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2)
第104章
飞撒而下的寒冰没有砸着引玉, 引玉藏在莲升臂弯下,明明后背挨着的身好比玉叶金柯,却有着铜墙铁壁般的牢靠。
坚冰破碎,万千墨字尽显, 句句一样, 但字迹不一。
引玉仰头, 见碎冰断刃般砸下,忽觉匪夷所思, 不由得问:“这些字当真是天道写下的?”
莲升没有仰头,顶着劈头降落的寒意, 说了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你从何来?”
既然早就坦白过, 引玉便不遮不掩, 说:“天道倾画卷成人间八景,造就慧水赤山, 画卷生灵, 即是我。”
“我不知道天道将你的命格写在此处有什么意义。”莲升吃痛,闷哼道:“但除了天道, 谁又取得到这满壁墨汁?”
她话音戛然顿住,迎着碎冰忽然仰头,有如福至心灵,忽然就想明白了。
放在撞见迷障幻象前,莲升可能还懵懵懂懂,不知天道用意。如今她盯住这满壁的字, 灵台豁然开朗,和天道无关, 是灵命用心险恶。
引玉也有所觉察, 擡手捂住灵台, 隔着躯壳抚上真身画卷。那种真身抽离的痛,骇浪般奔上心头,她一个激灵,说:“灵命也取得到,虽然是天道劈得我真身和魂魄相离,却是灵命置我真身入转经筒,又把我魂魄困进十二面骰,牠既然拿得到我的真身,取墨可谓轻而易举。”
“是牠。”莲升怒不可遏,她鲜少失控,如今一颗心踔跃不停,既躁疾,又不满。
她激愤的声音像是从牙关间挤出来的,说:“是了,如你所说,我动用仙辰匣造了灵命,灵命是集天地万灵而成。牠身为万灵,心有千万绪,书下的字迹也各不相同。”
“牠自仙辰匣而生,对仙辰匣了如指掌,从而得知我的命格。”引玉恍然大悟。
“后来仙辰匣出错,许是在灵命现世时便有了苗头。”莲升定住心神,淡声说:“但仙辰匣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登上列缺公案,才能探查明白。”
“我冤枉了天道。”引玉不愧,还轻笑一声,说:“灵命布下的天罗地网,真算得上疏而不失,什么都被牠算进局中。”
她仍弓着身,双臂环上莲升的腰,问:“你造灵命,你说灵命算不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何以见得胜过我?”莲升平静道,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无畏心。
引玉侧脸贴上莲升腰腹,声音含糊不清,说:“你不过才想起些许旧事,就好似稳操胜券。”
“今日能想起旧事,明日定能想起更多。”莲升淡然。
“不过,牠占你便宜良久,要你敬祂畏祂,你气不气?”引玉闷笑,“会不会气我不提点你?”
莲升震掌,击飞劈头砸来的碎冰,说:“天理昭然,此事本就不应该说,有什么好气的。”
引玉往莲升心口一戳,“圣人也可以喜怒从心,在我面前,你可以不当圣人。”
“在你面前,我立不住禅心已久。”莲升说。
望仙山有千丈之高,坠落的寒冰自然也多到可以垒墙,若真要砌垒而起,也许能拼凑出城池一座,偏偏落地时,寒冰全化成了水。
莲升怀中除了引玉,还有那不化琉璃,不化琉璃足以照亮整个洞窟,照得水波熠熠生辉。她捧高不化琉璃,施出金光数寸,在额发全被汗液打湿之际,终于将地火的热意催了出来!
刹那间,或大或小的冰块速速消融,哪还尖利如刀。
落冰变作奔涌的河水,顺着洞窟流淌开来,就好像这隐秘地道成了地下河流,而立在洞窟中的两人,成了一叶扁舟,差点随波而去。
尽管莲升施了术,但水流无孔不入,还是打湿了引玉的鞋和裙摆。
原先躲在冰下的鬼祟无处藏身,只能到处飘动,却还是不敢近引玉和莲升的身。
冰一碎,被掩盖在底下的墨香全数涌出,当真和引玉画卷的香气一模一样。
引玉打趣:“原先墨香稀淡,如今就好像这地方多了一个我,我闻这墨香,好比在照镜子。”
好笑的是,在小荒渚时,她还把墨香当成要害她性命的物什。
明明来慧水赤山尚不足一月,在小荒渚度过的那二十来年,竟恍如隔世。
大块的冰仍在下坠,虽然在触及莲升后背的一瞬,寒冰变成瓢泼大雨,却还是砸得莲升脊背生疼。莲升皱眉,面色白了少许,被冻得发白,说:“怎不是照镜子,本就是从你身上剜出来的,你觉察到墨迹中的灵气了么,都是你的。”
灵气蓬勃,引玉仅是轻吸一口气,灵台如受涤荡,神清气爽。她呵笑说:“难怪真身就算融入灵台大半,我也未得当年一半的灵力。看这壁上的墨字,得是把我真身掏空,才写得满。”
她推开莲升的手,往顶巅打量,说:“灵命哪里是想镇住我那么简单,悬石珠在上,明明是要借走我的命格。祂用我真身落笔,假意是我亲手写下的,等于得我应允,好不被业障缠身。”
莲升的头发和脸全被打湿,冷声说:“我擦去这些字。”
引玉从对方怀中钻出,擡臂说:“我来。”
画卷凭空展开,卷面璨若月华。
满壁的墨迹果然是从画卷中剜出来的,否则引玉展画时,万千墨字怎会像虫蚁般赶赴画中。
纳了满壁的墨,画卷仍如白玉无瑕,倏然拢作一卷。
引玉重新将真身收回灵台,脸上好像傅有脂粉,多了血色和光泽。她长呼一口气,眉心下灵气充盈,她不知如何驾驭,几度失神。
莲升擡掌复上引玉额头,硬生生将引玉攒动的灵气按到灵台中。她收手时一个翻掌,撑开纸伞遮到引玉头上,仰头说:“干净了。”
“我好像厉害了许多。”引玉眉下星眸精亮。
“出去我再讨教一二,看看有多厉害。”莲升揽上引玉的腰,作势要走。
引玉却甩出怀里那幅从闻安客栈带出来的画,说:“天净水。”
她只是往画上轻点,窄窄画纸便成泉眼,汩涌的天净水汇进长河,沿着地洞狂奔。
原先的冰水不足以震慑诸鬼,可在混入天净水后,一星半点便足以令众鬼嚎啕。
有了这天净水,何愁驱不散地下的浓重鬼气。鬼祟到处奔逃,几度差点冲开桃树!
