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2/2)
她在路上听春风说,大太太如今是越发的看破红尘了,不管事也不大爱见人,伺候的仆人也打发了几个。
李夫人一见她便叹道:“好孩子,真是长大了,记得你那会儿出门时还是个黄毛丫头呢,五年不见竟长成这般模样!也不知你外祖家怎生养的?”忽又想起去世的颜氏,便掉下泪泪,忙拭了携她至老太太身边坐了。
老太太又问起弄玉的奶妈周氏,得知正等在门外,立马让进来,又唤丫头搬来凳子让周氏坐了,方道:“你这几年辛苦了,把玉儿照顾得这般好,不说老婆子的感激之情,就是我那地下的三媳妇儿,也记着你的恩情。”
周氏连忙起身说:“什么恩情不恩情,老太太简直折煞我得很,不过是借着幼时奶了姑娘几口水罢了……能陪着姑娘长大便是我的福气……只我们家太太是个福薄的,上有老太太如此和善的婆婆,下又有姐儿这样的女儿,她却丢下一切早早的就走了。”
一面说一面掉泪,又怕老太太心伤,忙说:“实在罪过,好好的日子我竟说些伤心话,瞎搅合!真该罚!”
老太太笑道:“确实该罚,罚你以后常来陪我这老婆子说说话,解解闷,你依是不依?”
“这自然依!”周氏笑道:“别人求都求不到的好事,老太太竟然拿来惩罚我。我是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了。说句大实话,您不罚我我也会常过来。您不知我这几年在杭州时时都念着您的酒,恨不得马上回来喝个三大盅,只不知老太太赏不赏呢?”
李夫人笑道:“周妈妈几年不见,说话还是如此的讨人喜欢。”
“这个浑人不过是念着我的好酒罢了!”老太太笑道:“我竟平时还想着她,真是好没意思!”接着又问两个丫头。
圆圆两人忙上前行礼,一一拜见众人。
这时小丫头进来说:“大奶奶过来了。”
大奶奶便是安国侯谢训的夫人,也就是弄玉的堂嫂。
“玉儿可还记得她?”老太太认为五年不见,这孩子定是生疏了,一些小辈或同辈自然不识得。
“自是记得的。”弄玉下炕,朝进来的年轻女子行礼:“弄玉见过嫂子。”
淑珍携了弄玉的手,笑叹:“瞧我这眼神,刚才竟没认出三姑娘来,还以为是哪家亲戚的女儿!”
李夫人笑道:“这叫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
“可不是,”淑珍点头笑道:“要是在外面见了三姑娘怕是认不出来!如今出落的这般好。到明儿个成人的时候,还不知怎样好……也不晓得哪家公子哥儿有福气,娶得我们家的仙子?”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