楚,别人哪个晓得?”一面说,一面滚到吴夫人怀里大哭起来。
“快别哭了!”吴夫人拉她起来,笑道:“都这么大人了,还好意思在妹妹们面前向长辈哭穷,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等回去时到我那里取笔银子用就是了,这样成什么体统?”
淑珍连忙擦干泪,不好意思的笑起来。
婆媳两人刚走,谢逸谢讳父子便回来了。两人皆穿着官府,见孩子们无事,才大松一口气。
那谢讳走到床头坐下,口里宝贝儿乖乖儿的叫,这里谢谚见到父亲,立马扑到他怀里放声大哭,谢逸好一阵软言软语的哄,直到把谢谚哄睡着了,才向袁夫人询问落水因由。当听说是昙花玩忽守职累得儿子孙子落水时,谢讳提凳就要出屋打杀昙花,众人赶紧拉住他,拿话劝了又劝了,幸有谢逸骂他几句,谢讳才罢了休。因又听老太太说弄玉的丫头团团救了两个孩子时,谢逸甚是感激,连忙唤丫头送二十两银子过去。
第二天昙花娘进府,赵嬷嬷把前因后果据实相告了。昙花娘不过是个守寡妇人,向来胆小怕事,一听女儿又是勾引老爷,又是累得小主子落水的,竟吓得口不能言,一个劲儿的磕头认错。
同是母亲,袁夫人到底于心不忍,便让赵嬷嬷搀她起来,昙花娘抹着泪道:“求太太别撵她出去,家里实在是穷得过不下去了,日日还有官家上门催税,我带着两个孩儿东躲西藏,不曾想回来连房子都让昙花他叔给占去了。”说到此处,那眼泪便如断了线的珠子,一面哭一面说道:“太太,您是个吃穿不愁的人,不能想象那样的日子有多难,我任是有一分经济来源,也不会强求您留下昙花,只是还请太太大发大法慈悲,留下她做些粗事活计,烧水劈材洗衣服都可以的。”
袁夫人听了,也抹泪说:“你别说我不知这些,只我以前也是吃过苦的。未出嫁时日子还好些,嫁人后虽是有吃有喝,却是比你好不到哪里去,不是防这个,便是防那个,天天提心吊胆,就怕一不小心遭了坏人暗算,自己丢掉一条命还是好的,生恐连累孩子。”说到这里,嘎然而止,叹了一口气,说道:“不是我心狠,实在是没有办法,国有国法,府里也有府里的规矩,如今撵她出去亦是格外开恩了。我知你们家里困难,因而也不打算要昙花的赎身钱。她本就年纪大了,能出府配个人家却不比在府里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