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殿试题目(2/2)
二甲:约1\/3,赐“进士出身”。
三甲:余者,赐“同进士出身”。
不过还是越靠前越好,如果真是三甲,说出去有些丢面子。
殿试的题目是一道时务策,不少人会猜西南形势,还有人觉得应该还是北方赫赫问题,甄远道不过一个小插曲,是歪门邪道。还有人认为是常规的,治理黄河策略。
在此之前,玉怀瑾跟着陈纪去赴宴了好几次,都参与过对题目的讨论,不少人都往黄河上猜,有人觉得会考实务,有人觉得会考治国方略,有人觉得会考历史借鉴。
不少人会揣测圣意,比如康熙出“治河策”题目,实为选拔熟悉河工的官员。雍正朝多问“吏治”,与其严惩贪腐的执政风格一致。
而明末题目常涉“边防”(如辽东局势),清末多问“洋务”(如同治年间问“西学之用”)。
不过就是没有人往.经典义理上面去想,
明代永乐七年(1409年)的殿试:“《大学》言‘明德’‘新民’‘止至善’,三者何以贯之?”
要求从《大学》出发,论述治国理念。
尽管永乐也是好战帝王,但他也会考这些经典题目,不过有人认为这位征北大将军大概率是看不懂书的,估计是仁宗皇帝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