厉坛龟裂,石板上遍布裂纹,可是因为无嫌和灵命的舍弃,这地方失去了术法庇佑,茫茫白雪积了老高,把裂痕全遮上了。
得知望仙山无恙后,谢聆和薛问雪又回到厉坛边上,此时因为大雪遍布,他们看不清骸骨台的状况,两人心急如焚。
厚雪下传出噼啪声,比爆竹还响。
谢聆大骇,盯着积雪说:“你听见了吗。”
破裂声持续不断,薛问雪侧着耳说:“裂开了。”
厉坛将碎!
谢聆目不转睛地看向桃树,许是因为石面不整,而桃树根茎又受着冲击,整株树歪歪斜斜,将倒不倒。
他红着眼奔上前,差点被突起的碎石绊倒。踏上骸骨台才发觉,坛下鬼气纷乱,大有躁狂掀天之势。
桃树摇曳着,粉衫丫头跪坐在树下,惶恐地瞪着眼,边上一只僵动也不动,似在守她。
“谢音”二字已抵至喉头,谢聆还是喊不出,他心知肚明,那不是谢音,不过是吃了谢音魂精的妖。
只是他想,谢音如果长到这个年纪,许也是……这副模样吧。
如若谢音生在富足太平之地,无忧无虑,家中人人宠她爱她,万事都由着她,那该多好。那样,谢音怎还会受饿挨冻,怎还会随着他四处乞食,又怎会被康家剁下一只手。
可是那样的谢音,还会想成为捍卫一方安宁的正道修士吗,还会想除魔卫道,除暴安良吗。
谢聆不知道,他多想下辈子他生在一个平常人家,不愁吃穿,谢音还是他的妹妹,他要把最好的都给她。
他欠谢音的,实在太多了。
谢聆泪洒厉坛,擡臂大喊着,随之挥剑而下。剑风掀起厚雪,底下破裂的石板全数露出。
汹涌的鬼气还在往外冲撞,大有不做不休之势,势必要把石板撞个粉碎。
裂缝间有鬼祟冒头,谢聆持剑劈砍,不让一只鬼逃出厉坛。他的手已经麻木,却还在不断挥舞。
以薛问雪的道,他万不会坐视不理,可他看愣了,这样的谢聆就像是疯了一样,像极无间修罗。
忽然间,在众鬼嚎啕声中,谢聆听见水花迸溅。
薛问雪扬声:“底下有水——”
谢聆一个趔趄,察觉石板微微下沉,随后他鞋边一湿,果然有水涌了出来!
众鬼被淹没在水中,仿佛溺水的活人,不住地摆动四肢,好乞讨一线生机。他们被洗涤一净,身上哪还余有一处灰色,就好像刚来到这世间,灵魂通体莹白。
“天净水。”谢聆热泪盈眶,大喊:“是天净水!”他差点站不稳身,却没有离开厉坛,反而朝桃树奔去,丢开剑便将桃树连根拔起。
此树由灵命栽种,又怎能轻易拔出,谢聆微一吃力,就被树根下刮出的气劲撞得周身发疼。他越挫越勇,就算身上血流不止,也不停下。
这叫薛问雪如何制止,只能在谢聆将桃树拔离厉坛时,飞身跃至剑上,前去拉他一把。
谢聆环抱桃树,面颊倏然一痒,擡眼知是桃妖弯腰枝叶碰他脸颊,就好像谢音临死前的触碰,他顿时泣不成声。
水淹出厉坛,好像河海倒灌。
谢聆和薛问雪下了剑,两人被大水淹过足踝,看着厉坛下跑出的鬼祟逐一消失。
谢聆弯腰掬起,难以置信道:“可是那么大一片湖,如何搬得过来?”
薛问雪沉默许久,心砰砰狂跳地说:“仙人自有妙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