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2)
狼心狗肺的东西。
“公公,奴才去拿药。”
梁九功摆摆手,让小全子去拿药,他坐在床上,越想越气,不过目前洪宝全估计在乾清宫当差,他不着急跟他对质,他若是有心,听说他这个干爹受伤,肯定会主动过来找他。
梁九功就等着了。
如王太医所说,这麻.烟是让人上瘾的,他这才一天不抽就惦记着,心里痒痒,他得克制住,他还想活久一点。
又过了一天,洪宝全这个龟儿子就过来他这了,他是倚在床上,脚伤了不能下地。
“干爹,我听说干爹受伤了,过来看看,是伤着脚了吗?”
梁九功扫了一眼洪宝全,幽幽问道:“皇上那怎么样,没了我,是不是一切都还行,没出大乱子吧?”
“没有,大家都小心谨慎,皇上这几日心情也不错,干爹,脸怎么也受伤了?”
“无碍,一点擦伤,我又不是靠脸当差,你之前送给干爹我的那些烟草跟烟杆,你可还记得?”
“记得啊,怎么了,可是那烟草不够好?”
“你从哪弄来的?”
“宫外,我让人从宫外给我倒腾过来的,每次只能运一点点,费了一点功夫。”
梁九功观察着洪宝全的神色,他说这话似乎都不心虚,“是吗?这东西可是最好的?”
“听说不错,说是孝庄文皇后都抽这东西,这东西精贵着,干儿子是孝敬干爹的,若是不够,干儿子再想办法弄点进来。”
梁九功一听这话,目光凌厉,恨不得拿茶杯砸人,可是他在床上没什么可以顺手砸的东西,只能瞪着他,恶狠狠地说:“好啊,洪宝全,枉我这么提拔你,你竟然想害死我,是不是巴不得我早死,你好当总管公公啊?”
洪宝全一脸懵,“干爹,你这是在说什么?”
“人家说孝庄文皇后就是抽这玩意才死的,你竟然还把它献上来给我,你难道不是盼着我早死吗?”
“干爹,我绝无此意,干儿子是听说孝庄文皇后抽这东西舒服,孝庄文皇后用的东西可不是最好的嘛,干儿子只想用最好的东西孝敬干爹,不敢拿那些劣质的东西给干爹,我绝对没有要害干爹的意思,这烟有什么不对?”
“有什么不对,这烟就是害人的,抽了这玩意不仅上瘾,还会早死,把我的身子掏空,你说这玩意有什么不对,没有我,你今日连皇上的面都不一定见得到,你竟然敢如此谋害我!”
“干爹,我发誓我绝对没有要害干爹的意思,若有违背,我愿天打五雷轰被雷劈死,我今日的一切都是干爹帮我,我很感恩,我听说干爹喜好抽烟,这才让人从宫外弄这些东西过来献给干爹,我不知这烟有如此危害,还请干爹相信我。”
“你要我如何相信你?我今日伤成这样便是因为你?”
“干爹若不是不信,我愿意割小指。”
“好,那你割吧,小全子,去拿一把匕首给他。”梁九功可不能让他这么糊弄过去,他这个干儿子也在御前当差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心眼的人。
“公公,这……”小全子有些犹豫。
“去,去拿过来。”洪宝全说道。
过一会儿,小全子拿了一把锋利的匕首过来。
洪宝全二话不说拿开外鞘,对着自己左手的小指割下去,血立即就流出来了。
梁九功见他真的动手,也就信他五分,“好啦,别弄了,这血溅了一地,待会我还要人清扫,真弄断你还要怎么在皇上面前当差,皇上身边可不留残缺之人,小全子,赶紧去请太医,小亮子,你为洪公公包扎,别让血继续流了。”
“干爹,你可信我了吗?”
“信,你都这样,我还不信你,那我该信谁,我这把身子骨伺候不久了,你还年轻,做事不要急躁,我的位置以后总归是你的,你是被我培养的,我希望你能记恩,这一笔还一笔,若不是你送来这些麻.烟,让我身子变得虚弱,我也不会摔倒,赶紧包好,别让血再流了,真断了手指,你要我怎么向皇上交代,皇上身边一下子没了两个人。”
洪宝全用布包着自己受伤的手指,认错道:“都是我不好,若不是我没问清这麻.烟的危害,干爹也不会受伤,还是我疏忽了。”
“别说那么多,我信你是无心之失。”
太医过来赶紧替洪宝全包扎,手指是保住了,不过缝了线,血还真是流了不少,梁九功让小亮子清理血迹。
洪宝全去御前当差的时候,还被皇上问了一句怎么手指包着纱布。
洪宝全说是不小心弄伤,过几天就好了。
皇上也只是问一句而已。
梁九功幸亏是没抽多久,他没真正上瘾,更惜命,想活得久一些,就没再抽过那些麻.烟,他的脚消肿后就立即去御前当差,走路当然没那么利索。
“好好养伤,这里暂时用不到你,走成这样还到朕跟前晃,不知道养伤吗?事情就先交给洪宝全做。”
梁九功知道圣上是关心他,不过他怕他歇养太久,洪宝全做得太好,太合皇上的意,往后这御前就没他的位置,他明白洪宝全虽是他收的干儿子,是他的人,不过他已经是乾清宫的副总管公公,他几乎可以接替他的位置,皇上还能活好几年,他比皇上小好几岁,他得守住自己的位置。
当乾清宫的总管公公,连太子都要看他三分脸面,他不能就这样不当了,这是权势的好处,除了皇上,他可以不用太看别人的脸色。
“没事,皇上,奴才闲着也是闲着,总想干点什么,奴才想伺候主子爷。”
“去养伤吧,养好了再来,不然还以为朕虐待你。”
梁九功只好退下去,先去养伤。
徐香宁这边知道梁九功脚扭到后,让人给他送一些跌打损伤的药膏,她不知道梁公公跟洪公公这些曲曲绕绕。
胤祄十一岁了,他在上一年突然窜高不少,是个小小男子汉了,他难得从阿哥所那边过来长春宫给她请安,她看着长高的胤祄,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
“额娘,不要摸儿臣的头。”
“我还不能摸了是吗?还儿臣,在额娘面前可以说我,怎么隔一段日子不见,你还跟额娘生疏了不成。”徐香宁忍不住调侃他,又摸了一次。
“儿臣没有,儿臣还是很想额娘,也想姐姐,也想张嬷嬷。”
张嬷嬷在一边听着乐得牙齿都露出来,“小阿哥真乖,嬷嬷也想小阿哥。”
“有没有发生什么事?跟额娘说说,额娘隔了这么长时间才见到你,都不知道你那边发生了什么事,你也不爱说。”
胤祄跟个小大人似的,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跟他吐露心事,小孩子想装大人的第一步便是不跟别人说心事。
“没事,一切都好,额娘别担心,额娘,你别让人往儿臣那边送东西,儿臣什么都不缺,内务府那些人不敢轻待儿臣。”
徐香宁撇撇嘴,又摸了摸他的脑袋,这前额一看就是刚剃的头,“那是额娘的心意,额娘就是想送给你,额娘怕你冻着,吃不饱穿不暖,不送点什么,额娘的心就一直放不下。”
“姐姐呢?”胤祄转移了话题,环顾一眼。
徐香宁自然也看出来了,也就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其其格这会正在睡觉,她有点小发烧,这会又快到变季的时候,她怕其其格又生病,让她多休息。
“她还没醒呢。”
“姐姐这几日不常去书房。”
胤祄对自家姐姐的懒惰有些无奈,好在先生们不强求姐姐过来上课,若是换成他或是胤礼,先生们估计让人去通报给皇阿玛,说他们懒惰,不勤学,皇阿玛再把他们叫去训斥一顿。
“她有点发烧,先好好养病,这天寒地冻的,出去怕是又被冻到,病重了怎么办。”
胤祄忍不住看了看自家额娘,额娘是最宠他们的,在学习上没有过多要求他们,应该说是纵容,像胤礼的额娘对他就严格许多,胤礼常常说他半夜还要背书,仔细想想,还是他额娘好,他额娘从不让他在夜里看书,说是会看坏眼睛。
“也是,我去看看姐姐吧。”
“你去吧。”
胤祄到他姐姐的房间,他姐姐才刚醒,正由奴才们伺候她穿衣。
“你怎么来了?”
“我不能来吗?”
“这是女孩子的闺房,你不能擅自闯进来。”
胤祄倒是忘了这一点,小时候他们房间是相邻着,所以经常串来串去,他学过伦理纲常,晓得女孩子的闺房的确不能随便出入,他准备退出去,被他姐姐骂了一句。
“你怎么回事,我只是随便一说而已,没不让你进,我们小时候经常串门,我不介意你进来,额娘,你看他,怎么跟个小老头似的,变得这么规矩。”
他姐姐又向他额娘告状,这一点没变。
胤祄也停住脚步,没出去,额娘说过,他们是两姐弟,以后是要互相扶持,相亲相爱的,小时候能进来,长大后也能进来。
“你赶紧的,我们今日要吃锅子,还有没有发烧?怜雪,姜汤呢,先给她喝一碗姜汤。”
徐香宁过去摸了摸小豆丁的额头,还是有点烫,得喝点退烧药液才行。
“额娘,我没事,你别担心,我不想喝姜汤。”
哪能由着她不喝姜汤,这古代感冒发烧不是小事,徐香宁还是盯着她喝完一碗姜汤,随后转移她那屋。
张嬷嬷等人也在准备着锅子的食材。
这冬日吃锅子最合适,炭盆随时烧煮着,不会一拿出来就变冷,随时可以加热,膳房那边还送过来一些新鲜的蘑菇,今日是清汤为主,涮点牛羊肉片。
一张大八仙桌上面摆着不少食材,肉片跟蔬菜都有。
胤祄也有点想念锅子,他在阿哥所不会这么折腾,怕别人说他奢靡浪费,听说西北那边起了战事,一打战肯定要用银子,这会他作为阿哥肯定不能太张扬,不然有人参报他。
可是他额娘不会这么想,他额娘就喜欢吃好的,喜欢折腾吃的。
“快坐下吧,都饿了吧,多吃一点。”徐香宁招呼他们坐下。
胤祄是难得过来一次,他住在阿哥所那边,一个月也就过来请安一次,他作为阿哥,不能频频出入后宫,一年到头,她见她自己的儿子加起来也就二十来次。
这汤煮沸之后就下肉片。
张嬷嬷等人围站在后面,桌子不够大,坐不了七八个人。
“我想吃辣酱。”
“你不能吃辣酱,都发烧了还吃什么辣酱,到时候喉咙发炎怎么办,弄点一般的酱沾着就好,听额娘的话。”
小豆丁撅嘴,“那好吧。”
他们在屋子里热热闹闹地吃锅子,外面没人看着,皇上过来都不知道,还是胤祄先看到皇上进来,赶紧起身。
“皇阿玛……”
徐香宁也回过头,“皇上,你怎么无声无息的,也不让人通传一声。”
“朕是没让人通传,给你们一个惊喜。”
惊吓还差不多,徐香宁在心里吐槽一句,问皇上有没有用过膳,皇上说没有,她们赶紧让皇上坐下。
皇上吃的东西肯定要先验毒,让旁人先吃几口,还得另起一锅,毕竟这些都是他们刚刚吃过的,可以说是沾了他们的口水,皇上自然不能吃别人吃剩的东西,等这一系列步骤完成后才真正开吃,原本张嬷嬷他们还能站着吃,皇上一来,她们自然不能跟着吃,站在一旁伺候皇上。
皇上吃的时候不怎么说话,秉持着食不言的原则。
徐香宁就没有这个原则,跟皇上说起小豆丁发烧的事,皇上也嗯嗯两声。
胤祄怕他皇阿玛,自然不会主动开口。
倒是小豆丁心情不错地跟她皇阿玛聊起她看的书,把故事说一遍,其实是话本子。
皇上朝她瞟过来一眼,徐香宁心里一紧,默默低下头,其实小孩子看些故事本也是可以的吧,况且小豆丁已经十四岁了,在古代是及笄的年纪。
故事本谁不爱看,谁爱看一些文绉绉的古文啊。
用完午膳后,胤祄就离开长春宫了,其其格也回她自己的房间。
锅子什么都撤下去,开会窗透透风,把味道散去,张嬷嬷也把香薰点上,也让人备热水,以便皇上想沐浴,吃锅子身上难免沾点味道。
谢谢小天使shen投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